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我认为布什是自20年代以来最为腐败的一个美国总统”,“他不是个合法总统”,“我期望着这个政府被推翻,就像我当时希望萨达姆的政府被推翻一样。”———令美国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谩骂布什的言语竟是出自伦敦市长利文斯通之口。“如果不赶紧采取行动,希拉里·克林顿将会一路上升,直至华盛顿权力的顶点。那时,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新的、更加自由的‘克林顿时代’。”———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在《洛杉矶时报》上呼吁阻止希拉里参加2004年总统大选。这位前第一夫人现已成为民主党的“头等筹款高手”、“头等理论家…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29日,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原定要和突访中东的美国总统布什及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约旦首都共进晚餐,可他突然失约了。至于为什么?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伊拉克国内有人反对马利基和布什会面。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穆克塔达·萨德尔——“伊拉克最危险的人”——美国《新闻周刊》12月4日一期将他评为封面人物。人们也许还记得,在处决萨达姆的现场,那些对萨达姆羞辱起哄的人正是高喊着萨德尔的名字“穆克塔达”。  相似文献   

3.
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标似乎已经确定。尽管布什最后没有确定用什么方式将萨达姆赶下台,但美国中东特使的一席话似乎已经说得很明确,现在对美国来说不是“是否”而是“何时”对伊拉克动武。动武计划出台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披露,美国国防部的军事策划人员已向美国总统布什提交对伊拉克动武方案,计划在八周内摧毁伊拉克的陆军和空军力量,并把萨达姆撵下台。方案所以订为八周,是因为美军要争取在最短时间  相似文献   

4.
时事概览     
萨达姆处绞刑,卡扎菲鸣不平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绞刑执行。31日,他被安葬在出生地。萨达姆11月5日被判处绞刑,法庭裁定他谋杀和反人类罪罪名成立。伊拉克上诉法庭12月26日维持了对他的死刑判决。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萨达姆是12月29日午夜被驻伊美军移交给伊拉克方面的。萨达姆执行绞刑应该是极为轰动的国际事件,但在世界政治中却表现得相当平静。伊拉克政府发表声明说,萨达姆的下场,对于镇压本国人民的暴君来说是个“醒目的教训”。美国总统布什把绞死萨达姆称为“伊拉克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伊拉克民主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美国铁了心要把萨达姆撵下台,并不断放出狠话,其中尤以副总统切尼的讲话最为严厉,切尼称:如果美国不抢先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落入恐怖分子之手”,这将是“对美国的致命威胁”。那么,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伊拉克到底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合国为此专门成立了伊拉克“武器核查小组”,  相似文献   

6.
3月4日,五角大楼官员透露,为“防止”朝鲜乘伊拉克战争爆发之机对驻韩美军“采取行动”,24架B-1和B-52战略轰炸机正在动身前往西太平洋上的关岛基地驻防。3月6日,英国《每日镜报》报道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委员长金永南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朝鲜坚持“在平等基础上”与美国进行谈判。他说,朝鲜核问题是美国制造出来的,并试图将这个问题国际化。同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重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佳方式是美日中韩俄等国举行多边对话。布什说,朝鲜核问题是一个地区性问题,因为朝鲜是否拥有核武器将直接影响到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7.
从深层次上说,政治、经济归根到底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观察这次伊拉克战争,除了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国家利益着眼之外,还应考虑到这背后的两种不同的宗教文化之间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不是发生在两种宗教文化的整体上,而是发生在它们各自的最落后的层面上。布什所依托的“普世主义”是基督教文化的落后层面———狭隘的优越感。布什把自己当成一个福音布道者,在布什的心目中,萨达姆就是使一切都变得更糟的魔鬼化身。萨达姆所依托的“普世主义”是伊斯兰教文化的落后层面———复兴阿拉伯帝国、重圆“大巴比伦之梦”。萨达姆想打…  相似文献   

8.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们一直在利用拉登使用电话的机会对他进行追踪,但这个秘密却被媒体给泄露了出去,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萨达姆—拉登很快改变了他的行动方式,他开始变化通信的手段。”——美国总统布什最近两年总是被他的批评者嘲讽公开演讲中口误频频,2005年12月19日在其为窃听事件进行辩护的演讲中又将本·拉登说成了萨达姆!“她想说什么……?我没听清问题,对不起。请你再说一遍。我没听到,真的。”“哦,我欣赏你的问题……‘萨达姆·侯赛因是一个威胁,是美国公敌。他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全世界都这么认为……除掉萨达姆使…  相似文献   

9.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他是我喜欢的人,他很棒。我一听到萨哈夫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时,我就会从会议中脱身出来或是转过身去看电视。”———布什总统毫不隐讳自己对伊拉克前新闻部长萨哈夫的欣赏。难怪有人说,布什用武力打败了萨达姆,而萨哈夫却用他的口才征服了布什。“伊拉克军队就是俄罗斯军队的翻版,而它的迅速崩溃是我们的将军们所没有预料到的。美国人给我们上了一课。”———俄前国防部长什雷科夫已经从伊军的拙劣表现中认识到俄军组织结构急需改革的迫切性。因为伊拉克军队是按照苏军模式组建的。“我们纪念伊拉克人民的英勇斗争,我们崇敬…  相似文献   

10.
新十字军:美国要重画中东版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冷战结束前,还是冷战结束以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都存在着一股反美思潮与势力。克林顿时期,对这一势力当权的国家采取遏制政策,但无法消除这一势力。布什上台前后,一直将推翻萨达姆政权列为重要目标。9.11事件后,安全问题成了悬在美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于是将打击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以及支持它的塔利班政权列为首要任务。为了表明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布什提出了引起争议的“进行新的十字军东征”的口号。2001年9月16日,布什对记者说:“这次十字军东征、针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后来白宫…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一张新牌——“禁飞区”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曾在7月份扬言,对萨达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时隔1个月,“考验”果然来了。在经过几番舆论宣传和警告之后,布什于8月26日宣布在伊拉克南部建立“禁飞区”的计划。英国《独立报》评论说,这是“勒紧捆住萨达姆的绳索”。海湾地区局势再度紧张。机会来了当7月底伊拉克农业部大楼核查风波暂告平息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贝克正在华盛顿同伊拉克反对派代表团进行会谈。代表团中有两名什叶派领导人。他们在美国游说,讲述萨达姆如何正在南部残酷镇压什叶派穆斯林。美国官员对伊拉克反对派说,美国准备对遭到伊拉克武装部队空袭和地面进攻的什叶派穆斯林居住地区提供保护。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更进一步透露说,美国准备要求安理会授权采取军事行动以阻止伊拉克政府对什叶派的镇压。  相似文献   

12.
48小时“死线”3月20日北京时间上午10∶35,在布什向萨达姆规定的48小时“死线”到期不久,倒萨战争打响。48小时“死线”,是布什在3月18日北京时间上午9点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宣布的。他在电视讲话中说,“伊拉克的事件已经到了做出最后决定的时刻……几十年的欺骗和暴行现在该结束了!萨达姆和他的儿子必须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若他们继续拒绝这样做将招致军事打击,打击何时开始将由我们选择……如果萨达姆·侯赛因不愿放弃权利,他就永远是我们的死敌,直到他的末日来临……我们相信伊拉克人民有权利也有能力享受人类的自由,在这个独裁者离开后,他们就可以在整个中东地区建立一个重要、和平、自治国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布什内阁之所以对他们所掌握的情报进行撒谎,是因为美国人民难以接受伊拉克战争的实质。于是,切尼就摆出一副担心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美国的姿态。至于与基地组织的联系,那完全就是胡扯。”———美国学者爱德华·路特维克道出了布什政府为什么要在伊拉克情报问题上作“手脚”。“克里在外交问题上将有强烈的个人兴趣,而不像布什……布什甚至连报纸都不看。”———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跨大西洋中心常务主任威廉·德罗兹迪亚克对美国总统选举中的两位“劲敌”发表的观点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根本的不同:克里注…  相似文献   

14.
美国执意要对伊拉克动武的“理由”是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对此有两怕:一怕萨达姆将手中的核生化武器在中东或以色列使用;二怕萨达姆以此资助国际恐怖分子危害四方。为此,美国在加紧做好开战准备的同时,也在进行另一项秘而不宣的工作———探究萨达姆的内心世界,他究竟在想什么?干什么?……波斯特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任中央情报局高级顾问。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负责分析研究美国的那些“头号敌人”的心理状况和性格取向,其中就包括萨达姆。波斯特对萨达姆的心理了如指掌,以至于在许多人看来,他就是萨达姆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时机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美国大选之后、总统就职之前的1月12日,白宫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小组已经结束使命,在美国发动伊战前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此一来,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两大理据——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组织、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已被美国自己否定。可是让人遗憾的是,布什仍宣称他对发动伊战“不感到遗憾”。除了部分国会议员发出质疑之外,美国国内似乎也没多少人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多数美国人对布什第二任期抱有期待。研究美国的学者常对美国怀有“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结。美国国内…  相似文献   

16.
新事 新言     
“谁是恐怖分子,谁在践踏人权?答案是美国。不仅如此,美国还是恐怖分子的国王,是他们发动了战争。”———印尼副总统哈姆扎·哈兹在中爪哇对穆斯林寄宿学校的校长做演讲时毫无顾忌地表达了他对美国的看法。“萨达姆是邪恶的,但是伊拉克人需要五个萨达姆。”———伊拉克迪瓦尼耶市警察局长、前将军法拉斯如是说。诚然,萨达姆是世界上最大的独裁者,但他倒台后,伊拉克有的只是混乱和抢劫。“这个人欠我一块熏肉。我的意思是说他不可能只有鸡蛋而没有熏肉。”———参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竞选的影星施瓦辛格对其在加州大学发表竞选演说时遭…  相似文献   

17.
江意 《世界博览》2013,(2):21-23
2013年新年伊始,美国前总统布什家碰到了一件添堵的事:德国著名媒体《明镜》周刊为仍然健在的老布什发布了“讣告”,宣称他已经去世。在“讣告”中.《明镜》的评价相当不客气,说老布什的一生是“一个沉闷无聊的政客”,其总统形象只有跟自己的儿子小布什相比较时,才会显得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8.
关塔那摩、阿布格里卜……这都是美军虐囚丑闻的代名词。美国不久前披露了9.11发生后,美国对外籍恐怖嫌犯待遇的政策转变过程。据查,副总统迪克·切尼负有责任。报道说,在9.11发生两个月后,切尼利用和布什午餐的机会,向总统呈交了一份由其律师阿丁顿起草的文书,内容涉及剥夺恐怖嫌犯在法庭受审的机会,以及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发动这次战争是在外交遭到很大挫折的情况下开始的。布什政府上台后,一直想拔掉萨达姆政权这颗眼中钉。随着阿富汗反恐战争的结束,布什开始把下一个反恐目标转向伊拉克。美国先是提出了“邪恶轴心”说,声称伊拉克不仅是独裁政权,而且拒不执行联合国决议,继续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与恐怖主义有联系。美国表示有权解除伊拉克的武装。不久美国就开始放话,称可能对伊采取“先发制人”打击。然而,布什政府的主张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就连美国内部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可以“先发制人”对伊动武,不必经联合国的批准;但另…  相似文献   

20.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城市改名“我们的总统真有帝王气,他的就职典礼简直就像是国王的加冕礼。”——布什在1月20日举行的为期四天的就职仪式耗资大约5000万美元,堪称美国历史上最盛大、最豪华的总统就职典礼,大有法国奢侈国王路易十四的“遗风”。前克林顿政府官员拉里·哈斯戏谑地说。“北京执意推动‘反分裂法’对自己是一大伤害,因为这样可能会让台湾推动‘反并吞法’来进行反制。”——陈水扁在接受日本《每日新闻》专访时叫嚣。“从一开始,布什就认定萨达姆是一个坏人,必须将其铲除。在我看来,‘先发制人’理论的确是一个巨变。”“总统在内阁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