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在众多有关这场战争的大话题里,我们只想截取一点不太为人所留意的细枝末节,看看这场战争给美国的普通士兵和伊拉克老百姓究竟带来了些什么。当然,作为加害一方的美国士兵和作为受害一方的伊拉克平民,他们的感受有着本质的不同,身历其中的感受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无法决定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用生命换取的“公民待遇”“绿卡士兵”是美国民众对那些出生在美国以外、已获得绿卡,但还没有获得公民权的新移民士兵的称呼。这些人参军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尽早正式入籍,获得真正的“公民待遇”,…  相似文献   

2.
吴德烈 《世界知识》2013,(14):26-26
朝鲜半岛局势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反反复复,起起伏伏,牵动着东亚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人指责朝鲜是"麻烦的制造者、挑衅者"。但笔者认为,这种指责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却也有失公允。一个原本完整的朝鲜半岛为什么分裂至今?朝鲜为什么会从"无核"到"有核"?根源还在于60年前的那场战争。6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变。南北越统一了,东西德统一了,而朝韩之间人为形成的"三八线"却没有消失。笔者认为,美国作为事实上朝鲜半岛问题的主宰力量,60年来对半岛都作了些什么?对今日的半岛局势该承担什么责任?应作出怎样的战略反思和调整?这才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摔伤后,妈妈常在我的伤口上涂上紫药水。每当紫药水干后,我的伤口表面便会闪闪发光,这是为什么呢?A:紫药水能杀菌消炎,没有刺激性,并有收敛作用,因此许多小朋友摔伤破皮后,医生常会在清理伤口后为他们涂上紫药水。  相似文献   

4.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明年(2005年)是日本统治朝鲜第一步的1905年《日韩保护条约》穴签订雪一百周年。”——在日韩首脑会晤前夕,日本外相町村信孝的“妄言”引起了韩国人的愤怒声讨。日本有媒体也认为此话“可以理解为他肯定了日本对殖民地的统治。”“为了加固我们的车辆,我们士兵要在这里的垃圾场寻找废弃金属和防弹玻璃,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从美国获得这些装备?”——2004年12月8日,正在访问科威特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视察了美军比林营,希望鼓舞士气。然而令拉氏没有想到的是,满腹怨言的美军士兵却公开质问他。“长期动荡将会威胁民…  相似文献   

5.
你认为国内哪些网站值得投资?为什么?这些网站目前都还看不见利润,那为什么他们值得投资? 一般而言,一家公司之所以值得投资是因为它获利,或者有获利的潜力。即使在美国,现在绝大部分的网络公司都还不赚钱,不赚钱的公司为什么值得投资?一个网站的价值又在哪里?在美国这么多投资人购买所谓网络股的股票,这些人心目中所认定的网站价值又是什么? 有人说,网站之间的战争可以称为眼球的战争。大家都在争取每个网路使用者的青睐。这种看法似乎说明了,一个网站被越多人看,它的价值也就越高。我们看到前一阵子Yahoo!的网站页面浏览次数(Pageview)被其竞争对手Lycos超越,它的股票马上就往下跌。投资人似乎根本就不管  相似文献   

6.
我曾在《小学科技》“QQ不倒问”栏目看到一篇文章,回答灯泡为什么要做成梨形的问题,那么,我想问:只有灯丝没有灯泡的电灯会亮吗?A: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灯泡里的灯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这种看上去像蜘蛛丝似的细丝是用一种能耐高温的金属——钨制作的。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它呢?原来,只有当电流  相似文献   

7.
他们对我的心事总是不以为然,有时还会笑话我,好像只有他们的事才是重要的,小孩子的事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想想自己小时候是怎么样呢?怎么一长大就忘了呢?他们总会摆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比如,平时我只是开个玩笑,让大家轻松一下,他们就会“吹胡子瞪眼”,说小孩子不正经……——陈丽丽每次,我想说心里话的时候,爸妈总是先罗里罗嗦地说一通“大道理”。有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可是他们总是说:“别以为我不知道……”我觉得大人应该对孩子好一些,不要有事没事都怀疑他们,不是骂就是打。——杨礼签我妈妈常年在外…  相似文献   

8.
迷人的材料     
正从茶杯、喷气发动机到家用电器、内裤,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材料。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玻璃是透明的?是什么让橡皮筋有弹性?为什么曲别针会弯曲?为什么不锈钢不生锈?水泥也能做成衣服?世界上最薄却最坚硬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某一种材料做成的东西会长那样?材料如何塑造了我们的世界又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美国统治集团花费了不少力气在全世界进行的“冷战”宣传,究竟取得了什么效果呢?现在连美国一些最显赫的人物都不能不产生严重的疑问了。在这方面,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冷战”政策的狂热推行者雷德福10月下旬在华盛顿的“第二次全国精神基础会议”上作了最典型的表白。他在发言里问道:“我们在谈论的‘美国生活方式’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必须能够向别人解释这个东西”。雷德福的苦恼是可以理解的,让我们看看他自己的解释吧。他说:“共产党显然已经获得惊人的胜利,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信仰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信仰它,并且还能够进行解释。”“另  相似文献   

10.
在自诩为“自由世界”、特别是在金元王国里,有一件很使学者、专家之类的人物大伤脑筋的事:自杀的人为什么这样多?他们为什么要自杀?以美国来说,1955年共发生了7,840件杀人案,自杀的却有16,200件。美国官方承认,那些因道德或宗教原因自杀的还不在内。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情形也差不多,只不过规模没有美国的大罢了。为什么在这个处处“自由”、事事“民主”的花花世界中,还有这样多的人不愿活下去呢?资产阶级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崛起的影响和困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自1992年出现中国威胁论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国崛起或是中华民族复兴已经有了许多讨论,今天之所以再次讨论这个问题是希望能引起国内学者们从中国的角度讨论这一问题,而不是从外国的角度讨论问题。自有“中国威胁论”以来,中国一直都在讨论如何在国际社会上减少“中国威胁论”,如何让周边国家,特别是让美国别认为中国是威胁。阿富汗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一结束,美国就出台了大谈中国威胁论的国防部报告和国会中美关系评估委员会报告。这说明尽管我们一直想办法消除“中国威胁论”,但美国认为中国是威胁的观念是不断加深而不是日益淡漠。那么,中国实力的增长如果可以缩小了中美实力差距,这对美国和世界将产生什么影响呢?也就是说美国不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防范对象是否可能?中国崛起面临的最大国际困难是什么?是经济的,是政治的,还是安全的?中国应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这些困难?如果美国超强实力地位20年不变,其防范中国的战略目标又是既定政策,那中国应该怎么办呢?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这次宣传“中国威胁论”,东盟国家和欧洲国家都没有附和。这是不是说明情况已发生了变化,但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是中国实力增长的客观影响变化了呢,还是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阎学通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在两年前就发表了一份《信息防卫战》报告,呼吁军方加强信息战的防卫能力,保证美国通信和计算机基础的安全,防止“电子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因为现在全世界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种高度依赖使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变得十分脆弱。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攻击的威力远远大于原子弹的爆炸力。 美国的今天也将成为我们的明天。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许多部门还没有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信息安全保卫工作严重滞后,全民网络安全意识也极为薄弱。一旦我们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要害部门的系统受到攻击,整个社会将陷入严重的危机。怎样才能未雨绸缪,及早做好应对网络战争的准备?本期我们组织了新华社特稿《信息战争,中国准备好了没有?》以及本刊专访《网络安全,走近你我》,希望能对提高我们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当美国人还住“哥伦比亚”号事故的阴影中徘徊时,中国人已经勇敢地攀上了航天事业的“珠峰”。在你的心中除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外,是不是还产生了许多个小问号:宇航员在太空里做些什么?他们也和地球上的人们一样生活吗?在航天飞船上能看见美丽的星座吗? 不要着急,我们的航天专题系列将带你进入神秘的宇航世界,Let's go!  相似文献   

14.
近期以来,国际舆论对中国外交有这样一个评价,那就是“中国外交成熟了”。现在,它变成了全世界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共同认识。国际社会为什么会对中国外交有这样一个评价?我国外交在不断地进步,但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国际社会才认定中国外交“成熟”了?这种说法的出现是由于中国自身变化的原因,还是别人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这一“成熟论”有什么关系?如果说现在我国的外交政策“成熟”了,那么下一步的发展趋向是什么?我们这些年的外交工作在哪些方面是比较成熟的,是成功经验,哪些方面还不成熟,是需要改进的?今天请专家就上面的问题进行探讨。——阎学通  相似文献   

15.
“早恋”没什么不好现在好多家长都不准我们在中学阶段谈恋爱,说那是“早恋”,他们看到我和男生在一起,就知道乱吼,却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你能告诉我一些可以让我信服的理由吗?的确像你说的那样,许多家长都只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却没有讲清为什么不要做。这就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会认为他们干预了你的生活,限制了你得到快乐的自由。产生与异性交往的愿望,是中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一般说来,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性的理解和体验大致可分为无知、朦胧、爱慕、初恋、钟情五个阶段。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6.
标签新闻     
新事 新言“害怕?我们为什么要害怕?可能性非常低……伊朗已经清楚表明,任何人如果要攻打我们的国家,将会受到严惩。”——伊朗总统内贾德在接受美国ABC电视台访问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17.
创业投资许多理论上的问题没有解决,又产生了一系列实践上的问题,这促使人们去思考。别人成功的制度能“移植组合”吗?创业投资为什么进退两难?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为什么仍是政府资金或政府背景的资金占主导,民间资本没有跟进,是现行的法律限制了吗?如何解决?创业投资机构的意愿退出途径与实践上的退出途径存在差异,怎样解释与解决?创业投资几年来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的启迪与教训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创业投资本身的问题,它还关系到拥有众多中小企业的、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和工业弱省的内陆省份的河南省的经济能否在变革中实现稳定,实现经济的由粗放向集约、由传统向市场化和新兴工业化转变的跨越式发展等问题。研究这些亟待解决的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建议,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最近,伊朗的军事演习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演习上展示的各种武器着实让美国和以色列紧张了一把,从美国国内也不断传出要对伊朗“动手”的声音,甚至有人表示要使用小型核武器,把伊朗的所有隐蔽核设施摧毁,一时间,围绕着伊朗核问题,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那么,美国究竟会不会动武呢?我认为,美国在短时间内还不会轻易动武。其实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理智的人士指出,目前伊核问题还有可能在联合国框架内得到解决,外交努力远没有走到尽头;美国在伊拉克已经身陷泥潭,再开辟新战场实在是“发疯”;他们还指出,对伊朗的打击只会使伊朗人更加团结在现政权周围…  相似文献   

19.
关注美国全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对美国来说有两件大事:伊拉克战后的治理和美国总统大选,这两件事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伊拉克战后的治理是对布什政府奉行的新保守主义战略可行性的检验,而总统大选则是美国纳税人对这个战略是否认同的政治投票。2004年的形势进一步表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政治上有所得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拔掉了萨达姆政权这个“钉子户”,为美国进一步控制中东扫清了主要障碍。与阿富汗战争的成果相呼应,美国控制欧亚大陆中部地区和世界战略弧形地带的战略意图得到实质性推进。二是伊拉克战争作为美国新保守主义战略的试验场,实际验证了…  相似文献   

20.
新事新言     
《世界知识》2013,(8):12-12
“没有人应该认为,我们目前正站在战争边缘,至少不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将竭尽所能避免战争。” ——在朝鲜建议外国撤离驻平壤使馆人员的情况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透露,在对朝问题上,美方准备“换档”,以便把误判引发战火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