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新  魏建  陈昕 《科技信息》2009,(29):I0189-I0189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与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的繁荣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下,世界原油期货价格高位震荡,石油资源供应紧张。文章从上世纪的几次战争入手,分析了石油引发战争的原因,最后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军事地理位置很早就引起不少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的关注。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战争大多利用三峡军事地理位置为走廊,而一举夺得天下的。三峡军事地理位置在全国军事大势中有“重中之重”之优势,这一区域在中国历代统一战争中的作用有史可鉴。对三峡的战争作用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与中原战争相类比,而应始终把它放在天下大势中来考察。  相似文献   

3.
李理  栗月静 《世界博览》2012,(13):43-45
正越南人对两场战争的不同记忆越美、越中两场战争的纪念日,一个轰轰烈烈,一个悄无声息,折射出越南对于两个国家的暧昧态度。两年前的四月,本刊特约记者第一次来到胡志明市。这座著名的南亚旅游城市像往常一样车水马龙,喧嚣不停。一年一度的抗美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来临,人们用红艳艳的宣传海报和横幅高调地装扮着街道和广场,仿佛要迎接一个重要的节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一年(200g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上称为中越战争)30周年纪  相似文献   

4.
平播战争胜利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神宗时期,明政府在今贵州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战争——平定播州(今遵义)土司杨应龙叛乱。平播战争的胜利使“远于王化”、“声教阻绝”的播州得到进一步开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得以跟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因此,这是一次重要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战争。研究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不能不成为贵州古代史或明朝军事史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入侵波兰,德波战争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但是,从宣战到1940年5月,德波边境上竟没有发生一次真正的战斗,英法陆军静静地坐在钢筋水泥工事后面,眼睁睁地看着德国士兵在前线铁路上起卸军火弹药,毫不加以干涉,英法空军只从轰炸机上向德国掷了许多装宣传品的一炸弹”,没有实施过一次空袭。而德军也并未发动任何攻势,既未向低地国家入侵,也未突破马奇诺防线。结果,两军对峙,出现了所谓“西线无战事”的奇怪现象。美国参议员W.E.博拉首先称之为“奇怪战争”,即:极不寻常、极难以理解的战争。对奇怪…  相似文献   

6.
石油的命运     
有关石油问题的文章读者一定看了不少,这期之所以还拿出不小篇幅来谈论它,不只是因为这场战争从头到尾可谓“油迹斑斑”,更是因为与这场战争紧密相关的石油、油价等问题,还远未说清楚,故事中还有故事……  相似文献   

7.
重大变动的关键事件21世纪初的国际政治正在酝酿重大变动。美国在对伊拉克战争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但根据战争发起的情况和可预见的结局(包括战后政治结局),我认为这场战争将被证明是国际政治正在发生重大变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事件。所谓的重大变动主要是指当今世界惟一超强的美国的角色在转变,即它正从一个现存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变成谋求改变现存秩序的“革命者”或“改良者”。那种改变角色的意图在现在布什政府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和冲动。近些年来,人们在媒体和有关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帝国主义”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8.
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世界石油生产与销售中起着重要作用,出乎工程师们意外的这些国家中,有一些被公认为“富国”,有些却位于第三世界之末尾但是都没有一个被视作发达国家。本文对尼早亚的石油开发作一综述,指出它的发展势,经验与教训,对潜在的石油国所作的一些建议想必是适合于中国石油开发现状的。  相似文献   

9.
一德苏战争发生以来,已经快有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来的变化发展的局面已充分证实,苏联人民及其红军的最后胜利的把握.而德苏战争引起的全世界范围的巨大影响,及由而引成的世界政治的新形势充分地展开在我们的眼前了。于是,站在中国抗战的立场,我们对德苏战争应该抱有何种态度也已更加明白了。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呢?这是我们在一开始时就已明确地指出来了的。我们的同情毫无疑问的是在苏联的一面,这还不仅是因为苏联是被侵略者,而且是因为苏联向来是国际间的正义的进步的力量,向来是  相似文献   

10.
一德苏战争前夜的国际局势六月廿二日德帝国主义突然进攻苏联,使整个世界战争的局势,为之一变。这战争,对於直接受到攻击的苏联,固然有严重的影响,但对於二十二个月来与德作战的英国,和最近积极地走向战争的美国,也将有重大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美国的政策动向,对於这次德苏战争的爆发,和今後这一战争的发展,事实上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有用矿物之一,它包括原油和石油产品。原油是未经过炼制的原料油,石油产品是原油经过炼制后的产品或制成品,主要如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润滑油、润滑脂等。石油和石油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高踞第一位,1962年出口价值达一百八十亿美元(按每吨十五美元计算),超出占第二位的咖啡价值六倍以上。石油在经济发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论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军事上,极大部分动力机器都要用汽油和柴油作燃料。凡是转动着的机器,不管是精密微小的钟表,或是庞大复杂的汽轮发电机,都离不了润滑油料。可以说,没有石油,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12.
石油杂谈     
石油是人类现代生活每天都不能缺少的物资,无论工业、国防,处处都离不开它。石油制品是多种多样的,有航空汽油、汽车用汽油、灯油、混合汽油、刹车油、轻柴油、重柴油、石腊、机器油等等,在国际贸易上占很重要的地位。在1954年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石油蕴藏量最多的要算美国,可是据1956年的调查,美国石油确定蕴藏量只占全世界的15%,次于  相似文献   

13.
在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国际社会对德国官方的态度予以肯定。战后,德国官方正视历史,深刻反思,承认希特勒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承认第三帝国的黑暗历史。这对于德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幽灵仍在徘徊德国法西斯战败已过去半个世纪,但人们清醒地看到法西斯主义并未彻底根除,为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翻案的逆流时时泛起。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形形色色的新法西斯组织及其活动猖獗一时。它们公然为希  相似文献   

14.
土耳其军队在朝鲜战场参加了一战以来他们真正的第一场战争,遭到使用拿破仑时代战术的中国军队的打击。它的覆灭为朝鲜战争留下了一个插曲。  相似文献   

15.
编辑本期话题的最后一天,也是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日子,“反战”与“挺战”的声音仍不绝于耳。其实,早在伊拉克危机开始时,这两种声音就与之相生相伴。而随着危机的一步步演进,“反战”之声也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围绕“反战”与“挺战”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的争论也愈演愈烈。前不久在中国也由一份反战声明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网上和媒体沸沸扬扬。我们发现在这场有关国际问题的争论中,几乎没有国际问题研究者的声音。我们想,他们一定有其专业性的见解。为此我们制做了这期话题。现在,这场争论并没有因为战争的开始而停息,而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也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时紧时松的两伊战争迄今已拖延了5年又一个多月。这是战后中东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伤亡最多,损失最重的一场战争,不仅还没有显露结束的兆头,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它从主要地面战斗发展到袭击海上油轮,进而袭击后方城市非军事目标,再进而袭击经济命脉石油设施,步步升级,形成陆海空全面对抗。从今年8月15日开始,伊拉克出动空军频繁地集中轰炸伊朗最大的石油中转站哈尔克岛。截止10月6日,伊拉克对该岛已进行了22次轰炸。岛上的三个输油码头,有两个已遭破坏。伊朗石油出口大受阻碍,日输出量已从180万桶降至70万桶(亦说100万桶)。伊朗一面加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四月二日内瓦电讯,因为阿根廷和智利两国的出任调解,开战将近三年的巴拉圭玻立维亚的大厦谷争夺战已经有和解之可能了.这两个南美洲大陆内地的小国为什么要战争?为什么能够支持到这么久?牠们背后的后臺老闆是谁?我们乘这机会再来分析一下,似乎不是没有意义的.巴玻的战争从一九三二年六月开始以来,一直到现在,已经快  相似文献   

18.
两伊战争从9月22日大规模升级以来,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目前还看不到尽头。双方都声称准备长期打下去。这次战争的直接交战者虽然只有两国,其中一方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但是它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牵动之广,影响之大,都是前所少见的。围绕着两伊战争,阿拉伯国家之间纵横交错的矛盾,分合离聚的变化,呈现出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景。新的组合阿拉伯国家地广人众,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千差万别,二次大战后三十多年来,伴随着中东的历次  相似文献   

19.
美帝国主义从来总是依靠政治欺骗和妄图凭借武力以至挑起战争来推行它的侵略和奴役政策的。肯尼迪政府比起它的前任来,在这方面则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更大的疯狂性。肯尼迪在上台后的第一个预算咨文中就提到,军事是外交的后盾。其后他又悍然叫嚣:“在我们这一代没有通向和平的捷径,……归根结蒂,维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召开了国际热点问题战略评估第四次研讨会,对“伊拉克形势与我国石油战略对策”进行了战略评估。与会学者认为,美国对伊战争的初步军事胜利,可以说是为其“新帝国”奠基,但是毕竟没有取得联合国的许可,没有找到作为开战理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道义上丧失了合法性,在外交上失去合作者,致使中东地区的动荡加剧,恐怖主义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波及全世界,最终也将使美国认识到:凭借超强军事力量的霸道行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难题。关于我国的石油安全状况。与会学者认为,伊拉克问题使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