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技知识动漫》2008,(1):45-45
根据对全世界收集到的近3000次陨石的研究,按照矿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可以将陨石分为五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微陨石和冰陨石。其中微陨石是一种降落到地球上的宇宙尘,直径一般不超过1毫米。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宇宙旅行中保证人的生命活动以及人的飞行和返回地球的安全系统,苏联于8月19日又发射了第二个卫星式宇宙飞船。宇宙飞船十分准确地进入了预定的飞行轨道,经过一昼夜多的运行时间,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资料。并且在围绕地球作第十八圈运转时,宇宙飞船的掣动装置根据地面发出的指令发生了作用,飞船向地面降落,而且以惊人的准确程度安全地落到了预定地点。苏联科学家这一光辉的成就又一次轰动了全世界,为人类征服宇宙的伟大事业再一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三年前,英雄的古巴人民在不到七十二小时的时间内,神速地彻底消灭了由美国组织、训练、用现代化武器装备而运送到古巴吉隆滩的美国雇佣军。这是对拉丁美洲国家进行一百多年侵略活动的美帝国主义的第一次惨败。古巴人民的这一胜利,同古巴革命成功以来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许多次胜利一样,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志,也对全世界人民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因此,庆祝古巴人民在吉隆滩的伟大胜利,将进一步激励全世界人民投入日益高涨的、汹涌澎湃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去。一从古巴人民推翻巴蒂斯塔反动统治的第一天  相似文献   

4.
现在,公路交通正消耗着地球20%的原始能源,并产生着大部分的地球环境污染源。据专家估计,在未来的三十年里,全世界的汽车数量将由现在的四亿辆增加到十亿辆,私人交通所消耗的能源及其产生的大气污染都将达到现在的2.5倍。照这个速度,三十年后,全世界的可  相似文献   

5.
诠释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中国长江流域等地区观测到了日全食天象.此次日食的食分为1.079 9,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398.8秒.是1814-2309年间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活动.日食从印度拉开帷暮,经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进入中国.椋过太平洋后从日本南侧列岛上空落幕.在地球上可见的全过程长这3小时25分,掩食带全长15 150千米,平均宽度230千米,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0.71%,成为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  相似文献   

6.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1):11-11
在首届中国气候大会上,与会的气象专家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从观测到的数据分析,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目前正处于暖期。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2摄氏度到3摄氏度之间,这样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  相似文献   

7.
张劲硕 《科技潮》2005,(4):46-47
我们在新闻中经常可以见到类似这样的报道:全球平均每天有10余种动物、两种植物灭绝……这也许是比较保守的估计了。也有人说,地球正面临第6次生物大灭绝,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还有甚者称,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毋庸讳言,如今野生动物的灭绝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根本原因是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您可曾注意到,很多动物也在不断被人们发现和描述。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新世纪,能够有新的大型物种被发现是极为罕见的。比如一些人类近些年才认识的新物种,我们的近亲——猿猴家族就是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猎兔犬2”号、“勇气”号、“机遇”号,在全世界掀起了空前的“火星热”。很早以来,火星就在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幅1939年的漫画:火星上的两个小精灵,正在用一架望远镜观察地球。他们看见了什么?———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法西斯分子,正在地球上共同挥舞着屠刀!这正是当时“地球人”处境的写照。也许在火星小精灵看来,人类的所作所为挺可笑的———他们自诩为万物之灵,却总有人在屠戮同类。一次世界大战不够,还要再来第二次。不知这幅漫画出自中国或外国哪位艺术家之手。它登在《世界知识》第十卷第一期,即1…  相似文献   

9.
正亚洲区块链峰会(Asia Blockchain Summit)是由亚洲区块链联盟主办的年度活动,也是全球标志性的区块链峰会之一。每年该活动都会吸引来自创业企业、投资机构、金融服务巨头、全球品牌、学术机构、国际媒体和政策团体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区块链产业面临的问题及未来趋势。本届第三次峰会,在一个特殊时期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让全世界任何角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能源非常紧张,各国都在大力探索新能源。而能源是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源,人类从利用生物质能源到矿质能源再到电能、原子能经历了两次重大飞跃。电能的开发利用,不但使人类征服地球的能力大大加强,生产进入了现代化时期,而且使人类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人类社会,在原子能利用、空间技术、信息通讯、交通工具、人居环境等各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物、信息的交流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活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但是,大量的人类活动同时也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想象不到的危机与灾害,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荒漠化、水危机、禽流感、BSE、SARS等威胁着人类,让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在人类进步的同时,如何与我们的地球协调发展。这已成为地球社会所有成员所面临的最大的共同课题。为此,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努力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产业联合会海员工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手的组织,它拥有会员约九万人,活动遍及全世界。这会在一九三七年成立。当时谁也想不到,在纽约十一街的一个小小的希腊咖啡馆中召集的一次会议,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它的会址现在是纽约西十  相似文献   

13.
戴丽莉 《科技资讯》2013,(28):225-225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不仅是人类生存和从事一切活动的场所,而且是人类生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的源采.地球科学哲学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人类地球观的深刻变化三个方面,从而阐述出地球科学哲学的发展背景,为未来地球科学哲学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05,(11):54-56
航天技术和百姓生活有多近? 自从前苏联在1957年将人类带入航天时代,随后的近50年间,人们目睹了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先实现人类的太空梦,美国的阿波罗工程6次拜访月宫的壮举,人类一次次地实现着几千年来的飞天之梦.载人航天技术使得我们的活动空间从陆地、海洋拓展到了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我们终于可以亲自看到孕育人类的地球是怎样一个美丽的蓝色宝石.  相似文献   

15.
英国媒体最近向人们暴露了鲜为人知的昆虫世界的奇妙秘密。《镜报》选择刊登了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一些事实,以使人们对昆虫刮目相看:昆虫最早来地球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它们早在4亿年前就生活在我们这颗星球上了。从出世之时起,昆虫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地球灾难并至今仍生生不息。蜜峰1000万次的飞行目前,全世界约有2万种蜜蜂。一只蜜蜂要生产出0.5公斤蜂蜜需要在蜂箱与花朵之间来回飞行1000万次。蟑螂高产又长命一只雌蟑螂一年约产200多万个卵。此外,一只蟑螂被斩首后还能够存活9天。一只蜜蜂5只眼听起来真让人吃惊,但蜜蜂确实有5只…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三北地区明显变暖在首届中国气候大会上,与会的气象专家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从观测到的数据分析,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目前正处于暖期。近一万  相似文献   

17.
《杭州科技》2016,(5):4-6
正二十年前,全世界互联网用户可能还不到五万人,全世界的互联网从业者也还不到五万人。但是今天,到云栖大会参加会议的人已经接近五万名,全世界用互联网的人口已经超过了20亿人,真正诞生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强大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基础。互联网业20年来的变化令全世界震撼。互联网没有边界第一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人的体力,第二次技术革命释  相似文献   

18.
邹声武 《科技潮》2000,(7):47-49
去太空旅游能给人带来绝对独特的体验。太空旅游的普及必将为商业性太空活动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这个行业必将受到各国航天机构、航天制造业、服务业、地球旅游业及金融和保险业的广泛关注。历史回顾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再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发展过程。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都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第一颗航天器飞上太空,人们就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去太空旅游。载人航天技术的兴  相似文献   

19.
自从前苏联在1957年将人带入航天时代,随后的近50年间,人们目睹了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先实现人类的太空梦,美国的阿波罗工程6次拜访月宫的壮举,人类一次次地实现着几千年来的飞天之梦。载人航天技术使得我们的活动空间从陆地、海洋拓展到了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我们终于可以亲自看到孕育人类的地球是怎样一个美丽的蓝色宝石。以往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镜头,将一步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保护者的宣传话语中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叫:爱护地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似乎成了地球的保护神。实则,地球是不可能被毁掉的,即使地球上没有了生命没有了人,地球照样转动。所谓“保护自然”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了人,“自然”也许会“活”得更好。在朝鲜半岛上就有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南北政治争端,半岛的中部留下一条长243公里,宽4公里的无人区“三八线”,“三八线”上由于撤去了人迹,森林、草地、沼泽全显得生机盎然,飞禽走兽怡然自乐,甚至连全世界只剩下寥寥数只的朱?,也终于寻觅到这块福地定居。看来,人其实又是很虚弱的,在毁掉地球毁掉自然之前,人毁掉的首先还是自己,伤痕累累的自然在与人类搏斗中将打出最后的一拳,在人类消亡之后自然将得到复苏。所谓保护地球,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说到底只是为了保存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