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步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作为孩子的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现象,我们要把握好。把握不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对于性的问题,许多老师在孩子面前都有过面红耳热、却又难以启齿的经历。然而,解决问题光有好的愿望与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与智慧。如果不了解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育的特点,不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往往是事倍功半。青春期教育是一门大学问,要树立孩子正确的性观念,不能盲目地排斥“性”,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而是要教育和疏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省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研显示,青海省在校大学生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方面均存在非理性;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可见,对大学生消费进行教育和引导很有必要,应该从社会、学校和家庭几方面加以正确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4.
杨涛 《科技咨询导报》2009,(29):189-189,191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残缺家庭,问题家庭,贫困家庭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陷也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加之近年来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也对青少年起着不可低估的毒化作用。此外,由于青少年自身在生理上,心理上的不成熟,如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板眼易走土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5.
步人青春期后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作为孩子的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现象,我们要把握好.把握不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成功教育的幼芽就扎根在家庭之中,一切失败的教育,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故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而言,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就是家长,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且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学生也能通过网络或者是手机获取更多的知识。若家长没有及时引导孩子那么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思想观念发生扭曲。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主导,但是其也只能做家庭的教育的主导,结合学校与家庭教育也是当前初中班主任面临的重点问题。因此,该文就初中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成功教育的幼芽就扎根在家庭之中,一切失败的教育,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故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上的“问题少年”有着诸多不同的家庭背景,而“问题少年”的一部分孩子属于非亲生子女,他(她)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行为,多与家庭教育的失误有关,故非亲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应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激情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社会和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陷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点,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要积极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职能,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预防激情犯罪。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今,在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联系愈加紧密。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统一整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了解掌握孩子情况,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积极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方面,要做好与家庭方面的联系,促进家校沟通,办好家长学校,搞好家长资料中心,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身心特点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青少年越轨犯罪的成因,进而提出预防育少年犯罪的四条对策:一是要建设社会预防工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二是要健全家庭教育功能,给孩子以成长的动力和情感的归依,三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成功的人生奠基,四是要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26%的中小学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学习成绩出现下降,这些孩子上课很容易开小差,往往忘记做作业,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在这些成绩出现下降的学生中存在两种情况:对学习不感兴趣。抱这种态度的学生对学习感到无所谓、漠不关心,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动力。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正常的,但对学习缺乏兴趣。持这种态度的孩子往往来自过于严格的家庭,或者相反,来自过于放任自流的家庭。学习走上弯路。这种现象往往在学生经历了一个学习成绩令人满意的阶段之后开始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开始时并无明显原因,似乎是青春期的…  相似文献   

14.
丁海东 《奇闻怪事》2007,(10):41-41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客观上他们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但我们恰恰在这方面的教育明显滞后,如果他们在生命的关键时期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偏差的纠正,青少年学生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而会影响一生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李红斌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5):79-79,81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素质及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影响,往往会分解成多种不同层次、出现先进后进的差别。对问题学生,教育工作者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帮助他们,使他们赶上队伍,摘掉“问题学生”的帽子。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而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每个孩子都生长在家庭里,家庭是孩子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父母的自律和身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以及怎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如何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将直接关系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对于青少年学生群体而言,教育结构所涉及的范围除了常规教学活动外,还包括着人际交往能力建设及心理健康引导等。在这一时期当中,学校和家庭双方都密切关注着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发展状态,且在其中有着关键的共同作用,因此,如何连接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成长环境,形成教育沟通桥梁,关系着对学生的有效监管和教育引导成效。良好的学生教育工作必须要家庭和学校双方在互动合作和有效沟通的前提下进行,现针对家校关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论述,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形成高效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8.
李冉 《科技信息》2012,(32):415-4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家庭环境及父母的心理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环境。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及的。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气氛、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素质等方面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国家从学校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对发展学生智力也非常重视,优生优育,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学生的智商水平普遍较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聪明健康的学生身上所反映出来的新问题却又常常令教师感到困惑、忧虑、甚至一筹莫展。比如,现在的学生,学习环境优于过去,很多家长不惜出数千元作为智力投资为孩子选择重点学校。但常常事与愿违,许多学生却往往不喜欢学习。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消极情绪,从智力方面找原因显然是不行的,这就涉及到我们学校教育应该十分注意的另一面,即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人的一生中,最富有特征性的变化,莫过于青春期了,被称为"暴风骤雨"期。随着中学生性生理的发育,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性心理的变化,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个案阐述由于家庭、学校等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忽视,致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缺乏基本的性健康知识,而带来的困惑及心理问题,希望学校、父母共同努力,尤其做父母的都能学习一些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把握孩子的成长规律,适时引导,在孩子的人生路上帮助他们顺利的渡过"暴风骤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