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图像小波系数的能量聚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填充的小波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在单层离散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分别对图像各高频子带的小波系数进行稀疏采样,然后对少量的采样系数进行熵编码以实现图像压缩。解压缩时,采用奇异值收缩迭代算法完成矩阵填充,从少量的采样系数中恢复出各高频子带,再进行小波反变换重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简单,在编码比特率大于1比特/像素时,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和稀疏表示理论,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传统的多尺度理论分析和稀疏表示理论在融合过程中的不足。所提方法分为3步:首先,利用四元数小波变换分解所给的源图像,得到各个尺度下的高通子带和低通子带;其次,对高通子带选用系数绝对值最大和低通子带采用稀疏表示的规则进行融合,获得融合系数;最后,对融合系数进行四元数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此外,对所提融合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数值实验中用6组测试图像测试所提方法性能,并将融合结果与稀疏表示、离散小波变换、对偶数复小波变换、四元数小波变换等融合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主观与客观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二相编码信号调制分析与识别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针对采用脉冲压缩体制的低截获概率雷达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识别二相编码脉冲压缩雷达信号的新算法。该算法基于信号的时频分析(小波分析和短时傅里叶变换),利用小波变换的相位尺度和载波尺度的模极大值特征辨识信号的相位调制规律,因而在无需计算全部小波系数的情况下,可快速地获得信号的数学模型,为算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个基于小波分析和非线性PCA(nonline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NLPCA)的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小波分解系数的能量大小对各个小波子图进行分类,然后用具有高强压缩能力的NLPCA对各类子图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其主要特点是在高压缩比条件下能达到很高的图像重构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良好,在压缩比为93.1时其图像重构信噪比都能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5.
小波方法和偏微分方程方法是图像去噪中的主要方法。根据二者的去噪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两种方法的混合去噪算法。对噪声图进行小波变换,得到高频子带和低频子带。通过对各高频子带进行归一化,获得一种连续状态量,为了保护边缘对这一连续状态量进行前向-后向扩散。由扩散后的新状态量得到由其决定的权系数,把权系数作用在小波系数上得到去噪后的各高频子带,通过与低频子带的重构得到去噪图像。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本方法对图像去噪,得到了较好的去噪效果,达到了既保护边缘又去除噪声的目的,能获得较高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弱目标检测中存在的信杂比低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的海杂波抑制算法。由于海杂波能量远大于目标信号能量,提出选取与海杂波振荡特性相匹配的参数进行可调Q因子小波变换,得到各小波子带的系数,并对小波系数进行稀疏优化后重构海杂波信号。为了判断弱目标信号是否存在,提出一种自适应的阈值检测方法,将原始回波信号与海杂波重构信号的差作为检测样本,实现对弱目标信号的检测。该算法不依赖海杂波具体模型。最后对某实测海杂波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压缩方法通常采用固定的扫描方式。然而,每幅图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采用固定扫描难以使其得到好的压缩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扫描的图像压缩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后,根据图像内容决定子带间扫描顺序。其次,对于子带内扫描,根据子带特性设计不同的扫描方法,以尽可能保留图像的纹理特征。最后,采用二叉树编码器对扫描后的系数序列进行编码。实验证明,在相同条件下,该方法明显优于主流的JPEG2000,且优于最新的基于固定扫描的自适应二叉树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图像小波树结构的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根据图像内容的自适应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图像小波变换系数的树结构关系和各层小波系数的特点,对低频重要系数进行分类,并根据人类视觉特性,对不同类采用不同的嵌入方法。而且在水印提取过程中不需要原始图像,是一种盲水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可嵌入的数字水印信息容量大,而且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方法不可见性好,PSNR=52.28dB,对一般的图像处理和攻击如:JPEG压缩、滤波、加噪声、旋转、缩放等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NSCT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非子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图像作非子采样拉普拉斯金字塔尺度分解,并在各个尺度层对高频子带作非子采样方向分解;然后分别采用基于区域能量和区域方差的的融合规则得到融合图像的非子采样Contourlet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最后再进行非子采样Contourle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融合效果优于àtrous小波变换方法和Contourlet变换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综合了小波去相干斑噪声、四叉树分类、网格编码量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在小波域内对带噪SAR图像作网格编码量化的新方法。首先对小波域的SAR图像实施软阈值去噪声,然后根据小波图像中各子带系数的带间相关性对其进行四叉树分类,再对分类后的重要类小波系数应用网格编码量化形成有序的嵌入式比特流。该方法不仅利用了信号间的时间相关性,而且也较好地利用了信号变换域的相关性。并且在对SAR图像压缩的同时去除了噪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图像编码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常规的图像编码技术及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新的图像编码技术,并讨论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相参雷达体制,提出了基于极化和相位编码的雷达信号相关检测方法。它是在用二相编码完成脉冲压缩的基础上,利用极化编码实现相关检测。该方法不但提高了雷达的检测性能,而且由于采用了新型的极化编码技术,可以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在介绍极化编码及相关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理想编码信号和实际数据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像素域的Wyner-Ziv编码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深远  房胜  王琼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Z1):442-444
分布式视频编码是一种全新的视频压缩技术,该编码理论基于20世纪70年代的Slepian-Wolf和Wyner-Ziv提出的信息论相关理论。首先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基本信息论基础,然后着重分析了一种使用帧内编码、帧间解码技术的Wyner-Ziv编码器框架。在该框架中,输入的帧被分为Key帧和Wyner-Ziv帧两类,其中Key帧使用传统的帧间编码进行压缩,而Key帧之间的Wyner-Ziv帧使用Turbo码进行编码,并且在解码端通过对相邻的Key帧进行运动补偿插值,而得到用于解码Wyner-Ziv帧的辅助信息,最终将辅助信息与Wyner-Ziv帧结合,得到了效果比较理想的解码帧。文章的最后给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称为分块三级及矢量量化图像压缩编码方法。该方法是以分块截断编码技术和矢量量化技术为基础的编码方法。对两幅512×512×8静态测试图像进行的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平均编码率低于0.91比特/像素,即图像数据压缩比大于8.8倍,而信噪比不低于37dB,复原图像的主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形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弥补分形编码在高压缩比时重建图像质量较差及匹配搜索量大的不足 ,基于小波图像的分形特征及系数的统计分布特性 ,定义了灰度变换和能量阈值系数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形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FICC-WT)。对小波分解后的低频子图像进行灰度变换 ,然后进行自适应四叉树分割的分形编码 ;对差值图像及其它子图基于定义的能量系数进行自适应阈值取样的熵编码 ,并讨论了灰度变换参数对重建图像的影响。实验证明 ,所提方法减小了匹配探索量 ,而压缩比和峰值信噪比 (PSNR)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低速率语音编码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1.2~4.8Kb/s的低速率语音编码体制进行研究,并构造了以MBE为基础的,应用现代语音处理技术的编码体制。文章分析了目前两大语音编码方向——CELP和MBE各自的优缺点,讨论了MBE的开放性,对语音参数编码,抗环境噪声,抗信道误码,误音激活检测(VAD)等技术和MBE的结合作了简略说明。文章还具体的给出了一种基于MBE的语音编码体制的构造,分析了其参数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神经网络在预测编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如何有效地利用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编码。改进的BP算法可以提高BP神经网络地收敛速度、泛化能力和稳定性。一般而言 ,四层网络比三层网络具有更快地学习速度 ;二阶网络比一阶网络性能更优越。利用MATLAB程序 ,构造三层、四层和二阶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编码。测试结果表明 ,利用规模足够大的三层BP网络进行预测编码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四层和二阶网络比等价的三层网络可以更有效地进行预测编码  相似文献   

18.
协作分集可以有效地减轻无线信道衰落、改善无线通信系统性能。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提出一种高效编码协作协议。该协议将空频编码和星座编码相结合,可以提高频谱效率。推导了该协议的成对错误概率,分析了协作分集性能,给出了多径衰落信道下Viterbi译码器的判决度量计算公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新编码协作协议可以获得高频谱效率,用户间信道延迟扩展对系统误比特率(BER)性能影响较小,而上行链路信道的延迟扩展对系统BER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运动补偿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运动矢量检测的基本方法,包括像素递归法、块匹配法和块递归匹配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语音信号的特点,提出了适应协同工作环境需求的一种语音编码器,并且完成了该语音编码器的仿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编码器延时小、质量高、复杂度低、且可自适应语音流的时变特性,是一种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编码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