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人的过错行为致使电力设施对他人损害,损害后果是否应由电力设施产权人承担,这在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民事侵权归责原则和电力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第三人的过错行为致使电力设施对他人损害,该损害赔偿责任应由第三人承担,而不应由电力设施产权人承担。  相似文献   

2.
简述哈耶克的自由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耶克的自由指的是个人自由,是一种人的状态,即"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哈耶克的自由观的主要特点是:自由与强制相对,自由是一个否定性概念——消极自由,自由与责任相联系,自由具有不可转让性,自由是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法治是自由得以实现的保障。哈耶克从"法律之下的自由"出发,认为要想使自由成为可能,自由的法律应具有一般性(或抽象性)、公开性、确定性和平等性。  相似文献   

3.
这种盗用他人的电话号码通话与其他的盗窃罪有所不同。一般的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的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财物,又包括支柱成果等无形财物。而盗用他人的电话号码通话,每通话一次,被盗的电话户主就等于被盗窃人支付一次电话费,犹如被人窃走一笔钱款。因此,盗用他人电话号码通话达到一定数额的行为和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相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92年《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用他人长途电话帐号码号造成损失,数额较大的应以盗窃罪…  相似文献   

4.
法律是对每个人自由的保障而不是限制。但同时享有自由的个人也应当对社会承担着应有的责任,即不得侵犯他人自由。本文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自由的概述,包括自由的概念,著名法学家对自由的观点;第二个层次是阐述自由在法律中的体现,结合案例分析自由的重要性;第三个层次是阐述自由的行使,必须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中。自由一直为法律所不断追求,也同时为法律所保障。公民在法律的面前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好自由的限度,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潘醒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4):89-89,62
物权登记的公信力是物权登记制度中一个极易造成误解的问题,公信力原则乃法律为保护交易的安全,以登记权利视为正当的原则。登记的公信力,乃是为保护因信赖登记而取得不动产权利的第三人及他人而设,公示公信力是以权利的推定力与形式的确定力为逻辑起点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美国的版权保护工作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本文将对美国有关版权保护的一些基本法律条款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所谓版权,指的是法律对于那些初创作品的作者提供的一种保护形式。这种作品包括文字的、戏剧的、音乐的和其他知识产品。美国的版权法案授予版权所有人以独一无二的权力,他可以自己也可以授权他人做如下事情:  相似文献   

7.
《青年科学》2013,(9):51-51
对周围人不要期望太高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喜欢攀比的人在自己一个人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会把期望寄托在周围最亲密的人身上,有的妻望夫贵,有的望子成龙。”这种“期望”一旦没有实现,势必给当事人带来万分失望甚至是万念俱灰之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轨迹,所谓“人各有志”,既如此,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身上呢?这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委托他人代写论文,在我们生活的社会大舞台上演着,并呈愈演愈烈趋势。就法律属性而言,论文代写人与定制人之间存在承揽合同法律关系,代写人创作的论文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委托作品。论文的财产权利可从约定,但精神权利不可与作者分离。  相似文献   

9.
移情是一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共鸣反应,是一个人在观察处于某种情绪状态的另一个人时产生的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由于对别人情绪的觉察而导致自己情绪的唤起。  相似文献   

10.
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靠品牌制胜,谁拥有著名的品牌谁就可以立足世界并超越他人,那么,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要高质量生存,也要靠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个人品牌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特征、基本类型。个人品牌的创立需要个人素质与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凡成功者,都是人际关系处理得不错,至少不是很糟糕。反正这一立论非常简单,就是:一个人,眼睛盯在个人的鸡虫得失上就不可能成功,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顾此难免失彼。人与人的矛盾,说到底是由利益而生。追求利益,本性使然,天经地义。问题在于,要分清两种场合,在不妨碍他人的场合,利益多多益善;在与他人发生冲突的场合,则须适度地让利于他人,让利于人反而于已有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基本保证之一。我们的这个星球居住着数十亿人,但在人的一生中,真正与你面对面进行过直接接触的,不过区区千八百人。这千  相似文献   

12.
人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以放弃的,人权中的具体权利有些是可以放弃的。所放弃的权利必须是合法权利,必须是本人的权利,应当是自愿放弃,放弃权利不能违反法律、不能影响他人的权利,放弃权利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放弃人承当。以无罪推定为例,无罪推定作为被追诉人的权利在一些场合是可以放弃的,确立无罪推定放弃机制将有利于我国刑事司法改革,有利于司法公正和效率,有利于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3.
一个成年人最明了地确认自己身份是什么时候?是他用最经济扼要的文字在履历表上填写诸如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地点及年月…….每一次填满履历表中的空格就是一次笔者对自我身份的确认:既向他人确认,又在自我的心理提示下的自我确认.而这种对人对己的双向确认的文字内容却又最为普通和寻常;谁不能写自己的名字符号?谁对自己的祖籍和民族不稔熟如照镜子一般?!然而,这种最为寻常、普通的身份确认实在常常又不断推导出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即自以为确认得勿需再多费一丝气力之际,恰恰可能是在确认上最让人糊涂之时,对人、对己都如此.  相似文献   

14.
法律围绕着"人"展开,在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对"人"的思考和关注,又最终服务于"人"并更好地规制整个社会,民法也是如此。作为一部私法,民法体现了对私权和自由的追求,不管是强调人的自私、理性,还是对弱者进行特殊照顾,都应回到人性解放的最终目的。而在民法的探索和反思过程中,意思自治原则仍然是民法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15.
隐私侵害的媒介伦理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和保护隐私是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尊重和保护,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20世纪以来以网络、手机、DV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颠覆传统的体制性传播的同时,也因为人类普遍存在的好奇心和窥私欲以及新媒介中个体责任的分散化、无理性化而更多关注和传播他人隐私。从某方面来说,隐私丧失在媒介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其必然性,而人又有对与安全与自由有关的隐私的需要,二者构成了一对充满张力的矛盾。要解决问题需要法律、技术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做为一个管理者,能否成功的实施领导和管理,影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影响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一般来说,在人际交往、团体与组织行为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能力,当然领导干部本身居一定的职位,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有众多精神病患者因各种原因,不得不留于家中或社区接受治疗。而精神病患者在院外能否接受到有效的治疗,不仅意味着患者能否顺利康复,更关系着他人的安全及社会的稳定。由于我国对精神病患者院外医疗行为缺少法律规范,部分院外重症患者"时治时不治"的状态,极易对自己及其周边人的安全构成危险。因此,为使患者自己或他人免受不必要的伤害,我国应借鉴美国在该方面的立法经验,对部分院外重症患者的治疗活动予以法律规范。必要时应对其采取强制性救治措施,从而减少精神病患者违法肇事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主观的善,是正义的伦理基础.现代民法将诚信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它必然要求民法上的人是诚信的.诚信在民法上是一组义务,是一个合理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负担的行为义务,这些义务是他应做并能做到的.诚实不欺、信守诺言、不害他人和关爱他人是诚信人的四条伦理原则.诚信人概念矫正了个人主义方法论的缺陷,有益于导向协作与利他,为关心他人利益建立纽带,从而避免他人成为个人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最近,美国一个老头在与他人打斗时,居然把对方的假牙拔了出来!这个老头叫罗伯特·亨利·斯塔尔,而受害人名叫比利·汤森。两人都住在印第安纳州的约克镇。不久前,汤森到一家酒吧去找斯塔尔,偿还欠他的一笔钱。斯塔尔一直对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文尝药、江革负母、颜回尊师等等,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都赞颂了中国人知恩图报的美好情怀。感恩不但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到他人的付出,感受到人间的温情。在为他人付出时品尝到给予的喜悦,收获到感恩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