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古诗词,因为各种原因,误读的现象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诗无达诂”也就成了误读诗词的托词.应该说有许多作品不像李义山的《锦瑟》诗,也无后人不清楚的“本事”,是完全能够“达诂”的.但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明白如话脍炙人口的诗也被误读,就不能不为之辨明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关于诗的意境类型的论述中,有“含蓄”、“空灵”、“混沌”的提法,在近代才有“朦胧”的提法,都是讲的文学作品要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读者有想象的余地。这是说文学作品在艺术手法上,含蓄和朦胧是相通的。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分,如含蓄讲究“言不尽意”、“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朦胧主要是借某种自然物象的模糊性表达诗人的迷离情感。由此看来,模糊和朦胧更相通些。在古典诗中意境的朦胧美,更能感染读者,调动起读者对文学作品再创造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正> 《围城》是钱钟书蜚声文坛的长篇小说。在《围城》中有一种给人印象很深却又令许多人迷惑不解的独特而突出的语言现象,即在中文里夹杂一些英文法文等外国文。在作品中,留学剑桥的曹元朗给唐晓芙解释诗中加入外文的用意时说:“我这首诗的风格,不认识外国字的人愈能欣赏。题目(《拼盘姘伴》)是杂拌、十八扯的意思,你只要看忽而用这个人的诗句,忽而用那个人的诗句,中文里夹了西文,自然有一种杂凑乌合的印象……”,当唐小姐点头表示已领略到这个拉杂错综的印象时,他又说:“那就是你捉摸到这诗的精华了,不必去求诗的意义。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这是否就是对《围城》中夹杂的外国文的注解呢?钱钟书在中文里夹杂西文是否也要十八扯,制造一种拉杂错综的印象而不存在其他意义呢?笔者通过对《围城》中这种现象的认真的研究,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唐诗《渡桑乾》的作者问题,大都认为是贾岛的作品,后来注释唐诗的人也均从此说。刘逸生先生所著的《唐诗小札》(修订本)一书,也持这种说法。我认为《渡桑乾》不是贾岛的作品,应该是刘皂的作品。理由如下:(一)刘皂是唐代咸阳(今陕西成阳县附近)人,“归心日夜忆咸阳“一句中的“咸阳”是他的故乡,与他的生平联系得上。(二)《全唐诗》存其五首诗,诗的语言和风格皆与《渡桑乾》诗象似。(三)在《全唐诗》中《渡桑乾》诗名为《旅次朔方》,作者为刘皂。当时编辑《元和御览诗集》的主编是令狐楚,他的年龄比刘皂大,他们之间有过交往。当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周代的作品。秦始皇焚书时,《诗经》作为儒家经典,也遭到毁灭。汉初人根据口头讽诵,又把这部伟大作品用文字记录下来。但由于师传的不同、语言的时代差距和记忆的差错,很多地方用的只是同音字。当时流传的有《鲁诗》、《齐诗》、《韩诗》三种本子,合称为《三家诗》。它们的文字和说解互有出入。西汉中期,又有《毛诗》传世,《三家诗》便逐渐先后湮灭。所以《诗经》中出现大量的假借字是不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论《诗》完全打破了由《序》、《传》所开创的传统研究模式,以《诗经》为起点论及汉魏六朝及唐宋的诗歌,从个人的哲学、文学的观点出发,对《诗经》各篇加以引中发挥,论述内容由诗歌拓展到文学、政治、哲学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对“诗情”进行了详尽独到的诠释,使得人们对《诗》中作品的价值有了一个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的道路上,王蒙是一位勇敢的探索者。他近年的小说创作,不但在作品的题材发掘,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作出了新的开拓,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也锐意革新,给小说的写法带来了重要的变革,特别是他的小说语言中模糊修辞手法的精到的运用,似朦胧却又深刻细腻,似模糊却又幽默犀利,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准确,历来是语言表达上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而模糊,却素为人们反对。直到近年,一些语言学者把模糊理论运用于语言学后,模糊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才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8.
一严羽的《沧浪诗话》对诗歌艺术理论的探究颇具特色,而关于“妙悟”的论述则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严羽“以禅喻诗”,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悟”是禅家语,本意是指心解神领,与心领神会近义。严羽借用禅家的“悟理”论“诗道”,他的“妙悟”说,似乎兼有对诗歌特征的认识与对创作规律的掌握两方面的含义。就其对诗歌特征的认识来说,他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按此标准,认为诗有第一义和第二义之分。第一义指作品的艺术境界很高,即那些能充分反映诗歌艺术特征的优秀诗  相似文献   

9.
一 诗的数量问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有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而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不计在内。《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15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周颂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周室东迁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以前只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始尊为《诗经》。  相似文献   

10.
“天啊!我说了四十多年散文,一点也不晓得。”(莫里哀《贵族迷》主人公茹尔丹的一段话)这位茹尔丹先生一生中说的都是散文,但一点也不知道散文是什么东西。这虽是剧作中的台词,却道出语言文学的模糊性。模糊理论是1965年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查德教授提出的。查德从应用数学的角度提出了模糊集合的理论。他说,如果能深入研究人类的认识过程,我们将发现人类能运用模糊概念是一个巨大财富。查德虽然是系统地提出模糊集概念,其实是企图指出:人脑的语言可能是模糊语言。有一个古老的希腊悖论:一粒种子肯定不叫一堆、两粒、三粒也不是…  相似文献   

11.
以黄遵宪《日本杂事诗》为研究个案,探讨了早期域外纪游作品中“新名词”不新这一文学现象。分析了“新名词”背后隐藏着旧意境的原因之所在。认为早期域外纪游作品中的新词语,一方面见证着先行者的勇气和他们在“中学为体”与“西学为用”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的努力,另一方面又显露出由于无法摆脱强大文化惯习的牵绊而存在的思想局限。通过对黄遵宪《日本杂事诗》中“新名词”不新这一个案的研究,不但可以看到中国走向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何其艰难,同时,也可以看出域外行旅对作者思想、创作以及文学变革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写的一首春日送别的诗。这首诗,后因谱入乐府,取首句“渭城”二字作《渭城曲》。刘禹锡《与歌者何勘》诗云:“旧人惟有何勘(kan)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就是指此。诗题一作《赠别》《阳关曲》或《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又《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诗云:“最忆阳关唱,珍珠一串歌。”李商隐在《赠歌妓》诗中,也有“断肠声里唱阳关”的诗句。由此可见,这首诗一经谱成乐章以后,就成为社会上流行的歌辞,也是别席离筵的绝唱。由于乐曲的广泛流传,“阳关三叠”,也就成为人所共知的名作。就诗论诗,它也是不可多得的出色作品。  相似文献   

13.
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指出:“晋宋以前多仙诗。”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把游仙诗归为一类。这说明游仙诗作为一种创作题材,在魏晋这个文学的“自觉时代”里,是非常突出的。然而,目前比较通行的几部文学史著作以及某些诗歌史著作,对这方面的问题都较少注意。即使偶有述及,也多加贬抑,以为这类作品“表现了较为浓厚的悲叹人生无常,追慕神仙的消极情绪”(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这种消极  相似文献   

14.
“三吏”“三别”是杜诗中现实主义的名篇。这六首诗的基本思想和诗中的妇女形象,众说纷纭,很不一致。举其要者,大致如下:一说“这六首诗也有一个总的基本思想,这就是爱国主义。”①一说“这一组诗所以动人,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艺术地发挥了爱人民的思想。”②还有一说,认为“‘劝其死王命’,这就是杜甫的基本态度,也就是这《三吏》和《三别》的基本精神。”③以上三种意见可用“爱国”“爱民”和“忠君”六字概括。论及诗中的妇女形象,特别是对《石壕吏》中老妪的分析和评价,历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孔子论《诗》、子夏《诗序》和郑笺在诠释“风雅颂”之“颂”时,均立足于盛德;《诗序》以“美盛德之形容”释之,郑玄径释之为“容”,并将其意义界定为德行广大崇高,至于“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无不覆焘,无不持载”。后代的学者愈来愈倾向于离开盛德这一基本点,把《诗序》、郑笺所说的“形容”或“容”理解为舞容,严重误解了先儒的本意,模糊了先秦至汉代《诗经》学对帝王德行的高标准、高要求,也模糊了这一时期《诗经》学的特质。“风雅颂”再加“赋比兴”被称为六义,为历代《诗经》学的核心范畴。今人在诠释赋比兴时,喜欢称引朱熹《诗集传》的说法,但往往以为朱熹把比解释为修辞学中的比喻。实际上,朱熹《诗经》学中比并非修辞层面上的比喻,而是更高一层的“作诗之法度”;被人们称为比喻的篇章,《诗集传》往往释之为赋。  相似文献   

16.
段江艳 《科技信息》2008,(13):153-153
《每片湖》是美国著名语言诗人查尔斯·波恩斯坦2001年的作品。通过这首小诗,我们可以充分领略语言诗的魅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该诗:“陌生化”理论的文学实践:拼凑和顶真的艺术技巧;诗的听觉效果:音乐性;诗的视觉效果:唯一特殊符号“&”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楚辞”和“汉赋”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可是楚赋混称的现象在汉代却是很普遍的,人们常把屈原作品称做“屈赋”、“骚赋”,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的诗歌叫做“楚赋”。刘熙载在《艺概》中就批评了这种现象,他说:“古者辞与赋通称,《史记·司马相如传》言:‘景帝好辞赋’,《汉书·扬雄传》:‘赋莫深于《离骚》,辞莫丽于相如’,则辞亦为赋,赋亦为辞,明甚。”不仅汉人如此,近人、今人也有将楚赋混为一谈的。比如章太炎在《国故论衡·辩诗》中,就将屈原作品列入四家赋中之一家,称为“屈原赋”。郭沫若将屈原诗歌译为今文,书名便题为《屈原赋今译》。我个人认为:把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体作品称“赋”和“汉赋”混淆起来,是不恰当的。从汉赋产生、发展的历史来看,汉赋虽“拓宇于楚辞”(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但它跟楚辞却是完全不同的文体,不能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也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功能。孔子是“诗教”最早的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在《礼记·经解》中,记载了孔子的几段很值得玩味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这就是说学诗的作用在移情,在改变人的性情,使人心走上正道。《论语》里也记叙了孔子一再强调诗歌的作用“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  相似文献   

19.
《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释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一、义项的建立仍有不完备者;二、义项的划分有些字条未能达到“准确清楚,防止义项之间的词义交叉”的要求;三、义项的排列有因不明本义而使某个多义词义项的次第错乱或分类不清者;四、在引证方面某些例证与释义不合,或书证与释义不一致者;五、有时用模糊语言来解释模糊概念,也能收到准确的效果。若用精确语言解释模糊概念,有时反而会显得不准确。  相似文献   

20.
张明同志认为,薛涛的《西岩》诗证明李白确实到过万县并登过西岩。他的说法是有根据的.“骑鲸客”指李白,在杜甫、贯休等人的作品中都有反映。诗题“西岩”当指万县之西岩,亦即今之万县太白岩。因为简阳、资中等地的西岩李白都未曾游览过。从《西岩》诗中的“如雨声中停去马,夕阳影星乱鸣蜩”看,《西岩》诗还可能与《九日遇雨二首》是同一天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