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孝文 《科学大观园》2012,(21):32-32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借助火箭助推器降落在这颗红色行星表面2周后,该局宣布了它的下一个遥控探测器"洞察号"将于2016年发射升空,借助一个法国地震检波器和一个德国钻孔机,查看这颗行星布满尘埃的地表下面到底隐藏着  相似文献   

2.
东海 《科学大观园》2012,(18):73-7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功测试未来行星登陆隔热系统,不仅可用于载人登陆火星任务,也可以执行其他行星登陆任务。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打造未来充气式行星登陆隔热系统,可承受重复大气层或者登陆其他行星时超音速和极端高温环境,项目测试费用达到了1700万美元,并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平静的表面之下,巨大的岩浆房正在沉睡。这里的间歇泉和热泉因这一岩浆房而存在,但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来说,它也是已知的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威胁之一:一座潜在的超级火山。加州理工学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布赖恩·威尔科克斯解释说:"我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行星防御咨询委员会的一名成员,该机构负责研究如何抵御小行星和彗星的威胁。在那项研究中我得出的结论是,超  相似文献   

4.
漫话航天器命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太空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具有一定功能并执行一定任务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和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三大类。航天器的名字通常由两三个字组成,却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蕴涵,可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某种民族传统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从小就被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脑海里,但如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物理学的框架内重新定义行星,即强调星体内在物理特质,而非外在的环绕特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们指出,月球和木星、土星的卫星一样,拥有行星的特征,为此,他们呼吁学界检讨行星的定义,将月球重新定义为行星。月球做了那么多年的地球卫星后真的要升级?科学家要求重新定义行星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冥王星“新视野”号探测任务主要研究员阿兰·斯特恩及其5名同事撰写了  相似文献   

6.
罗山 《科学大观园》2013,(14):54-55
中国"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2013年6月26日上午安全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的主着陆区。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历次返回都很顺利,以至于让外界感觉航天器返回地面实在是"没难度",但实际上,载人航天器返回是最危险的阶段,已有22名外国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11人就是在返回着陆过程中牺牲的。载人航天器的安全返回要"过五关斩六将",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可能发生致命问题。正如一名中国航天专家所说,"返回阶段没有突出亮点正是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正>即使是在最有利的情况下,精密的探测车要在一颗环境恶劣的行星上登陆也很困难。但如果你能丢下一个皮球那样的探测车在行星表面,就不用担心它会被摔坏了。而今,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维塔斯·桑斯佩拉尔和艾德里安·阿古基诺正在设法研制一款可以改变形状的遥控外骨骼"超级球形机器人"。超级球形机器人的球形结构能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着陆,并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以及能减轻重量,因为其他方法都需要携带降落伞和防撞  相似文献   

8.
美公司拟建蘑菇形空间站 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进行太空旅行时会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应对微重力的太空环境.微重力或者零重力可导致骨骼和肌肉退化.美国“联合太空结构”公司表示,他们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建造一座可产生人造重力的新型空间站.这座新空间站在设计上呈蘑菇形,通过旋转产生人造重力. 联合太空结构公司的设计师比尔·坎普和特德·马泽卡设计了这个“太空蘑菇”.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5,(7):34-35
行星光环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原因是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光环系统,该光环系统可能存在于一颗系外行星或是一颗褐矮星的周围.然而在太阳系内部,同样也有一个有关光环的故事,这个光环系统相比系外行星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0.
太空行走又被称为出舱活动。狭义的太空行走指的是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广义而言,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  相似文献   

11.
耗资25亿美元之后,NASA终于把太空史上最大的火星车"好奇号"送到了目的地。在预算受限的情况下,"好奇号"所取得的非凡成功掩盖了一个关于太空探索的重大真相:它需要狂热的信仰和对失败的超高容忍度。就在"好奇号"登陆火星前的几分钟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任务控制中心的人们吃掉了一堆花生。在喷气推进实验室,每当有航天器准备登陆,花生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个习惯始于1964年7月31日,当时"徘徊者7号"无人探测器正在准备登陆月球。"徘徊者号"探测器的任务很简单:撞击月球表面,在撞毁前拍摄几千张图片传回地球。纵使这样,在它之前的六颗"徘徊者号"探测器都未能成功完成任务,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工程师们知道他们快要没机会了。"徘徊者7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好奇号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近日宣布了一项新的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在2020年再次发送一辆火星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顿表示,"奥巴马政府支持开展积极的火星探测计划。通过这项新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我们将确保美国继续成为全世界火星探测领域的领导者,并向着实现2030年前后载人登陆火  相似文献   

13.
观念的大变 很多最新探测发现都指向“适居带”,认为在那里可能会找到外星生命。1976年美国海盗1号飞船在火星上降落,那时人们认为火星是地球以外唯一一颗可能曾有生命“安家落户”的行星,可它并没发现可支持“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明显的生物活性迹象,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行星天文学家迈克·布朗等人宣布,他们在冥王星外发现了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大小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距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的3倍,暂命名为2003UB313。此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消息,称“第十颗行星被发现”。新发现的这一星体究竟有多大意义?在国内中小学教科书和各类科普读物中沿袭了数十年之久的“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的说法,有没有可能被重写?“第十大行星”之说是否属实?谁才是确定该新星是否属于太阳系行星大家族的权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林清博士。第十大行星预言…  相似文献   

15.
飓风桑迪给纽约的公共运输系统带来很大毁坏。为此,国土安全部为了避免未来地铁遭到持续破坏,正在测试巨大的可充气栓塞来密封地下车站避免洪水危害。这种可充气栓塞属于"弹性隧道项目"的一部分,它也能够通过阻挡气体进入或者溢出通道来防御恐怖主义的毒气袭击。这些充气球在理论上相当简单,它们基本上作成隧道通道的样式并且作为临时的封闭。当然这种构造还是有一点复杂,每一个塞子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 日凌晨3时31分,由美国联合发射联盟的Delta-4重型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开始进行为期7年的追日之旅.此次探索,将是人造航天器首次最近距离抵达太阳的大气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机器漫游车着陆火星和其他行星天体,这标志着人类前往外太空探索的迈出了步伐,但这些涉及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星世界。其中有一条建议是我们在太阳系内建立行星公园,这个方案集合了太空科学和探索、宗教、法律、政策、外交和通讯等多方面。这些公园将在单一的管理系统下运行,拥有明确的保护和使用规则。然而,在对太阳系内的天体进行密集的探索和开发之前,在目标行星和卫星上建立这样一个公园系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利益呢?为什么现在要保护行星建立一个行星公园的想法与太空科研委员会等诸如此类的群体的  相似文献   

18.
火星房子     
正火星上的房子长啥样?火星上的生活是如何进行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3D打印栖息地挑战计划给出一个想象的空间,而建筑和技术公司AI Space Factory则给出了更直观的概念。因为运输材料的广泛限制以及大气和景观的差异,在火星表面建立一个结构是一项非同寻常的挑战。AI Space Factory的解决方案依赖于从火星表面收集的材料,该团队正在制造从火星岩石中提取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2月13日宣布了总额为3.8万亿美元的2013财政年度预算案。在新的预算案中,国防预算和航空航天预算都遭到了削减,其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预算被削减2.26亿美元,部分与欧洲的合作科研项目也被直接取消。削减预算对NASA的行星科学部门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该部门主要负责NASA的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勇气号"和"机遇号"两辆火星车送往火星,对火星这颗红色行星进行实地考察。该部门也负责让宇宙飞船围绕土星和月球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正>长期以来,行星科学家都认为月球是在地球和其他行星撞击后形成的,但是对地球和月球岩石的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那么,月球在化学性质上为何跟地球如此相似呢?对月球岩石成分的一项新研究分析了阿波罗号宇航员带回来的月球岩石成分,这个分析可能会助于解开月球形成之谜。以前的假设认为,在地球刚刚形成时被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从侧面撞击。这颗撞碎的行星由此形成的大部分残骸和部分来自地球的碎片,形成了一个围绕着地球的圆盘,这个圆盘最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很多证据都支持这个假设,当时形成的月球温度很高,使轻元素和水沸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