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常红 《科技信息》2012,(35):I0055-I0055,I0111
本文针对宁夏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探究以SOA方法论为指导,在信息平台技术架构、科技管理系统集成应用以及科技资源集成服务等宁夏科技平台建设方面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2.
耿燕  苏莉娜 《广东科技》2012,21(15):9-9,6
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出发,通过对当前广东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内容的探讨,提出具有广东本地特色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家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加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在此背景下,该文分析了科技管理信息化的意义,通过对惠安县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总结,领导重视、平台建设、数据安全可靠、人员素质是推进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几大因素,以期对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科学管理研究》2016,(6):13-16
基于已有的研究关于国内外关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成果,来分析什么是科技公共平台以及它有哪些特点。并且详述了中国目前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历程、功能和面临的挑战,指出了科技公共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路径与对策,例如平台作用、平台建设的原则、平台建设的方法以及平台共享和科技成果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浙江省科技发展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科技投入的增加,有效地推动了全省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但是科技文献、科学数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重复建设、各自为政,信息不畅、难以共享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正在开展的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从扶持个体创新转为培育集群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并通过平台整合智力资源,实现科技人才和科技条件的有机结合。为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我省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本期特发表《推进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整合·创新·服务》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因此,应正视当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和太原地区的实际,理清思路,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组织领导、实现资源整合、建立共享制度体系、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实施,提升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06,(6):I0001-I0001
本期,从“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到“科技与新农村”栏目,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希望能在炎炎夏日,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读者带去一丝清凉之风,具有参考性、创新性的建议和观点能如清泉之水激荡起读者的创新灵感。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作为一个能够充分彰显科技力量和价值的踏板,通过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资源、文献、数据、试验基地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基础性平台,组织各方为全社会提供高效服务。借此,《太原科技》第6期“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栏目中,仍然将第三届科技发展论坛上专家的精彩论谈作为重点。其中,科技部国家科技平台实施方…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广东科技文献共建共享的方式,对文献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模式等内容进行了阐述.笔者还对文献平台建设的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文献平台建设应该以公益性为其主要特点,多加强自身的研究与创新,同时更为广泛地联合资源优势地区,实现文献平台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太原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年”,为了贯彻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5月20日,邀请了科技部领导、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组专家、党政领导科技顾问、省城科技顾问等围绕“构筑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创新型太原”的主题,举办了第三届太原科技发展论坛。论坛上,太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政总结了太原市在“十五”期间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他指出:“‘十五’期间,是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面貌…  相似文献   

10.
王琦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0):122-124,134
介绍了科技平台的概念、目标及任务,分析了科技平台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化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是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核心内涵是不断提升文化发展的科技含量,重点内容是打造文化科技产业链。科技创新一方面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在推进文化创新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基本路径: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层面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文化创意、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强化创新型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并发挥重大科技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强文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券助力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创新科技》2015,(9):66-68
本文通过对创新券设立原则、类型、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设计规划、服务机构建设、运行服务平台构建、多样化设立、扩大创新券使用范围等方面探讨促进创新券高效使用的措施,以期形成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利用科技资源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高等院校发展科技产业的重要性和措施,指出高等院校凭借自身优势发展高新技术并使其产业化,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教育质量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真正起到高新技术扩散和辐射之基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许多高校存在多校区办学的格局,基建档案管理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基建档案对高校规划、建设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经济效益。高校应加强对基建档案的科学化管理,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在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机电设备制造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和难题,国内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联合科研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提高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简要列举了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创新成果,对我国今后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水电清洁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In the design,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eriods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great challenges have been met in different fields such as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In view of the key techniqu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by the experts and scholars of various fields and a series of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are gained,which mak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s in relevant fields improved.Some major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GP are enumerated,which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加入WTO对我国高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加强高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情报机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市场化体制改革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科技情报机构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分析了未来我国科技情报机构在横向合作与共享、纵向形成核心竞争力两方面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科技情报机构将突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核心业务的发展,坚持情报研究特色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管理规范化的发展模式,形成更广范围内的科技情报合作。  相似文献   

19.
樊琳琳 《山西科技》2012,(2):51+53-51,53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基础建设规模也日益扩大,据报道,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已近5万km,居世界之首。因此,就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科学施工、道路病害及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发展格局下,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新特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从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创新资源3个维度回顾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下北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北京进一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5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