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赵娟 《科技信息》2009,(24):152-152
构建一个完整的、合乎逻辑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为系统深入研究环境审计提供一个参考。本文将要素归纳为环境审计环境、本质、概念、目标、假设、原则、准则、程序和方法、报告、主体和客体等部分。在所有要素中,环境审计环境是该结构的逻辑起点,其他要素在其统驭下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最后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思想下的环境审计风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审计风险模型有助于协助审计人员评价某项审计计划是否合理,也有助于决定应收集审计证据的恰当数量。本文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出发、结合环境审计风险的形成过程来构建环境审计风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模型的构建原因、模型的各要素和模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是构造审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理论范畴,对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逻辑起点的选择应符合一定的要求。本文在回顾、分析已有的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各种观点基础上,提出、论证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的现实选择选择。  相似文献   

4.
李春梅 《甘肃科技》2011,27(21):124-125,96
项目审计后评价体系的构建为审计后评价提供模板,对项目审计后评价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尝试构建项目审计后评价体系的基本论框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审计后评价体系结构及其组成要素,剖析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探讨了项目审计后评价与审计项目后评价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兆东 《科技信息》2009,(10):333-333
认知结构与迁移理论的教学含义是"为迁移而教学",其实质是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本文在奥苏贝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审计实务要求和审计学专业学生认知结构特点,分析了如何合理组织环境审计教材,探讨了环境审计教材的有效呈现方式,对环境审计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分析供给导向审计理论结构入手,浅析了审计风险在理论结构中的作用及审计风险模型改进。  相似文献   

7.
王久霞 《科技资讯》2011,(4):163-163
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对风险控制的关注提高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机制,在促进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风险防范工作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但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环境相对落后,对于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已构成严重的威胁,内部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从更新审计观念、积极探索效益审计、优化审计法律环境、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等面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  相似文献   

8.
焦殿芬 《科技信息》2008,(6):305-305
根据英国著名审计学家福林特(David Flint)定义:“审计理论是一系列有关审计活动的一贯性命题以解释审计的社会目的与目标,进而为将审计实务与程序同审计目标与目的联系起来提供合理的基础和依据。这种命题可以解释审计在各种社会机构以及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中的活动空间。”我国王文彬和林钟高两位教授在《审计基本理论》一书中将审计理论定义为:“人们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逐步积累并加以概括的关于审计系统化的、合乎逻辑的、合乎客观事物发展的理性认识。”综合各名家的见解,笔者认为,审计理论是一系列源于审计实践,并能指导、规范审计活动.实现审计目标的理性化的认识。一套科学的审计理论应当包含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9.
邢水英 《科技资讯》2013,(11):213-214
环境管理活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重要保障,因此系统研究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内容与方法及评价体系构建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我国关于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进展做了全面的总结与评述,认为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当前已经进入到蓬勃发展阶段。最后对未来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继渊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5):87-88,35
环境审计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后在西方国家审计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是促进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入手,阐述了环境审计定义并回顾了国内外理论及实践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高校治理结构的概念和委托代理理论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及对内部审计发展的影响,提出当务之急是调整和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彼此分离、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模式,以此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推动高校内部审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的环境审计理论和加强环境审计建设,分析了中国环境审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监督体系不健全、指标体系不完善、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崭新的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包括健全环境审计法律监督体系、完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环境会计体系建设、推广费用效益分析法、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的环境审计理论和加强环境审计建设,分析了中国环境审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监督体系不健全、指标体系不完善、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崭新的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包括健全环境审计法律监督体系、完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环境会计体系建设、推广费用效益分析法、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国际权威机构对环境审计的定义,结合中国理论界的观点,提出了对环境审计概念的认识,从环境审计的含义出发,在借鉴美国、加拿大、荷兰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环境审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开展环境审计的建议,包括加快环境审计立法,明确开展环境审计的依据,制定适合中国环境审计的审计准则,构建中国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及其内涵的基础上,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大方面,构建了一套由39个具体指标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模型,并运用评价模型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提高环境保护的绩效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本文在论述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含义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后,着重分析了我国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而提出在我国推广环境绩效审计的策略,为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国际权威机构对环境审计的定义,结合中国理论界的观点,提出了对环境审计概念的认识,从环境审计的含义出发,在借鉴美国、加拿大、荷兰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环境审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开展环境审计的建议,包括加快环境审计立法,明确开展环境审计的依据,制定适合中国环境审计的审计准则,构建中国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环境审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环境审计的兴起、定义及特点、必要性、内容作了简单的分析 ,并对我国环境审计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联系审计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具有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包括审计思想、审计方法论和审计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环境审计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审计是基于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情况下产生的,由于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环境审计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介绍了环境审计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了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