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灾害旅游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灾害旅游的概念,并进行了初步讨论,指出自然灾害了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灾害旅游具有巨大潜力,灾害旅游的提出对于旅游学和灾害学的发展都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今,全球范围内各种灾害发生频繁,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基于风险理论,从区域旅游资源灾害的危险性、旅游资源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因子出发,建立区域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从而对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当今,全球范围内各种灾害发生频繁,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基于风险理论,从区域旅游资源灾害的危险性、旅游资源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因子出发,建立区域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从而对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李培军 《科技信息》2009,(20):I0318-I03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全世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受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旅游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危害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部分旅游灾害事件的回顾,探讨了旅游灾害的成因,提出了旅游灾害防治的对策,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1984—2007年青海气象灾害资料,分析影响青海旅游活动的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大风、沙尘暴和雪灾等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在青海旅游气象灾害中,冰雹发生的机率最大,占总灾害次数的42.8%;雷电发生的机率最小,占总灾害次数的7.9%。在地域上,海东地区和西宁市是青海旅游气象灾害频发地区,海西州发生旅游气象灾害机率最小。6~8月份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灾害为5~7月份)发生机率最大,占总数的79.2%~90.9%。暴雨洪涝、雷电、冰雹灾害期与适宜旅游期重叠,是影响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旅游灾害概念探讨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五岳之首的泰山为例,对山岳型旅游灾害的基本类型、典型特征及防范对策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山岳型旅游灾害有其独有特点,以泰山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泰山旅游灾害的防治对策,以期能对山岳型旅游灾害防治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析旅游灾害成因及政府在减灾中的职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释了旅游灾害的涵义,剖析了旅游灾害的成因及危害,提出了减轻人文旅游灾害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有利举措,并对政府在减灾中的职责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旅游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灾害学的角度分析了旅游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其中要表现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对社会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旅游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指出:应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加强管理,健全法制,促进旅游业健康地发展。真正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厄尔尼诺”与气象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可馨 《天津师大学报》1998,18(4):58-61,67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大范围海水增暖的现象,它的发生会引起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防御有关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灾害地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认为地理环境既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和条件,又包括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灾害。灾害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地理学是研完灾害的类型、发生、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灾害地理学的研完有助于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为生产力布局和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减少灾害,避免损失,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罗盘 《科技信息》2005,(6):17-18
山西省垣曲县的白蚁防控科研成果9年前已见成效,如今防治工作又要从零开始。一直活跃在江南的白蚁,如今已越过黄河,给山西省林业大县垣曲造成了巨大灾害。今年以来,垣曲县境内11个乡镇不同程度被白蚁侵害。山西省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棠日前对笔者痛心地说,山西省9年前已对垣曲的白蚁进行了种属确认,防治科研取得很大成果,但由于一直没有实施这些成果,如今,垣曲再次上演“人蚁大战”。  相似文献   

12.
Schiermeier Q 《Nature》2012,481(7380):124-125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灾害救灾物流系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借鉴国内外救灾物资发放作业的有关经验,借助当前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设计了适合国情的救灾物流体系,以达到救灾物资及时收集、运输、发放和有效降低灾害损失以及获得最大化救灾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灾害的预警能极大地减轻社会财产的损失,有时也能挽救数万人的生命,故而灾害预知和灾害预警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日本,对于台风、暴雨、洪水、火山、地震等已经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系统,以及比较完善的防灾救灾体制,并且还在继续深化并完善.例如地震前已经成功警报,而且还在不断完善,这一切都与日本有关的理论家及其各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本文就探究了广濑弘忠教授关于“灾害预知和灾害警报”视阈:首先分析了“灾害”的界定及科学预知,然后指出了有时警报错误报实际上也没引起混乱,更重要的是强调早期预警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5.
用气象灾害度分析广西的气象灾害,划分气象灾害年型,得出广西各地的历年平均气象灾害度为:0.189~0.277;广西的气象灾害年型以少、中灾年型为主;70年代广西各地的气象灾害度值均小于60年代和80年代,70年代广西处于相对少灾时期。  相似文献   

16.
白族自古有"神药两解"的观念,文章试图从白族的传说和文献记载中探讨白族对其他灾祸的防灾理念.  相似文献   

17.
Robust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Model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IntroductionAsR eas ekaerych p raonjdec tDe ovfe ltohpem 1e0ntth P Fliavne o fY eCahrin Haig,ha-nTie cmh-portant E-government Experi mental and DemonstrationProject (EEDP) must be able to bear heavy disasters .Based onthe analysis of many kinds of disasters and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s (DRS) , we presented a new Ro-bust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Model (RDRSM) . Underthe guidance of RDRSM, DRS of EEDP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entered test run condition, which also veri-fiedt…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已开始进行防灾避难场所的建设,但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使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减灾作用受到制约,也对灾后避难疏散造成了隐忧。通过分析避难行动与避难生活对管理保障措施的需求,提出防灾避难场所的组织管理、平时管理和灾时管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以2002年江西省发生的自然灾害为例,总结分析了自然灾害间的连锁效应及其特点。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以气象灾害为源头形成了一系列自然灾害链的成灾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