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台湾“原住民”教育问题是当代台湾民族问题中的热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初“原住民”运动兴起以来,台湾当局通过专门立法和完善各项教育政策推动“原住民”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原住民”教育的历史背景和“原住民”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制约,“原住民”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积重难返,这些措施尚未发挥积极的作用。“原住民”教育模式的重建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原住民”问题的综合解决。  相似文献   

2.
台湾原住民族的衰弱是近代台湾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随着整个原住民族群边缘化程度加剧,原住民问题遂成为台湾社会一大社会难题。为争取生存空间,维护少数民族权利,20世纪80年代,原住民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原住民权利运动”,简称“原权运动”。在台湾政治“民主化”与“本土化”的双重作用下,“原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该运动虽声势浩大,却因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波折不断;原住民群体的边缘地位也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在社会发展中难得实惠。  相似文献   

3.
台湾原住民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从单一、自足的“原住民性”的建构到多元、敞开发展的过程,引起了海峡两岸学者对原住民文学研究的热潮。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近年来有关台湾原住民文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原台湾原住民文学“山海文学”的文学原貌。  相似文献   

4.
东华大学族群所本于文化知识的实践行动,于1995年创所之初即规划“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计划”。透过“原住民自助文化研习营”的活动和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文化采集,以及借着观摩活动与鼓励自行研究,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1998年族群所创立了在职专班,提供地方教师与相关人员取得正式硕士学位的机会。由于课程的完整安排与独立的论文写作,原住民相关研究得以在地方开展。2001年成立之民族文化学系更透过一半名额保障原住民学生的措施,吸引了更多的原住民学子加入自助文化研究的行列。东华大学族群所十年来的努力过程,期许着人类学与原住民研究之间有更好的互动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期旅居日本的台湾“国策顾问”金美龄最近又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她反对台湾原住民代表前往日本东京靖国神社,要求迎回26000名英灵神位,以“还我祖灵”。日方粗暴对待本不足奇,奇怪的是金美龄却胡说这是在演戏和作秀,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很多原住民都是自愿参战的”,云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盖娅”神话为例,论述了生物多样性与地球家园的关系以及人类行为对生态圈的影响。其中着重阐释了原住民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族群问题是当今台湾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积弊。每到政党竞选之时,族群问题就成为各政党争相操弄的选战工具。其中,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时族群问题、尤其是原住民身份的利用最为明显和突出。“台独”势力对族群问题的政治利用不仅是出于其政党斗争的目的,更主要的是为其“去中国化”的“台独”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8.
台湾南岛语民族自古代至明清时期被泛称为“夷”、“番”;日本统治时期,被称为“蕃”、“高砂族”。学术界开始有六、七、八、九、十、十二等族的人类学分类。1945年以来,民族分类有新的发展,除有“山地同胞”、“原住民”等官方顽布的称谓外,“九族”分类得到确认,邵族、赛德克族重新被认定。历史上接受汉文化较多的“平埔”族群也将逐步被识别和认定。  相似文献   

9.
陶短房 《世界博览》2014,(24):36-41
如果说蒙古是“马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羊背上的国家”,那么美国就是“枪管上的国家”。 美国最初的居民是印第安人等原住民部落。16世纪后半叶起,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先后在美国建立起弗吉尼亚、马萨诸塞等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上的欧洲移民不仅要和原住民争夺土地、资源和财富,彼此之间还要互相算计、提防和争斗,当日寸算是“新式武器”的枪支,就成了这些既是兵、又是民的欧洲移民赖以生存的宝贝——既是抢夺、狩猎,维持生计和自我发展的工具,又是保卫自己和家人、消灭敌人的武器。  相似文献   

10.
北极冰层逐渐融化.新的矿产资源被不断发现。原住民因纽特人作为矿产的主人也日益受到关注。北极因纽特人约16万.近年来借“因纽特北极圈理事会”(非政府组织)逐步完成政治上的统合。过去,由于担心破坏环境及冲击传统生活方式,因纽特团体经常反对开采当地矿藏。  相似文献   

11.
总体来说,有关加拿大原住民的研究还显不足,但随着国际社会对原住民及少数民族权利和文化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原住民政策的变化,我国学者越来越关注加拿大原住民的境遇,我国加拿大原住民研究成果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与文献研究,分析台湾原住民文化传承中的政府行为。既发现当地政府持续性保护与活化原住民文化,营销凝练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原生态文化,孵化原住民文化产业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由于台湾特殊的二元社会结构、至上而下的政策推行方式、政府行为的过度化等造成的原住民的弱势感和边缘感、文化自决权被忽视、民族认同符号呈现同质化等问题。建议政府在原住民文化传承中,应尊重与保障原住民文化权利,在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避免文化一体化,应还民俗于民间。  相似文献   

13.
"原住民自治"是近三十年来加拿大国家与原住民群体之间关系的焦点。原住民以争取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与省政府和联邦政府谈判,以获得自治(self-government)并最终自主(self-determination)为终极目标。尼斯加阿(the Nisga’a)人是他们之中成功的代表之一。以尼斯加阿人为代表的原住民自治实践,在加拿大的公共讨论中引起了广泛争议,在实际谈判过程中体现出"多元文化"与"政治博弈"互为表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生计是解决三峡库区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的关键问题之一,分析移民与原住民生计的现状和差异可为区域制定相应改善生计的措施提供参考.在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指导下,利用三峡库区实地调研数据,建立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出移民和原住民生计资本评价指标权重,再由加权平均综合标准模型计算出生计资本得分,在分析移民和原住民生计资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分析移民和原住民生计资本的差异.研究表明:移民和原住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的总体水平偏低,生计多样性的发展受到制约,5类生计资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强的同质性.最后,对改善居民生计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邹族是台湾原住民中人数较少的族群。针对邹族从民族学研究、宗教习俗研究、政治经济研究、社会组织与亲属制度研究等视角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爬梳,以厘清研究思路,为研究者深入研究台湾原住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台湾民族文化的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台湾文化最初的源头开始,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台湾最早的居民是由东山陆桥到台湾的古越人。台湾原住民的民族文化就是古越人的文化,这在台湾考古文物和民俗文化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据。对于认为台湾原住民文化来自南岛的观点,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南岛文化的历史远比台湾雅美人等原住民的历史为短。台湾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同大洋洲波利尼西亚居民的语言和文化有相似之处,是由于他们都是古越人的后裔,台湾也可能是古越人去南岛的中间站。当然,台湾有些民族是从南岛迁徙回来的,那已经是很晚的事情。故而台湾最原始的文化源头是在祖国大陆,这是众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文化学家们公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11):76-77
新研究发现美洲人部分祖先来自中国北部沿海5月9日,一项新的遗传学研究发现,古人类曾两次从中国北部沿海地区“搬家”到美洲。研究人员通过线粒体DNA(脱氧核糖核酸)样本研究,确定了这两次发生在冰河时期的迁徙事件。这为了解美洲原住民祖先起源增加了新线索,该研究也发表在美国《细胞报告》杂志上。  相似文献   

18.
台湾原住民中的排湾族服饰最为华丽,最具有原住民服饰的主要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对其服饰的装饰特征进行研究,梳理出服饰款式和色彩的特征,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新的创新、创造意识,提升服饰的视觉审美风格和艺术品味,提高服装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并且能够传承与延续传统装饰技法与文化。通过研究台湾原住民中排湾族的服饰形态,从款式装饰、色彩装饰、材料装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排湾族服装的装饰手法,阐述装饰手法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尧 《世界知识》2008,(7):62-63
“澳大利亚迎来了改正过去的错误、满-怀信心地前进、共同谱写历史新篇章的伟大时刻。过去历届议会和政府制定的法规和政策对我们的澳大利亚同胞造成极大的痛苦、伤害和损失,为此我们道歉。尤其对那些被从他们的家庭、社区带走的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居民的孩子,我们道歉。为‘被偷走的一代’、他们的后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所遭受的痛苦,我们说对不起。对那些骨肉离散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我们说对不起。这种不体面的行为对我们引以为荣的文化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造成巨大的伤害,我们因此而说对不起!”——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  相似文献   

20.
文学人类学不只是研究文学的跨学科方法,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文学理念。从19世纪的“世界文学”理念,到20-21世纪的文学人类学理念,表明文学观的一场重要变革,从西方第一世界贵族化的文学观到涵盖全球第四世界诸多原住民的文学观,变革的核心在于学术伦理的大转向:从殖民时代的霸权到后殖民时代的全球公正与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