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5涡卷蔡氏混沌电路的同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混沌研究的一个热点——多涡卷的蔡氏混沌电路,分别用主动-被动法、相互耦合法、变量反馈法对其进行了同步的仿真研究,并对这3种方法的同步性能进行比较,对进一步加强混沌保密通信技术的保密强度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文中对同步的驱动函数的设计和一些参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沌保密通信应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通讯技术被称为世界经济和军事的生命线,而通讯中的保密技术则是核心技术之一。任何这方面的新发现及其高科技的进展都必然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由于混沌控制和混沌同步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迄今利用混沌进行秘密通讯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现在混沌保密通信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直接利用混沌进行秘密通信;第二类是利用同步的混沌进行秘密通信;第三类是混沌数字编码的异步通信,混沌保密通信为国际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生长点。目前已经提出了同步混沌通信三大保密技术:混沌遮掩、混沌调制和混沌开关技术。现着重综述近几年来混沌同步三大保密技术的主要进展,比较可能实现的十几种保密通信方案,分析题目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研究概况。最后,给出混沌保密通信研究中保密技术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3.
混沌同步技术在保密通信中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混沌掩盖及混沌参数调制的基本原理;通过主动控制使得两个异结构的混沌系统在短时间内达到同步,并将同步的异结构混沌系统应用到混沌掩盖和混沌参数调制的保密通信中.仿真结果表明混沌掩盖和混沌参数调制保密通信中,有用信号均能够有效地在接受端恢复出来。即混沌同步在保密通信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整数阶混沌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分数阶混沌系统.该混沌系统比已有系统模型动力学特性更复杂、无序且相图不具有对称性.用波特图频域近似法设计实现了该2.7阶混沌系统电路,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采用线性反馈同步方法,用电子电路实现了两个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并设计了分数阶混沌保密通信电路,对传输信号进行加密,结果证明了保密通信电路的有效性,为混沌保密通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Rssler混沌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混沌的特性,选用Rǒssler系统产生混沌信号.利用混沌同步的保密通信方案,采取混沌掩盖的途径来讨论混沌同步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同时,将保密通信方案进行了仿真,并进行了简单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设计简单、同步速度快、保密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保密通信技术现状 ,综述近 10年混沌同步的研究及其在保密通信领域应用的进展 ,介绍混沌同步原理、特点和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的各种典型应用方案 ,进行简要分析和比较 ,给出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Lorenz系统的截断混沌同步及其在数字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Lorenz系统的混沌自同步可以进行保密通信,证明了其截断混沌也可以达到同步,并利用建立一套计算机模拟的数字保密通信系统,要传送的信号在发射对截断混沌数据进行调制后作为发射信号对接收端驱动,根据同步特性可以无损地重构出原信号,该系统的发射信号具有类似于白噪声的随机特性,系统同步对参数很敏感,大大提高了保密性能,对传送的信号幅度无限制,可以是大信号调制,提高了信道利用率,系统简单,易于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8.
混沌保密通信是近年来通信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混沌同步是实现混沌保密通信的基础。研究了蔡氏电路参数失配度对混沌同步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参数其失配度对同步的影响是不同的,由此,可以根据参数失配度对混沌同步的影响大小选择不同精度的元器件。  相似文献   

9.
混沌加密系统的保密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混沌同步对参数失配敏感性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基于自然混沌系统同步分解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保密性能,指出基于低维混沌系统的通信系统不具有高保密性,容易受自适应同步控制的攻击,针对这一缺陷,对一类基于离散时间混沌噪声发生器的混沌加密方法进行了研究,其加密器与解密器之间对参数匹配误差敏感性的特点能防止自适应同步控制的攻击,且实现简单,加密性能易于控制,均优于基于低维混沌系统同步分解的加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离散混沌系统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混沌信号的特点,利用混沌系统的同步来进行保密通信的研究.设计出了多级混沌调制系统,增大信息被破译的难度.同时设置伪信号,对于接收端而言,伪信号包含了同步所需要的发射端的状态变量.本文对该方法进行详细的理论说明和论证,数值仿真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实际中存在的噪声也进行讨论,说明了设计的保密通信原理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