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艾文 《河南科技》2004,(9):44-45
编者按: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上1/4的植物与动物消失,这将是自恐龙灭绝以来全球的最大一次物种灭绝.这项研究主要调查了全球变暖与1103种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青蛙和昆虫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这一研究推断到了2050年的情况.研究人员指出,因汽车和工厂废气而导致的气温上升已达到了过去一百至三千万年间从未达到的水平,这威胁了许多物种,全球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2.
华夏采珍     
<正>“到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度;到205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度,变暖幅度由南向北增加。”这番话,是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上根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结论,向大会做报告时说的。 据悉,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同全球一样经历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度,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最为明显。1985年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全球对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形成共识,并达成了二氧化碳减排的约束性政府间协议。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然而,中国科学院专家研究分析认为,2050年目标难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是当今人类面临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人类的破坏性开发、盲目采挖、乱砍滥伐,以及工业化大发展带来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污染等,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空间,打破了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球变暖,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物种灭绝、...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暖,除了太阳黑子运动等自然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这其中城市热岛效应是一个重要的人为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城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全球气候变暖反过来又加重了城市热岛效应。因此,研究热岛效应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对于改善城市热环境和减缓全球变暖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知     
<正>垂直农业——在摩天大楼里种粮食目前,全球种植作物、饲养牲畜所使用的土地面积加起来相当于南美洲的总面积。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达到95亿,如果继续采用今天的农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暖对全球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全球气候在温室效应作用下日益变暖以成为公认的事实,最近联合国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组织开始了一项新的课题研究,即探讨气候变暖对地球五大洲将产生的区域性影响。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组织认为,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的健康生态系统以及在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技》2012,(19):11
<正>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使水生动物的身体大幅缩小。因为科学家们发现,与陆生动物相比,温度上升使成年水生动物变小的幅度更大。来自伦敦大学和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169种生活在不同无害温度中的陆地、淡水和海洋生物物种的身体尺寸进行比较后发现,海洋和淡水动物物种的身体大小受温度上升影响的程度不同。在身体尺寸和大昆虫或小鱼一样大小的物种中,水生动物比陆地动物变小了10倍。气温每上升1℃,水生动物的身体尺寸就缩  相似文献   

9.
极寒天气是一种特殊天气现象,研究这种极端气象与全球变暖的相关性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法以及SPSS回归方法探究极端天气事件的出现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发现全球气温变暖与极端天气现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个现象并不矛盾,可以并存。  相似文献   

10.
陈建兰 《甘肃科学学报》2010,22(1):F0003-F0003
近年来,全球对天然药物需求的激增导致5万多种经常使用的野生草药中约2/3遭到大规模采集,约1/5的药用植物正在灭绝。在我国,因过度采挖,野生冬虫夏草、肉苁蓉、石斛、雪莲等中药材品种已成为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而历史上一些名贵中药品种如野山参、茅苍术、多伦赤芍、木通等已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森林植物多样性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森林植物多样性的组成用物种数、集中优势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表征,森林植物多样性的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由格局多样性指数袁征.垂直结构由垂直结构多样性指数和盖度加权叶层多样性指数表征.结合量化的群落动态.研究了森林植物多样性结构与动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群落动态与多样性关系紧密,各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组成与结构在演替的各个阶段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人类活动通过人-地关系系统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网致使地球表层以明显变暖。本文从近百年来气候变暖的特征与机制。未来变暖趋势,可能产生的效应和人类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的对策四个方面探讨了全球变暖这一个人类面临史无前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监测站1960—2014年月气温观测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t检验及M-K突变检验法对呼伦贝尔市近55年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近55年的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线性倾向率为0.42℃/10a,春季气温变暖趋势明显,对全年气温变暖贡献较大,线性倾向率为0.49℃/10a,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在1985年,1991以后一直到2014年这段时间气温上升趋势非常显著,这也和全球变暖的大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技》2010,(5):9-10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能有现在的生活,可能要感谢3.6亿年前地球上发生的一场鱼类物种大灭绝。当时,一场全球性灾难重置了所有脊椎生物的进化起点。若没有这场灾难,人类祖先可能就不会进化,或者可能演变成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瘦银锭夜蛾(Macdunnoughia agnata)在兰州地区的新分布;初步观察了该物种在兰州地区的分布范围、为害植物种类;确认了瘦银锭夜蛾在兰州地区是以卵越冬,一年繁殖2代等生物学特征.由于瘦银锭夜蛾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因此,为这一物种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频繁的台风、干旱、洪水以及冰川加速融化,物种不断灭绝,都是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生态灾难.人类与环境之间如何和谐共生,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结合中国国情,解读环境问题,并尝试从设计艺术学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探讨环境与人类造物活动之间的矛盾问题,从而提出了若干设计低碳化的参考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 比“杂交法”更先进的电穿击法已经在进一步试验之中,电穿击法是利用电在植物的细胞膜上,击穿一个小孔,使之能将无亲血缘关系的物种遗传物质注射到另一种植物细胞中去,从而可快速地培育出新的植物品种。应用这种断裂基因阻障的新技术,快速育成的良种植物,具有高营养、耐劳和抗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近十年城市绿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绿化植物种类多样,为了能够科学地利用这些植物服务于城市绿化建设,在两年的调查基础上,本文开展了城市绿化植物区系研究,揭示了城市绿化植物区系、性状和生态习性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海口市与三亚市在城市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方面把握住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优势植物与物种多样性相结合和热带植物与非热带植物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和充分反映了热带滨海城市的特点的基本原则,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经发现有838种绿化植物,隶属145科,475属,其中有15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开辟了新的路子;但藤本植物与耐阴植物运用较少,分别为46种和74种,影响了空中和立体绿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必须指出的是,海口市与三亚市在绿化树种选择方面,表现出过高的相似性,这对发展海南省具有南北特性的城市不利,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β多样性是表示植物群落变化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因子,反映了物种多样性在环境梯度上的变化特征,可以为植被保护与恢复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不同样地的β多样性的物种数据测量结果反映了植物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β多样性指标综合考虑物种和物种数量的β多样性的变化,适合研究区物种多样性的分析。基于此,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地区,利用β多样性测度中的Jaccard指数和Sorenson指数来研究物种的相似性指数。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物种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物种间的距离接近时,物种多样性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高等植物与环境相互响应关系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它是全球不同类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尤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如何调控上述作物与相应环境(尤其土壤环境)的关系是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关键问题,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之一.详细解析这个相互响应关系对于从事全球的生态恢复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尽管相关于基因组学,后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有力方法和数据库已经为上述关系的机理研究提供了部分清晰的轮廓,但是植物生理学措施仍然是作物性状田间发挥的必要保证.随着供试植物范围的扩大以及现代整合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于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这个响应关系机制的完全理解将得到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