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从语用分析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在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语码混用现象。并加以实例分析它的类型、产生的原因、特征及社会功能等。最后,对其语用应用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必要进行英汉语码的转换;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大学英语课堂还有必要进行简单语码与复杂语码的转换。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把握好转换的度,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好英语;否则过犹不及,势必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人们动态应用固有语码和交际语码表达言语、传达信息。实时采用相承、相离和相对接话策略,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4.
郇怡彬 《科技信息》2007,(33):245-245,218
语法教学在新课标及交际教学法等因素的冲击下,处于过度淡化的地位,并影响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从二语习得中内在习得大纲理论和语码加工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对待语法教学的合理方式和理智态度。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语码转换已经被许多研究人员讨论过。然而,对这一主题进行一些研究后,我们注意到,对校园语码转换现象研究的很少,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大学校园里中英双语者语码转换的原因,以及被调查者对校园语码转换这个现象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对语码转换现象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其中会话分析路向由于其注重对话本身而也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北京人在纽约》中157段含有汉英语码转换的对话,阐述了在该剧会话中语码转换的模式和层次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7.
陈洋洋 《科技信息》2011,(8):I0146-I0146
语码转换是情境交流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在Verschueren顺应论的基础上,本文对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码转换现象从教学内容、文化差异、学习者个体差异、教师心理需求这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说明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是对不同层面的自觉及不自觉地顺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语码转换研究划分为四个阶段,对国内近三十年来的语码转换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并总结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孙妍玉 《科技信息》2012,(18):183-184
人际功能是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的,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人际功能是语言的参与功能,通过这一功能,参与者可以表达他在某一情景中的态度和推断。本文以人际功能为出发点,从人际功能中表达说话者身份、地位、态度和说话者对事物的评价这四个层面来研究《围城》小说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以此来揭示语码转换这一交际策略在《围城》小说中所具有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而语码转换的翻译却很少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通过对《日出》和《围城》英译本中张齐治和张吉民两个人物会话中语码转换的译文进行实例研究,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对两种翻译方法进行分析、解释和对比,提出在翻译实践时应该对形式给予充分的重视,将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并强调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该注意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11.
语码转换是一种认知、交际和教学策略,在外语教学中教师经常交替使用不同语言以便干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文章在调查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的语优先”等大学英语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从信息型英汉语码转换和情感型英汉语码转换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课堂上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成因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理解Beyond乐队歌词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文章运用语言学的有关理论,从文体的角度,通过具体的例子,在词汇、句法、语篇、修辞等层面对Beyond乐队歌词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斯科顿的"标记模式理论"和弗希曼提出的"域分析法"等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揭示了印刷媒体及网络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复杂的动因。语码转换不是随意的,是一种主观性的言语选择过程,是用来传递一种社会及语用特性。汉语中夹着英语的这种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汉语语境下的汉英语码转换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Krashen输入假说中的语码输入,根据语码输入的原则和方式,提出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发挥语码输入的最大功能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促进外语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6.
语码转换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着重介绍社会学家从社会“域”角度,社会心理学家从社会心理角度、人类学家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的成果,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研究方法、结论的异同、优势和不足,指出了进一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玉梅 《科技信息》2010,(8):I0151-I0151
本文介绍了语码转换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并探讨了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在进行语码转换时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探讨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问题。言语行为理论重视言语行为的实施者在语言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强调言语行为的实施者的主体作用。英语课堂这一特殊语境决定了语码转换的特定功能。文章通过分析实例,讨论了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言语行为,最后笔者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一直受到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有关语码转换的研究方法,并尝试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校园里的语码转换现象,从而希望能更好的促进校园交际。  相似文献   

20.
语码转换是指操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话轮中对两种语言进行交替使用的双语现象或言语行为。语码转换是语言之间发生接触、互动的必然结果。文章以当代高校学生之间日常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阐述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