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时空中的补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峥 《科学通报》1995,40(21):1951-1951
在文献[1,2]中,我们已经指出,Hawking-Unruh量子热效应,可以看作坐标尺度变换下的补偿效应,相应的温度可以看作补偿场的纯规范势.本文以Vaidya黑洞为例,把上述观点推广到动态时空.1 静态史瓦西时空众所周知,静态史瓦西线元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21日对于众多的黑洞物理学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大会上,坐在轮椅上的霍金,用他名的、带有金属混响的人工合成声音庄严地宣称:“我想报告的是我已经解决了理论物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霍金用这句话做开场白,侃  相似文献   

3.
沈葹 《世界科学》1999,(10):2-5
黑洞,一种看不见的特殊天体,却蒙上了一圈又一圈的神秘“光环”,令人捉摸不透、莫测其高深。公众谈论黑洞,不免带有几分猎奇的心理;科学家搜索黑洞,着眼于检验理论预言的正确性。我们则认为,黑洞探讨之所以成为热门课题,是因为它显露了广义相对论这块“美玉”之微瑕;为促使时空理论的新世纪发展,冀望由此而找到合适的突破口。诚然,瑕不掩瑜,广义相对论历来被赞誉成“理论物理中最典雅的艺术杰作”。既存在黑洞、又存在白洞,是根据广义相对论(1916年)而作出的猜测;不过,“黑洞”、“白洞”等简明术语,晚至六、七十年代才采…  相似文献   

4.
5.
余洪伟 《科学通报》1994,39(15):1373-1373
现今人们一般认为,宇宙的演化可由暴涨宇宙模型较好地描述.在早期宇宙的演化过程中,当周围温度低于临界大统一温度(T_(GUT)—10~(16)GeV)时宇宙进入暴涨阶段.此时宇宙中真空能量将占主导地位,相应的有效宇宙常数为(?)~(T_(GUT)~2/m_P)(m_p为普郎克质量~10~(19)GeV),宇宙进入de Sitter指数膨涨相,其时空度规可表为:  相似文献   

6.
陈大明  沈有根 《科学通报》1996,41(2):115-117
起因于Hawking辐射的黑洞量子力学不稳定性的发现是近20年来量子场论中的最重要进展之一.这个重要的理论发现,不仅解决了黑洞热力学中存在的矛盾,而且深入地揭示了量子力学、热力学和引力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蒸发和吸积等物理过程,宇宙中黑洞必然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深入研究这类黑洞的Hawking辐射,显然对于人们完整认识黑洞这种暗天体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低维引力理论研究是理论物理中近几年来的一个热门课题,它对于量子引力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应的低维黑洞研究也日趋活跃.在文献[9,10]中分别对1+1维和2+1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静态Manko黑洞和稳态Manko黑洞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树政 《科学通报》1994,39(23):2143-2143
为了更好地描述真实天体的引力场,Manko引入了两个具有任意多极矩的轴对称的Einstein场方程的精确解,其中一个是静态的,另一个是稳态的,它们都有视界,因此,它们代表了两个黑洞.但是,由于Manko黑洞的视界不是一个完整的光滑超曲面,其上存在着“洞”(裸奇点),所以,它们与Schwarzschild以及Kerr黑洞视界的拓扑结构(Euler示性数)不同.我们将通过对Manko黑洞视界温度的计算,阐明这类黑洞的热力学性质.文献[1]中给出了扁球坐标表示的静态轴对称、具有任意多极矩的Einstein场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8.
隧道效应影响下的量子黑洞面积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霞 《科学通报》2008,53(13):1503-1506
在Shahar Hod对黑洞量子化面积谱研究的启发下, 考虑量子化黑洞在辐射过程中的隧道效应, 利用量子统计的方法计算出黑洞熵, 再结合黑洞熵与面积的关系, 重新求得了史瓦西黑洞背景下量子化黑洞面积谱的表达式. 该表达式与Hod基于玻尔对应原理提出的涉及到渐近准正则模的方法求得的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10.
数学黑洞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ker  M 刘强 《世界科学》1993,(10):6-6,8
大家都听说过空间中的黑洞。但数学黑洞究竟是什么呢? 西西弗斯数字串在古希腊神话中,暴君西西弗斯被罚推石上山,但无论他多么用力,那块巨大圆石都在接近山顶时无情地滚回山下,如此循环不息。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数学中。若以任何一个自然数如9,288,759开始,查出其中偶数、奇数和全部数字的个数。结果是3(3个偶数)、4(4个奇数)和7(共有7个数字)。用这些数字组成一个新数347。如果用347  相似文献   

11.
吴忠超 《科学》1991,43(4):275-276
  相似文献   

12.
13.
14.
《大自然探索》2003,(1):31-31
科学家原先一直认为,黑洞每年会吞食掉大约10个地球的质量。最近,德国天文学家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3,(3):30-30
德国天文学教授雷·维拉德说,可观测的证 据首次显示,像一枚宇宙炮弹一样蜿蜒穿过银河 系的黑洞是超新星爆炸燃烧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Einstein方程和Einstein-Maxwell方程在高维时空的严格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殿彦 《科学通报》1988,33(20):1537-1537
最近几年超弦理论引起物理学界极大的兴趣,超弦理论要求时空是1+9维的。这种思潮激励人们去研究多维时空的物理问题,Emel’yanov等曾经评述过关于多维时空研究的现况。Myers等曾经求得高维时空的Reissner-Nordstrom度规和Kerr度规。本文求得高维时空的Reissner-Nord Strom-de Sitter度规和Kerr-de Sitter度规。本文采用的号差惯  相似文献   

17.
想像有一条隧道通过时一空织物,使你从地球近旁进入隧道,经几小时的旅行,而到达离我们有4光年的半人马座星分.若此隧道的两端有相对运动,你还能借此而作时间上走向将来或回到过去的旅行.1915年广义相对论发表不久,就发现(理论上)蛀洞的存在。但蛀洞仅让光线通过?抑或也能通过一艘飞船?即使在理论上也一直未搞清楚,直至1988年,加州理工学院的托恩(Thorne)和莫里斯(Morris)研究了这个问题,才认为蛀洞的两端皆可出人,并非像黑洞那样的单向“地平线”.再者,旅行者在蛀洞中仅受到一般的加速度,不致因起潮力而被撕碎。在黑…  相似文献   

18.
黑洞是一颗不发光的星体 ,也是四维空间下的无底深洞。部分科学家认为 ,在MCG -6-3 0 -1 5星系中心不仅有一黑洞 ,而且还存在一个“电磁式发电机”———  相似文献   

19.
哈勃论据:处处有黑洞吗?朱雄编译黑洞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神秘的客体─—它是如此地沉重以至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逃脱它们巨大的吸引力的拖曳─—这个概念是在1916年作为纯理论,由物理学家卡尔·施瓦兹蔡尔德(KarlSchwarzchild)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数...  相似文献   

20.
吴思 《科学通报》1993,38(10):890-890
在此以前,人们认为黑洞的角动量就是经典意义下的角动量。如果角速度为零,那么角动量肯定为零。但是最近发现了一些稳态轴对称的非Kerr黑洞,文献[4,5]讨论了它们的角动量性质。结果表明这类黑洞的角速度虽然等于零,但其角动量不为零。这是与传统的关于黑洞角动量的认识相悖的,于是文献[4,5]提出黑洞存在一种新形式的内禀的角动量。本文对轴对称黑洞的角动量的一般形式进行了探讨,发现角动量确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