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4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动态Vaidya黑洞的温度.方法1和方法2分别利用Parikh的量子隧穿方法和Hamilton-Jacobi方法计算作用量虚部,进而求得黑洞的温度.方法3引入广义的乌龟坐标变换,利用改进的Damour-Ruffini方法,得到了黑洞的温度.方法4则由黑洞热力学第一定律直接计算黑洞温度.计算结果表明,4种方法所得温度是协调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广东省及周边的60个气象站点多年月平均气温数据,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引人数字高程模型对气温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插值修正方法可以提高气温空间插值的精度.其中Spline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由0.49降到了0.32.均方根误差由0.57降到了0.36;反距离权重法法的平均绝对误差由0.47降到了0.31.均方根误差由0.56降到了0.35;OK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由0.48降到了0.33,均方根误差由0.58降到了0.38。在6种插值方法中,考虑了数字高程模型影响的反距离权重法误差最小.用于广东省气温的空间插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C.W.Grotesch发展了解不适定问题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引入了微分算子D,从而在新的函数空间及其范数下,给出了这种正则化方法的收敛性结果.本文给出了这种正则化方法的收敛速度的估计.R.P.Gilbert研究了Dirichlet边界条件下有限深度海洋中调和声波的性质.本文在Gilbert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Neumann边界下有关调和声波的稠密性和投影定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卷积型变分原理提出了瞬态热传导问题的半解析法.该方法在空间域内作有限元离散,在时间上用级数表示.既吸取了现有求解瞬态问题方法的优点,又克服了其缺陷.一维和二维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求解热传导问题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琼斯矩阵和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光路系统分析法.它适用于描述光波矢量、光功率和线性光器件输入输出的静态传递函数.应用该方法建立了光纤法布里─泊罗干涉仪的数学模型.所得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它方法.从而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有限差分方法是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中发展最早、理论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方法之一.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了对流方程的中心有限差分格式,利用Taylor级数展开推导出了该差分格式的修正偏微分方程(MPDE),采用数值余项效应分析方法从空间离散方面改进了该格式.利用高阶TVD Runge-Kutta方法从时间离散方面改进了该格式.利用Richardson外推方法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改革了原格式.数值实验表明本文讨论的3种方法在差分格式改进和优化中的有效性.本文讨论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偏微分方程有限差分方法的构造中.  相似文献   

7.
在本课题组以前的工作中,通过优化相对熵函数来预测蛋白质主链的三维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在该方法中接触势的系综平均值采用了一个估计值,为了使基于相对熵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在理论上更加完善,该文基于统计热力学微扰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接触势系综平均值的计算方法.选取12个蛋白质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预测结构相对于天然结构的均方根偏差(RMSD)在0.40~0.60rim之间.与接触势的系综平均值采用估计值的方法相比,平均预测精度提高了0.04nm.  相似文献   

8.
改善含油浮渣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炼油污水厂浮选池浮渣的性质和特点,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分别采用投加氧化剂、电解质和调节pH值的方法强化浮渣的脱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强化絮凝更适合浮渣脱水,浮渣含水率分别比传统方法降低了2.81%、2.32%和3.90%,实现了浮渣减量化.  相似文献   

9.
微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了用微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对萃取剂的种类,萃取方式以及微波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为0.16~11.2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1.63%~6.5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1.3%~129.2%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是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复杂网络的一个重要测度聚类系数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通过点的邻居子图以及通过三角形途径计算网络聚类系数的方法,并结合MATIAB函数特点设计了这两种方法的M文件SUB—GC.m和TRIC.m.通过大量计算比较,调用SUBGC.m文件计算复杂网络系数的方法是一种比较高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食品冷库除霜方法及其能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比较了食品冷库制冷系统几种蒸发器除霜方法的优缺点、能耗情况及其适用场合,同时给出了热气融霜方法的热气流量计算公式,修正了热气融霜方法中排液桶的容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了超声雾化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除湿效率,分析了氯化钙和氯化锂混合盐溶液的质量分数、液气比、气液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除湿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种实验工况下,系统的除湿效率为18.1%~26.9%.随着混合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从38%减小至35%,系统除湿效率逐渐降低;液气比是影响系统除湿效率的重要因素,当液气比由0.18增至0.84时,除湿效率提高约50%;增加气液反应时间能够有效改善除湿效率.另外,提高除湿效率会导致空气温升变大.  相似文献   

13.
空气源热泵在冬季制热效果受到结霜等问题的影响,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在整合国内外针对除霜技术研究进展后,明确了除霜方法研究主要有数学模型研究和试验研究两大类型,发现了多模式除霜技术作为突破常规除霜方法瓶颈的手段,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文章认为在应用层面,恰当评价体系可以提升不同技术在不同区域的除霜性能,提出了“抑霜为先,除霜为后”的技术原则作为引导,以期为空气源热泵技术大规模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空气源热泵模糊除霜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空气源热泵进行了模糊除霜控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模糊除霜控制方法,达到了根据需要进行除霜的目的,保证了空气源热泵的供热时间,提高了空气源热泵的效率,在保证热泵机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减少了除霜次数,是解决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内部状态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机组除霜过程动态仿真的数学模型 ,采用质量引导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对比表明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的动态仿真反映了机组除霜过程的变化趋势 ,为利用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机组的除霜过程 ,掌握机组除霜过程中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变化 ,改进机组除霜性能 ,提高机组在冬季的工作特性与可靠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CFD方法对某款汽车空调除霜风道内部流动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显示,该空调除霜风道各出风口分风比不合理,且内部存在较多大尺度或小尺度的涡流,这些涡流主要是由除霜风道内部扰流板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为消除涡流、改善除霜风道的流场特性,对该除霜风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的几种常规除霜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为此提出了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方法。为研究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的低温适应性,通过改变室外侧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结霜时间,设计了6种不同室外工况。并通过实验研究6种工况下,系统开启除霜模式时的运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6种工况下,除霜时间都在520~770 s范围内,且每个工况下机组运行正常,系统除霜性能稳定,同时室内侧平均供热量也达到正常供热的57.4%以上,说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低温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空气源热泵除霜过程中能量来源不足而导致的各种除霜问题,提出了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逆循环除霜方法.对一台额定功率为850 W的家用空气源热泵进行改造,并在人工模拟室内外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蓄能除霜可以有效地提高除霜期间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缩短除霜时间,减少除霜能耗.相对于常规除霜,在实验条件下,蓄能...  相似文献   

19.
运用CFD方法对某车型挡风玻璃除霜过程数值模拟,针对现有国标规定分区中A区除霜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除霜新方法,在风口处设计能绕自身轴线回转的导流叶片,结合动网格技术,计算除霜瞬态过程.结果表明:叶片初始偏转角度为42°,A区的除霜效果最好,努赛尔数提高13.7%,270s时刻,令叶片以角速度ω=0.073 3rad/s偏转,280s时刻回转至初始位置.A区霜层除去80%面积所需时间与原模型相比缩短60s,在保证除霜完全的基础上优先除去A区霜层,实现驾驶员视野的快速清晰.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冷库融霜或融冰中排掉的融霜水或融冰水(“废冷”)以及合理回收利用的价值.用融霜水和融冰水作为过冷介质对进入冷凝器中的制冷剂过冷,升温后的水还可以作为冷却水系统的循环补充水,从而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对减少冷库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