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5种甘肃道地中药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将7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纹党组、红芪组、当归组、大黄组和半夏组,采用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检测每组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血IL-1、IL-2、IL-4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脾胸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血IL-1、IL-2、IL-4、CD4+T细胞和CD4+/CD8 +T细胞比值,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脾和胸腺SOD、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血IL-1、IL-2、IL-4、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脾和胸腺SOD、GSH-Px活性均呈增高趋势,MDA含量均呈降低趋势,纹党组和红芪组上述指标改变更为明显.结论:纹党和红芪水提物对衰老小鼠某些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优于当归、大黄和半夏.  相似文献   

2.
用凝胶电泳DNA梯度图谱定性分析T淋巴细胞凋亡率;感染齿密螺旋体后不同时间的小鼠脾脏CD4^ 和CD8^ 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CD4^ 和CD8^ 细胞的比值;两种细胞体外经齿密螺旋体超声破碎提取液刺激后,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CD4^ 和CD8^ T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1)齿密螺旋体可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2)实验组小鼠脾脏CD4^ /CD8^ T细胞的比值发生改变;(3)小鼠脾脏CD4^ 和CD8^ T细胞于体外经齿密螺旋体超声破碎提取液刺激后,小鼠CDFT细胞的凋亡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CD8^ T细胞的凋亡率低下,且不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变化.通过对齿密螺旋体免疫抑制现象与T细胞凋亡的关系的研究表明:齿密螺旋体与宿主免疫功能减退、CD4^ /CD8^ T细胞的比值下降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齿密螺旋体超声破碎提取液含具有能引起T细胞凋亡的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3.
观察雷公藤多甙(TP)联合舒利迭(SERETIDE)与单纯吸入舒利迭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种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变化.选取西京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已确诊为哮喘的患者42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乙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联合服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同时测定哮喘患者肺功能并填写ACQ评分表.结果甲乙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CD+4CD+25 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45±0.56,1.44±0.58(P>0.05)无显著性差异.甲乙两种方法治疗4周后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5.35±0.54,6.97±0.87 (P<0.05);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98.8±13.8,103.6±16.8(P<0.05),ACQ评分表平均得分0.81±0.5,0.28±0.3(P<0.05).发作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百分率与FEV1呈显著正相关(r=0.598 2,P<0.01).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治疗哮喘的发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吸入舒利迭.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理与分析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太极拳锻炼影响CD4+/CD8+细胞平衡与T1/T2平衡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认为,太极拳锻炼可引起CD4+细胞数量与CD4+/CD8+细胞比值升高,该变化可能与MDC数量的增高促进了Th细胞的分化过程有关;太极拳锻炼可提升Th1细胞数量与Th1/Th2细胞比例以及Ⅰ型细胞因子IFN-γ,IL-2含量与IFN-γ/IL-4比值,诱发T1/T2平衡向T1方向漂移.该变化的机制可能是Treg数量的增高抑制了Th细胞的分化过程,从而降低了IL-4对Th1细胞分化的交互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化测定H22实体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指标及环磷酰胺的影响。方法将H22肝癌腹水瘤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左侧腋窝皮下,第2天随机分成4组:荷瘤小鼠+环磷酰胺组、荷瘤小鼠组、正常小鼠+环磷酰胺组、正常小鼠组。观察小鼠一般临床表现、成瘤情况、体质量、摄食量、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免疫脏器质量、血常规值、血生化值、细胞因子、淋巴细胞转化、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及组织病理。结果与正常小鼠比较,H22荷瘤小鼠平均摄食量降低,RBC、HGB、HCT显著性降低(P<0.01),WBC、PLT、RDW显著性升高(P<0.01),GOT、GPT显著性升高(P<0.01),CD4-CD8-显著性降低(P<0.01)。荷瘤小鼠给予环磷酰胺后平均摄食量降低,D9-D14体质量显著性降低(P<0.05),D5-D14肿瘤体积显著性降低(P<0.01),肿瘤质量、脾质量、胸腺质量显著性降低(P<0.01),WBC、MCV显著降低(P<0.01),HGB、MCH、MCHC、PLT显著增加(P<0.05),GOT、GPT显著降低(P<0.01),IL-2显著降低(P<0.01),IFN-γ显著增加(P<0.01),CD4+CD8-(%)、CD4+CD8+(%)、CD4-CD8+(%)、CD3+(%)淋巴细胞显著增加(P<0.01),CD4-CD8-(%)淋巴细胞显著降低(P<0.01),脾淋巴细胞转化吸光度差值显著降低(P<0.05),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面测定了H22肝癌实体瘤小鼠的血液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为生物反应调节剂抗肿瘤药物筛选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及连接蛋白40(Cx40)在正常和围绝经期Sprague-Dawley(SD)大鼠外周血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免疫调节的关系。实验采用选取4月龄雌性SD大鼠18只,分为对照组和去卵巢组(OVX组),每组各9只。OVX组切除双侧卵巢4周后建立围绝经期动物模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亚群,及Cx40在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使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炎症因子IL-1、IL-2、IL-6的分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外周血中CD3~+和CD4~+T淋巴细胞分别下降13.24%和22.5%(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上升29.8%(P0.05),CD4~+/CD8~+降低(P0.01)。Cx40在OVX组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高于对照组(6.54%±1.75%vs 4.01%±2.51%,P0.05),Cx40在OVX组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8.3%±5.53%vs 8.05%±4.17%,P0.01)。OVX组与对照组相比,IL-2水平下降(P0.05),IL-6水平升高(P0.01),IL-1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围绝经期大鼠由于雌激素降低,免疫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例下降,而Cx40在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升高,表明雌激素水平高低与淋巴细胞上的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参与围绝经期免疫应答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T细胞抗原受体(TCR)Vβ基因克隆化改变特征.方法应用多引物巢式PCR技术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TCR Vβ基因22个亚家族的克隆化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肿瘤患者TCR单克隆改变的特点.结果 CD8+T细胞TCRVβ基因亚家族单克隆改变的数量多于CD4+T细胞;肿瘤患者的CD4+T细胞中,只有Vβ2,Vβ7和Vβ8三个亚家族单克隆改变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其他Vβ亚家族单克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肿瘤患者的CD8+T细胞中,有14个Vβ亚家族单克隆改变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4组肿瘤患者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TCR Vβ7亚家族的单克隆改变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通过检测TCR Vβ基因克隆化改变,可以初步了解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2-神经酰胺(C2-cer)对小鼠T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并对其免疫调节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刀豆蛋白A(ConA)或佛波醇酯(PMA)和离子霉索(Ion)进行刺激,以不同终浓度的C2-cer与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结合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检测T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的表达;用羧基荧光素双醋酸盐琥珀酰(CFDA-SE)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并用ModFit软件分析T细胞增殖相关指数.结果:终浓度为25、50和75 μmol/L的C2-cer可以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T细胞CD69的表达,由ConA组的(60.13±1.18)%,分别降低为(54.56±1.14)%、(48.73±1.26)%和(27.09±1.07)%(P<0.01);CFDA-SE染色结果显示,各浓度C2-cer对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增殖指数(PI)由ConA组的(1.81±0.25),分别降低为(1.46±0.01)、(1.25±0.04)和(1.18±0.03)(P<0.05);各浓度C2-cer均可明显抑制PMA+Ion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增殖指数(PI)由PMA+Ion组的(1.47±0.01),分别降低为(1.27±0.01)、(1.11±0.01)和(1.05±0.01)(P<0.05).结论:C2-cer能有效地抑制小鼠T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应用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细胞频数及各亚群上Tim-3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丙肝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各亚群频数及膜表面Tim-3表达水平的方法;q T-PCR检测血清中HCV-RNA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8+T细胞频数、Tim-3表达与HCV-R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慢丙肝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频数较健康对照组、IFN-α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初始T细胞明显增加(P0.01)。TCM、TEM细胞分布频率降低(P0.01)。经IFN-α治疗后,CD8+T细胞百分率上升(P0.05),初始T细胞数量下降(P0.01),TCM、TEM细胞频数均升高(P0.01)。三组人群TEMRA细胞频数无统计学差异。与健康对照组、IFN-α治疗组相比,慢丙肝患者CD8+T细胞及各亚群Tim-3表达水平均有上调(P0.05)。经抗病毒治疗后,CD8+T细胞、Naive细胞、TEM细胞、TEMRA细胞亚群Tim-3表达明显降低(P0.05),TCM细胞亚群中Tim-3表达也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慢丙肝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与病毒载量呈反比(r=-0.3775,P0.01),而Tim-3表达水平与病毒载量正相关(r=0.6230,P0.0001)。由此可知,HCV感染慢性化时可出现CD8+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及各亚群Tim-3过表达。IFN-α通过调节各CD8+T细胞亚群分化状态,及下调各群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促进HCV免疫清除。  相似文献   

10.
 为测定胡桃楸树皮提取物(HT)抗肿瘤有效成分对H22荷瘤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HT高剂量组、HT低剂量组、阳性药环磷酰胺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接种法复制H22肿瘤移植模型。利用荧光标记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HT对建立的H22荷瘤小鼠模型外周血中CD4+/CD8+细胞亚群比值变化; ELISA法检测CD4+细胞所分泌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含量,以测定Th1/Th2细胞亚群比例。结果显示,与阳性药注射用环磷酰胺(CTX)相比,HT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机体CD8+亚群比例(P<0.01),HT低剂量组可明显提高CD4+/CD8+比值(P<0.05)。HT高、低剂量组的IL-4含量显著低于阳性药CTX组(P<0.001),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HT高剂量组的IFN-γ/IL-4水平明显高于阳性药CTX组(P<0.05)。研究表明,胡桃楸树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能保护胸腺和脾脏,能减轻荷瘤机体的T细胞免疫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对游泳小鼠免疫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改善运动性免疫抑制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建立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模型,观察沙参麦冬汤对小鼠免疫器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与运动组比较,运动+沙参麦冬汤组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提高(P〈0.05),并明显延长了小鼠力竭性游泳时间(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能改善大强度运动训练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口服供者脾细胞延长受者大鼠皮肤存活时间,检测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前后的变化,探讨口服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以纯系SD大鼠为供者,纯系Wistar大鼠为受者,行异体皮肤移植,将24只受者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口服PBS)、B组(每日口服SD大鼠脾细胞1×10^7个),C组(每日口服SD大鼠脾细胞5×10^7个),对受体进行450Rad^60Co照射,然后检测受者外周血及脾脏CD4+CD25+、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并对受者进行供者脾细胞导管灌胃,每次口服5×10^7个细胞,每日一次,7d后检查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并行皮肤移植,观察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复查Treg两次。结果口服脾细胞后,DTH反应均出现明显的抗原特异性降低;C组的皮肤移植存活时间达到19.17d±1.94d,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口服供体脾细胞延长皮肤移植存活大鼠(C组)的外周血及脾脏中CD8+CD28-Treg均比口服前明显增高(P〈0.01),并能维持2周以上。结论口服抗原可以引起受者对异基因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降低,使受者的皮肤移植存活期延长,CD8+CD28-Treg在口服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肺癌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变化。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变化与病理分期和是否有转移有关(P〈0.05),而和性别、家族史、病理类型和肿瘤体积等无关。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导致和促进肺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探讨抗病毒中药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萃取法制备抗病毒中药复方浸膏制剂,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和高剂量中药组,在免疫接种NDV-Lasota株灭活疫苗的基础之上,以NDV-Ab(鸡新城疫病毒抗体)、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为检测指标,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中药组在连续给药5d后,能够促进实验雏鸡在疫苗接种后7-14d的NDV-Ab水平急剧上升,14d达到最高(27.8073ng/L),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的17.8183ng/L(P0.01);3个剂量中药组均能提高实验雏鸡在疫苗接种后7-14d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作用,14d达到最高,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诱导实验雏鸡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诱导作用可能与中药剂量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熊果酸(UA)对H22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皮下移植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UA,检测抑瘤率和免疫器官指数,MTT法检测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含量及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2、IL-4和TNF-α的表达量.结果 UA对小鼠皮下移植性肿瘤H2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降低免疫器官中异常增大的脾指数,增强脾脏中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表达及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促进血清IL-2、TNF-α表达,降低IL-4表达.结论 UA可抑制小鼠肝癌H22肿瘤生长,体内可以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能力,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源性透明质酸(HA)是否可以降低巨噬细胞嗜性(CCR5依赖,R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CD4+T细胞的感染性。方法首先用TZM-bl细胞和未受刺激的CD4+T细胞检测,以评估外源性透明质酸(HA)能否降低R5-HIV的感染性。用透明质酸酶去处理未受刺激的CD4+T细胞,研究内源性HA对R5-HIV感染性的影响。最后,同时测量外源性和内源性透明质酸(HA)对R5-HIV对CD4+T细胞粘和力的影响。结果 (1)100μg外源性HA处理能够显著降低R5-HIV感染TZM-bl细胞和未受刺激的CD4+T细胞(P<0.001)。(2)透明质酸酶处理可增强HIV的感染性,但是如果加上100μg外源性HA可以逆转透明质酸酶的处理(P<0.001)。(3)100μg外源性HA可以减少R5-HIV对CD4+T细胞的粘和力,透明质酸酶处理可以提高R5-HIV对CD4+T细胞的粘和力(P<0.001)。结论外源性HA减少R5-HIV对未受刺激的CD4+T细胞的感染性,而透明质酸酶处理可以提高R5-HIV对CD4+T细胞的粘和力,能增强R5-HIV对CD4+T细胞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外周血CIM+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在C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6例CITP患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Treg细胞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CITP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ITP患者血清TGF—β1的含量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TP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比例与血清中TGF—β1的含量都呈正相关(P〈0.05)。CITP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的减少及TGF-β1含量的降低可能与CITP的细胞免疫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贫血患者与炎症的关系。方法根据贫血标准对2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其中合并贫血的COPD患者(贫血组)40例和非贫血的COPD患者(非贫血组)4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行肺功能(FEV1%)检查,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质IL-6、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并计算其相关性。结果贫血组患者的炎症指标IL-6、IL-8、TNF-α水平高于非贫血组(P<0.05),CD4+/CD8+T细胞比例低于非贫血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合并贫血可能与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的59例实体瘤患者的自体CIK细胞体外扩增后免疫表型的变化,为恶性实体瘤患者开展CIK细胞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59例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体系加入IFN-γ、CD3McAb及IL-2三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培养10~14 d;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IK细胞培养前后的免疫表型,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CIK细胞培养后单个核细胞,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56+细胞,CD3+CD56+细胞均较培养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细胞,虽然较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细胞中CD3+,CD3+CD4+,CD3+CD8+,CD3-CD56+表型的细胞比率与培养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3+CD8+细胞比率与培养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IK细胞的纯度从培养前(9.90±8.96)%增至(46.55±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CIK细胞体外扩增后,CIK细胞纯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0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0例(SAP组)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7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MMP-9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MMP-9基因中C1562T基因多态性。比较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基因型与MMP-9水平的关系。结果ACS组血浆MMP-9水平(98.32±31.48)ug/L明显高于SAP组(73.42±18.47)ug/L(P〈0.05)和对照组(59.65±16.47)ug/L(P〈0.01),而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MMP-9基因CT基因型频率(32.0%)、CT+TT基因型频率(35.3%)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19.3%)均高于对照组(8.6%、12.8%、8.6%)(P〈0.05)和SAP组(11.8%、16.3%、10.5%)(P〈0.01),但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562T位点CT/TT基因型患者血浆MMP-9水平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1)。结论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ACS有关,1562T等位基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