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大鹏金翅鸟又俗称“金鸡”,而金鸡是大理地区最古老的图腾之一。在一个与鸡足山相关的传说中,金鸡被称为大王,金鸡大王帮助小灰龙战胜了大黑龙:金鸡大王双翅一振,一脚踩向大黑龙盘据的大尖山,山摇地动,大尖山垮了,大黑龙被压死在山肚子中。金鸡大王与小灰龙回到灰龙山,它立于天  相似文献   

2.
大鹏金翅鸟的传说之三然而,大鹏金翅鸟又俗称"金鸡",而金鸡是大理地区最古老的图腾之一。在一个与鸡足山相关的传说中,金鸡被称为大王,金鸡大王帮助小灰龙战胜了大黑龙:金鸡大王双翅一振,一脚踩向大黑龙盘据的大尖山,山摇地动,大尖山垮了,大黑龙被压死在山肚子中。金鸡大王与小  相似文献   

3.
于2008年7月15日至21日对洱海周边水域钉螺分布情况的调查发现,洱海东岸的3个镇(海东、挖色和双廊)所属水域均有钉螺分布;洱海南岸水域未发现钉螺分布;洱海西海岸水域除了仁里邑、作邑、州体育馆和才村码头外,其它地方均有钉螺分布;洱海北岸的上关镇水域钉螺分布范围最广,平均密度最大。对照相关资料,钉螺在大理地区分布范围已成扩大趋势。建议应对上关镇和洱海东岸水域着重治理,迅速予以消灭,同时对其它有钉螺分布的地方亦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波斯大食人曾到洱海地区和南诏大理国从事贸易外事的多种活动;但史籍记载不多,需要进一步探讨.自从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军的三次西征,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波斯及阿拉伯人,被迫随军来到我国后,由于忽必烈对大理的用兵,西域回回人在洱海地区及滇西一带的遗留,就成为云南回族先民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关于元代西域回回人进入洱海地区,以及它和大理的关系可分三个方面予以叙述.  相似文献   

5.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3月,其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原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诏史研究室”,已有20多年的学术历史。南诏史研究室取得的一些成果,如张树芳《大理丛书·金石录》;周祜《大理古碑研究》、《大理历史文化论集》;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南诏大理白族史论集》;段伶《白族词曲格律通论》、《白族勒墨人原始宗教实录》等均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理白族有个传统的大型民族节庆盛会:每年农历4月22日,成千上万的白族群众络绎来到大理古城一带;4月23日,祭过东门本主庙,南门城隍庙之后,由古城向北而去,经佛都崇圣寺,沿苍山麓到达庆洞庄圣源寺神都;4月24日,经喜洲到洱海边的河矣城仙都金圭寺;4月25日,沿洱海西岸南行到古城北的马久邑本主庙、祭毕本主后,四散返家。一路载歌载舞,且有巫教活动,逢寺必祭。特别是24日晚,人们通霄达旦歌舞。每到村镇,群众热情围观、迎送,歌舞更盛。整个过程呈现民族狂欢景象。这一传统民族节庆盛会,一般意译为“绕山灵”,较准确的音译是“窥绍阆”或“窥绍  相似文献   

7.
火把节与寒食节是两个看起来根本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节日,文章通过对至今尚流传在大理洱海地区白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古老"食生"习俗作历史的探讨,并引申出对于火把节与寒食节的比较研究,从而得出此同一类型的节日实起源于原始初民求生意识下的对火崇拜之习俗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白族的原始宗教“朵兮薄”教,至今还流传在大理白族地区,它以鬼和本主为崇拜对象,是在古代白族先民“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现象,并作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一种信仰而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9.
遐迩闻名的大理,不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而且得天独厚,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因而被誉为“东方瑞士”。古往今来的游人墨客,无人为之赞叹不已。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大理被列为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后,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无数中外游人络绎不绝,慕名前来大理观光旅游,无不以能饱览大理秀丽妩媚的风光为快事。但在大理的风景名胜旅游点中,洱海的小普陀真可谓是个别具一格的风景胜地。近年来,在反映大理风光的图片和电视中,人们都常见到风景如画的洱海小普陀的图影,给人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小普陀位于洱海东岸的挖色海湾。它是一个高出海面约二至四米的石灰岩小岛屿。岛上建有一座四角飞檐叠起的两层楼阁,非常精巧别致。从远处望去,楼阁碧海四环,飘然屹立在洱海水面上,有人说它就象一颗镶嵌在洱海中璀璨夺目的明珠;有人说它酷似一座天然生成的盆景;有人又说它犹如一颗加盖在洱海水面上玲珑剔透的印章。乘船登临小普  相似文献   

10.
张汝梅 《科技信息》2006,(3):202-203
观音在大理地区受到广泛崇拜。在《白国因由》,“莲池会”经文以及民间传说中都有观音形象出现。本文通过对这些观音形象的分析,得出在白族民间信仰中,观音不单只是佛教意义上的神,更加是体现了白族人民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并与大理农耕文化紧密结合的一尊神。  相似文献   

11.
探险牛头山     
1星星家附近的牛头山上有一个“鬼洞”。鬼洞这名,听起来就让人心寒——曾经有人在这里失踪过,并且每到夜晚,就有很多幽灵在洞口飘来飘去,怪吓人的。但世界上还是有不怕鬼的人,他们自称“三剑客”,三名学生的名字分别叫“阿旺”“中中”与“星星”。有一天,他们决定去鬼洞探个究竟,选定的时间竟在晚上!当然,他们也看见了传说中的幽灵。“那是啥?”星星指着那幽灵问了一句。“好像是人们所说的幽灵吧,其实是白影!”阿旺回答。“我觉得那幽灵好像在毫无目的地乱飘。”中中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哦,”星星想明白了,“看来,这家伙是无意识的嘛,那…  相似文献   

12.
观音在大理地区受到广泛崇拜。在《白国因由》,“莲池会”经以及民间传说中都有观音形象出现。本通过对这些观音形象的分析,得出在白族民间信仰中,观音不单只是佛教意义上的神,更加是体现了白族人民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并与大理农耕化紧密结合的一尊神。  相似文献   

13.
苍山洱海地区是我国的著名风景区之一,但现在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已十分严峻。由于人们片面追求水力发电量,人为地挖深西洱河出水口而使洱海水位、水深、水面面积下降给湖区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许多土著鱼类滨临灭绝的危险,加上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及工业废水的排放,使洱海的水质变差,水产品产量明显地减少。笔者认为对洱海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应注意:1.工业废水的排放,防止洱海的污染,2.严格控制洱海水位,控制发电量,保护洱海鱼类和水禽,3.对大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应综合治理,不应仅停留在单纯用化学药品灭螺上,大理坝区工农业生产与环境,发展山区林业,注意采矿业对环境的破坏,合理开发苍山资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提出农药、工业污染及苍山森林资源无计划的开采是大理洱海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祸手,应当尽量限制污染,改变过去吃山却不养生的情况,合理开发山地资源,把治山、治海、治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大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白族主要聚居区,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从远古到近现代,白、汉、彝、回等民族人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洱海地区成了云南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地之一,尤其是滇西的交通要地。大理地区新闻报业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丰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祠神崇拜。在温州地区的祠神中,主神以男神居多,女神相对少些。人而神的民间祠神占了温州地区祠神的绝大多数,他们或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或是传说中的人物。温州本地神灵占有统治地位,其次是汉民族普遍信仰之神与周边地区传入的地方神。另外,温州地区的祠神具有下述3个特征,即流传范围的地域性、神神关系的无序性和神格角色的人间性。  相似文献   

16.
提起大理,人们就会想起电影《五朵金花》,想起雄奇秀丽的苍山洱海,想起优美动听的白族民歌,以及蝴蝶泉、三塔寺、三月街、绕三灵等等。大理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全国四十四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苍山、洱海还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象这样具有多种身份的地区全国尚不多见。因此,研究大理地区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不仅是促进大理地区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富裕边疆人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远古踪迹     
大理是我国西南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早在4000年前,大理就有史前人类活动的踪迹。新石器时代,大理史前人类种植水稻,饲养家畜,进行纺织、捕鱼和狩猎,居住在半穴居或干栏式的建筑之中,过着一种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大约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大理地区进入了青铜时代。大理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云南青铜文化中自成体系,形成了学术界一致认同的洱海地区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18.
大理是我国西南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早在4000年前,大理就有史前人类活动的踪迹。新石器时代,大理史前人类种植水稻,饲养家畜,进行纺织、捕鱼和狩猎,居住在半穴居或干栏式的建筑之中,过着一种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大约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大理地区进入了青铜时代。大理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云南青铜文化中自成体系,形成了学术界一致认同的洱海地区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洱海水面蒸发量资料和大理气象观测资料,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洱海水面蒸发量变化的直接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洱海水面蒸发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减少的趋势,洱海水面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相关性并不显著。洱海水面蒸发随着总云量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引起洱海水面蒸发量逐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总云量有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大理地区,由南诏、大理国及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寺庙(观)、浮图(塔)的分布很广。从著名的崇圣寺三塔、鸡足山的寺院,到各个村寨,都有各种类型的寺庙和塔的建筑。佛教信仰在白族地区广为流传,被世人称为“妙香国”。但是在白族地区流行的佛教当中,又与中原等地的佛教有不同之点,即白族的佛教信仰中,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的遗痕,如图腾崇拜的仪式和本主崇拜。本文就对白族佛教信仰的广泛性和特殊性与南诏、大理国的政治关系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