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环境变化、影响及其国际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国东  康建成 《科学》2007,59(5):16-19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大幅增长,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地球环境正在改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沙尘暴期间总颗粒物高达约6000μg.m^-3,比平日高近30倍,主要污染源元素As,Sb,Se的富集系数比平日更高,主要污染不仅来自于北京局部地区,而且来自于其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区域污染源,污染源元素Pb,Zn,Cd,Cu相比于平日富集系数下降,主要来源于北京地区自身Al,Fe,Sc,Mn,Na,Ni,Cr,V,Co等9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均接近于1,主要来自于地壳源。S在沙尘暴中含量高达10μg.m^-3,比平常高出4倍,主要来源于长期传输过程中由气体到气溶胶的转化。沙尘暴饮食包含有大量的细粒子,粒径小于2.1和9.0μm的部分分别占总量的16.1%和76.9%,值得注意的是在沙尘暴中检测出Fe(Ⅱ),Fe(Ⅱ)为大洋表层水带去可供生物吸收的营养元素Fe,从而导致表层生物二甲基硫排放的增加,大气中的铁和硫的相互耦合及其正反馈过程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全球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博士后马振国1前言现代社会最基本、最显著、最直接的特点是有控制地生产及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有计划地实施能源利用中的环境保护。本世纪的前3/4的时间里,世界已从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进入了以工业为基础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已上升0.74℃,到21世纪末还将上升1.1~6.4℃.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迅速增长。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从不同的观点看待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对策必须既考虑自然资源的保护,又要考虑合理地开发利用它们。  相似文献   

6.
张利华 《科学》1992,44(5):59-61
  相似文献   

7.
自1958年西安南郊开始发生地裂缝,到1966年已发展成3条,沿线建筑物随之开裂,因其地面破裂点分散位移量甚微,人们疑是局部地基不稳所致,而被忽视。1976年唐山地震后,伴随着1977年8月西安草滩2.9级地震的发生,西安地裂缝迅速发展成了条(图1),累计长31公里,广及西安市区。  相似文献   

8.
正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科学的激励和奖励机制发生了变化,使研究者之间形成了过度竞争。不当的激励机制和数量指标滥用已经破坏科学研究的完整性。美国研究型大学在20世纪的兴起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它将科学塑造成为一种公共利益,并通过培训、发现和创新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然而,如果因为科学实践而导致使两者均能得到蓬勃发展的社会信任和共生关系遭到破坏,那么我们解决人类与文明本身所面临的关键问  相似文献   

9.
正乍得湖为何属于淡水湖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泊,为典型的内陆湖泊。一般来说,位于内陆干旱地区的湖泊基本上为咸水湖,如我国的青海湖。而乍得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淡水湖,其西南部全是淡水,远远低于淡水湖含盐量的临界值;即使在其盐分含量最高的东北  相似文献   

10.
Hecht  J 魏健伟 《世界科学》1991,13(11):37-39
300万年前,气候比现在温暖,冰川稀少、海洋广布,天气类型各异.掌握当时气候变暖的根据,气候模拟裴置将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天气. 在理论上,空气中增加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会使地球变暖,但是没有人知道这种变化有多大.决策者们需要知道在许多预报中哪种预报是最可靠的,但是科学家们还不能分辨哪种预报最可靠.广泛用于气侯研究的各种大气环流模式基于今天的气候条件:预报人员感到,如果他们能通过一年中的各个季节较合理地再现气候,那么这些大气环流模式就是相当可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树木光合特性对环境的适应及其影响因素对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作为我国北方森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地理分布范围和多样的生长环境,是研究树木对环境适应及其机理的理想树种.本研究将水热条件不同的6个种源兴安落叶松种植在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的同质园内30年后,测定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因子.结果表明:(ⅰ)单位面积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a)、表观光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a)、最大羧化速率(Vmax)、最大光电子传输速率(Jmax)、磷酸丙酮糖利用效率(TPU)、光呼吸速率(Rp)和光补偿点(LCP)均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P0.05).除了LCP和Rp为相反趋势外,其他参数均随着种子来源地生长季平均气温(Ts)和干燥度指数(AI=平均年蒸发量/平均年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大(P0.05),这表明叶光合特性受树木原产地长期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产生遗传适应,其中温度和降水是该变异性的主要驱动因子;(ⅱ)Pmax-a和其他光合参数AQY,Vmax,Jmax,TPU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LCP和Rp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max-a和叶片氮含量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各相关因子的增大,来自较大Ts环境下的种源树木具有更大的Pmax-a增加/减少幅度;(ⅲ)Pmax-a和同质园内3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生长季平均气温、3日平均相对湿度、月降雨量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而Ra则均为线性负相关关系(生长季平均气温为正相关)(P0.05),这表明叶光合特性对同质园内的气候条件产生了一定的驯化;但随着种子来源地Ts的增大,Pmax-a和各环境因子间回归方程的截距显著减小,而Ra和各环境因子间回归方程的截距则为显著增大(生长季平均温除外)(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兴安落叶松叶光合特性和环境间的相关性是表型驯化和遗传适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悖论、佯谬及其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生  谢星海 《自然杂志》1999,21(6):366-368
悖论、佯谬,早在希腊时期就已被提出(如著名的芝诺运动悖论等)。两千多年来,人们在各个领域,尤其在自然科学中又发现了大量悖论、佯谬,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至今人们对悖论、佯谬的认识及其在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仍不甚明了,远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在此,我们试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4.
黑碳是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具有高度稳定的芳香性结构,在地质样品中可以长期地保存。首先介绍了黑碳的化学性质和地质样品中黑碳的分离测定方法,然后对地质样品中黑碳记录的科学价值进行讨论,并详细论述了不同环境地质样品中黑碳的分布和古气候、古环境意义,并指出了地质样品中黑碳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隆升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雄踞亚洲大陆中部,总面积250×104km2,平均海拔4500m,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地球地质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伴随着距今50Ma以来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的历史,不仅改变了高原自身的环境,而且对亚洲甚至...  相似文献   

16.
17.
18.
理解群落的动态变化是群落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目前为止在较大尺度的森林群落中相关的研究还很少.基于本研究提出的一种群落动态的随机零模型,我们设计了一种度量群落动态变化的方法.在考虑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环境因子及空间因子可能对群落动态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的前提下,利用鼎湖山20 hm2大样地2次调查数据,采用方差分解分析了群落动态变化与以谱系结构为代表的物种组成、环境因子及空间因子3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空间因子是影响群落动态的主要因素.在小尺度上(30 m),环境因子有比物种组成更高的解释量;在更大尺度上,物种组成的解释量更高.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环境因子的解释量在40 m尺度达到最大(6.42%),增加到50 m后其解释力消失;与环境因子不同,物种组成对于群落动态的影响力从20 m的1.12%逐步增加到50 m的17.79%.研究发现,环境因子和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能够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影响群落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高.因此,必须坚持多种形式的有机肥料投入,才能够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许梅 《科学》2004,56(4):7-7
据英国New Scientist,2004,180(2428):8报道,两位以色列科学家研究发现,中世纪英国小麦价格的波动,与神秘的太阳黑子之周期性变化有关系,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