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定了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和资本金计算框架。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这一时期银行尤其需要防范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大中型银行逐步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实践,加强了信用风险管理,初步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积极准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实施情况以及近期实施内部评级体系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新资本协议构建了银行风险监管的新框架,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国内商业银行应更新风险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3.
操作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巴塞尔委员会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第一支柱,并要求对操作风险配置资本。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分类、特征、量化模型和最佳管理实践为我国银行业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内商业银行应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佳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揭示出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与新资本协议接轨的难点,给出了加强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而操作风险管理正变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建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战略结构模型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提供全面的指导,大幅度提高银行业的风险控制效率.最后,因子分析可以对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供实证检验,从而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中若干现实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包括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在内的二维信用评级体系,并突出强调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内部评级法的核心变量之一,违约损失率是银行进行债项评级的基础,在内部评级法的应用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新资本协议的有关规定,对违约损失率模型的构建及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周健  邢明 《科技资讯》2006,(26):225-226
文章从巴塞尔新协议完善的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新协议在承袭原协议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基础上,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的监管思路,明确了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三大原则,并根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指出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巴塞尔新协议嫁接的必然性,构架了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联手应对新协议,使新协议在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国际银行业资本管理实现了从监管资本到经济资本(EC)的飞跃,经济资本的提出和应用推动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整体统一,确立了资本约束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简述了现代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发展特征,分析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对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就构建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操作风险已上升为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首要风险。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本要求,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践,可以有效地揭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控制战略。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关于零售资产的监管资本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提出的新的风险衡量方法——内部评级法,重点讨论如何确定银行零售资产的监管资本,并结合信用卡业务的特点与我国银行的实践,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实施新的资本计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