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贤 《科技资讯》2007,(15):143-143
海水养殖业自身污染不仅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也对养殖区及其毗邻海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近年来,养殖业自身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并成为当前养殖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在综述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控制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海岸带海水养殖业污染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海岸线较长,近海海水养殖业发达,但海水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还没有引起重视.文章利用排污系数及产量定量评估了广东省沿海海水养殖排污量及污染贡献率,并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提取了养殖面积与类型,对比分析了广东省粤东与粤西地区海水养殖区与环境污染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广东省沿海海水养殖N排放量为170 kt,P排放量为30 kt,COD排放量为360 kt,海水养殖面源污染的贡献率已达到25%.②广东省粤东与粤西高密度养殖区与近海环境污染严重区相吻合,养殖区与近海污染区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粤东养殖区及污染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潮州市饶平县的柘林湾、南澳县的猎屿岛海域、汕尾市的碣石湾;粤西养殖业及污染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湛江市的东海岛西侧及硇州岛海域,茂名市水东湾,雷州市的流沙湾,阳江市的海陵岛和南鹏列岛.海水养殖所产生的面源污染已成为近海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海水面源污染的监测与研究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海水养殖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物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海域生态系统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海水养殖带来的营养盐污染及沉积环境变化、药物使用污染、对天然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对于海水养殖造成的问题,有着多种治理方式,基于养殖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是近年来新兴的安全有效的修复方法.本文介绍了微生物修复、大型海藻修复、贝-藻修复、人工湿地修复等生物修复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理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海水养殖带来的污染及影响,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水养殖管理乃是实现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海水养殖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物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海域生态系统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海水养殖带来的营养盐污染及沉积环境变化、药物使用污染、对天然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对于海水养殖造成的问题,有着多种治理方式,基于养殖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是近年来新兴的安全有效的修复方法.本文介绍了微生物修复、大型海藻修复、贝-藻修复、人工湿地修复等生物修复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理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海水养殖带来的污染及影响,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水养殖管理乃是实现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位池养殖污染渗透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下水的污染和咸化、土壤的污染和盐碱化、海水的污染和富营养化等3个方面研究了高位池养殖污染的渗透规律,并确定相应的数学模型.地下水污染和咸化以民用水井中的Cl-含量来表征,Cl-检出量随水井与高位池距离的增大而呈递减变化规律;土壤的污染和盐碱化以含盐量来表征,含盐量随农田与高位池距离的增大而呈梯度递减变化规律;海水污染和富营养化以COD、TP来表征,COD、TP浓度与海水深度呈递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海水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海水养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即对水质和浅海生态环境方面的污染。综述了降低海水自身污染的相应对策,以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营养盐的过度积聚是富营养化的主要表现,而以富营养化和底层生物沉积为主要特征的浅海网箱养殖自身污染是制约网箱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浅海网箱养殖中养殖生物、污损生物和野生鱼类等排泄,水-土界面营养盐的交换是养殖系统自身污染营养盐的主要来源.而开展鱼类环境动态负荷、污损生物及其他生物的资源量与生态效应,颗粒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再生等是进行自身污染营养盐来源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规模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湖泊流域水环境质量与环境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相关污染系数与污染源统计的方法对东洞庭湖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总量与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分别对农田、生活、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不同类型非点源污染源的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是东洞庭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负荷来源,特别是畜禽养殖的TN、TP、COD污染负荷占该区域总污染负荷的63.1%、82.2%、62.5%,其次是城市和农村生活污染负荷.今后东洞庭湖区域应将畜禽养殖业以及生活污染作为该区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对象,并完善相关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逐渐成为该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文章以乐清市为研究对象.从畜牧养殖,种植耕作、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废物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该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从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秸秆和农膜污染.农药与化肥污染、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污染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该市农业面源污染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娟  汪红 《科技资讯》2014,12(23):134-135
如今,我目的湖泊、江河、海水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不仅严重影响自然环境,而且影响了使用水安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加强对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和对策,并且展望了微污染术源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象山港海区和玉环芦蒲海区三倍体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垂下式养殖的研究结果。三倍体牡蛎的采苗器为牡蛎壳,每片采苗器采苗20-30个,以15-20cm间距串于聚乙烯绳间并吊养于浮筏上。三倍体牡蛎在个体重、成活率和亩产等养殖经济性状方面比二倍体分别增加14.63%-18.61%、9.52%-10.74%和23.53%-25.00%。三倍体在生长等方面性状优势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其低育性和对饵料的高转化率有关。通过在两个海区对三倍体牡蛎浮筏养殖的比较研究,证明了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大规模浮筏养殖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及其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水产动物的能量生态学、食物链及营养级等原理分析了目前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的基础上,联系我国水产养殖实际,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并探讨了我国水产养殖自身污染防治的前景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近岸海水增养殖业对海洋环境潜在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总结广西海水增养殖业的特点和进行低碳增养殖业的优势,探讨实现广西北部湾海水增养殖业低碳化途径,并提出根据增养殖容量合理规划增养殖类群、进行陆基海水综合养殖和适度发展工厂化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郭钊  李萍  徐浩 《广西科学》2022,29(5):881-891
为阐明广西北部湾近岸养殖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来源,根据2013-2016年广西北部湾4个主要海水养殖区的海洋环境监测调查数据,分别应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养殖生物体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4个养殖区沉积物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4个海水养殖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从高到低为防城港红沙大蚝养殖区>北海廉州湾海水增养殖区>钦州茅尾海大蚝养殖区>防城港珍珠湾珍珠养殖区;重金属污染因子中,Hg的潜在风险程度最高。从地积累指数和级别评价结果可知,广西4个养殖区表层沉积物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Cu>Hg>As>Pb>Cd,其中Cu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如渔船活动、养殖活动)影响。养殖生物体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钦州茅尾海大蚝养殖区,其他3个养殖区的养殖生物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重金属的污染。因此,广西北部湾养殖区重金属污染状况不容忽视,尤其是Hg和Cu污染,未来仍需警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物方法净化污水问题,为光合细菌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探讨光合细菌对污水中COD、氮和磷的去除能力。人工模拟配置海水养殖污水,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从细菌投加量、初始COD浓度、光照好厌氧条件等方面测定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OD初始浓度为500 mg·L-1时,每100 ml污水投加200 ml光合细菌处理效果较佳;COD初始浓度为1 000、500、250和125的污水,4天去除率分别为28.1%、75.0%、87.5和87.5%;好氧微光和好氧黑暗有利于COD去除。光合细菌(PSB001)可以作为生物强化菌株用于海水养殖废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16.
红树林区经济动物及生态养殖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红树林区发展生态养殖的必要性,途径和效益进行了分析,红树林区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洋动物主要有鱼,虾,蟹,贝和星虫5大类,基围养殖,围网养殖和封滩轮育等是红树林区生态养殖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广西特色海水养殖品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日益加速,地方特色海产品养殖已经成为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广西几种特色海水养殖品种研究发展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侧面反映广西近几十年在特色海产品养殖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指出广西特色海水养殖品种产业发展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