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就在于它远远跨了民族界限,国家界限,而成为无伦比的世界性哲学,它在具体表现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的同时克服了民族思维的狭隘性,因而趋向为带有鲜明共性的世界性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正是马克思主义世界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国家的现代化取决于民族的现代化,而民族的现代化在于民族自我的形成。日本现代自我正是在各种现代思想聚合、发酵之下产生的,它表现为日本人共同分享的一体感以及对共同命运、价值的广泛认同。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输入也构成了重要的作用因,它为之注入了阶级的共同体意识、劳动价值论和历史主义立场等元素。本文通过对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国体与国民观、世界中的日本以及知识分子地位等问题的分析,阐述日本现代自我是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雅乐     
日本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不仅忠实于自身的传统,而且一向善于向外部世界学习,借以滋养自己的文化。在当今日本的艺坛上,雅乐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雅乐是日本的古典音乐。从它的产生到现在,已历经一千二百多年。作为宫庭艺术,长期以来,它与广大人民之间隔着一道宫墙。明治六年(一八七三年)大政官的布告中规定:雅乐的神乐歌等也和一般乐舞一样,允许在平民百姓中流传。这项宫禁的废除,使它在日本民族的文化天地里呈现出新风貌。本世纪初,“雅乐同志协会”在日本出现,开始了雅乐的普及活动;六十年代又创立“日本雅乐会”,进一步把雅乐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文化很有民族特点,它具有吸收性,全方位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它具有混合性:各种文化混杂在一起。究其原因,是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的影响,由此导致了日本民族具有不寻常的价值观,并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日本电影事业的现况好像是日本整个政治经济面貌的缩影:它尖锐地体现了美国占领者与日本民族命运之间的矛盾,本现了日本电影界有识之士为了维护和平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爱国斗争。日本是世界上电影摄制能力极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现今在出产影片的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在1927年起就开始活动的日本。无产阶级电影协会,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出现的活跃而又有影响的左翼电影工作者的团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它就摄制过进步的影片。“无产阶级电影协会”最初的斗争活动给日本电影工作者留  相似文献   

6.
民族性是艺术创作的土壤,没有民族性的作品就没有自己的特色,日本动画极具日本文化特色,而我们要分析日本动画在世界动画舞台独领风骚的缘由,需要从日本文化的根源上去理解,更要从民族性格民族习惯这些精神层面去探究,而本文以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代表性的影片为例说明日本文化,精神、性格在动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论边防情报分析中的经验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验思维是以经验为依据进行问题决断的思维形式,它以其快速、直接等特点成为边防情报分析工作中情报人员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但同时经验思维也存在着粗略性、狭隘性等局限,制约着边防情报的分析质量。通过对经验思维作用原理、特点的阐述,探讨了经验思维在边防情报分析中的优、缺点,针对其缺点提出了解决和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化很有民族特点,它具有吸收性:全方位地吸收世界各国化;它具有混合性:各种化混杂在一起。究其原因,是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的影响,由此导致了日本民族具有不寻常的价值观,并促进了多元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富有色彩的语言形式,它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一般具有形象生动,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谚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日本谚语同中国谚语一样,既有脱胎于文学作品的,也有传承于民间口语的。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谚语中有不少是汉语谚语的复制品,但是大量的还是日本民族本身特有的谚语。日本谚语具有大和民族的特色,体现着大和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本文试图从文化要素的传达方面对日本谚语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发生于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是一次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而且将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日本迅速推进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日本的民族心态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就日本的民族心态在明治维新中的作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一些学者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瑶族地区的调查和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他们撰写了一些实地调查报告并搜集相关文物。这些前驱者的努力和成果激励着学术同仁和普通民众,学术研究得以拓展和深化,国际学界由此有了“瑶学”的一席之地。研究这份宝贵的学术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布依族祭祀文化,与布依族的历史一样悠久。布依族祭祀文化具有独到的民族特色,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与其本身的社会功能是分不开的。通过考察,了解到布依族祭祀文化具有心理慰藉功能、社会规范功能、生态保护功能和促进布依族社会和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潘锡炎 《科技信息》2011,(33):212-213
桂西北瑶族作为整个桂西北地区中人数最多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在这些文化遗产中就蕴涵着瑶族特有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能够体现民族风格的民间体育运动。对桂西北瑶族体育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发掘、整理瑶族传统体育资源,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传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这种道德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并维系着该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佛教,其所信仰的经典也保留得较为完整。文章通过对《佛教格言》的分析,探索其所蕴含的伦理观,探讨该伦理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5.
佤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均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这为佤族历史文化的解读提供了诸多可能。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流传于整个阿佤山地带,乃至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内容不仅涵盖了宇宙、人类及万物的起源,还包括了佤族及其先祖数千年颠沛流离的迁徙史。当我们将这部神话传说与失落千年的古滇国文化、夜郎文化、哀牢文化和石佛洞文化进行链接的时候,佤族那段走失的文明便会以另一种方式再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产生了绚丽多姿、特色各异的民族民间音乐,这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多元文化的形成,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也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正逐渐萎缩或濒临消失。广西平果县在保护和传承当地壮族民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发展策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近年来当地壮族歌圩的重新盛行,给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传承的问题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攀枝花米易境内的尼罗人,虽然与彝族杂居在一起,风俗与生活方式也有相近之处,历史上尼罗人却从不与彝族通婚,语言也不相通,尼罗人本身也坚决否认他们是彝族人。但在中国上个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时,他们被识别为彝族。这种政府的强制行为,使尼罗人的民族身份发生了变化,也是尼罗人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由于人口少,逐渐被单向同化,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对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交流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力。新中国建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广西与东南亚各国、各地区的交往日益频繁,更凸显出广西和东南亚历史与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广西瑶族民居发展变化,分析其变化特点。进而结合泰国瑶族民居建筑的情况进行对比,有利于我们对跨境民族更深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每个民族的作家都有着自己浓厚的故乡情结和对本民族生存环境的无限热爱。文章通过对毛南族作家孟学祥的散文作品的品读,就其创作中所透露出来的底层叙事关怀进行解析,并由此揭示作家的散文特点在于对乡土和民族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动画从昔日辉煌到今天的失落,其根本原因在于丢失了民族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是辨证统一的,富有民族性的文化艺术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容易走向世界,而一味模仿的动画艺术很难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竞争力。要提高我国动画的民族性,根本之策在于改进动画人才培养和深化教育改革;改变重技术、轻文化的教学观,加强专业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培养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有较高的民族文化素质的动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