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气泡这玩艺儿大家都喜欢。人们不但喜欢吹泡泡玩儿,还喜欢看着它们,甚至喜欢把它们捅破,有人甚至喜欢把它们喝下去——在汽水里。气泡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可为什么它们总是圆的呢?  相似文献   

2.
"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阿城,曾经以《棋王》、《树王》、《孩子王》、《树桩》、《遍地风流》等作品蜚声文坛,而这些小说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态文学信息。无论是《棋王》中"天人合一"道家哲学的体现,还是《树王》、《树桩》所体现的对大自然破坏的反思,抑或《遍地风流》中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生态观,都强烈地散发着生态文学的内涵和特质,本文就是在生态文学批评视野下对阿城小说进行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中,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的互惠——小议列维一斯特劳斯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他对人类学与文学关系的有趣而深刻的思考。张玉《关于“四重证据法”之学术考察——从国学到文学人类学》是对叶舒宪先生“四重证据法”的再评述。张丽红《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钥匙——评叶舒宪先生的〈文学人类学教程〉》是一篇书评,其将叶舒宪先生《文学人类学教程》比做一把打开新的世界的钥匙,认为它使人们看到了文学研究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作家们在小说中总是倾向以儿子的身份自居而尽可能避免父亲的立场?为什么很少有人像鲁迅那样既能毫不留情的审父又能堂而皇之地为做父亲的辩护?为什么中国当代作家喜欢把政治、道德、性、生命本体的存在及其终极关怀悉数放在父与子的冲突中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5.
《楚辞章句》在注解《楚辞》的过程中体现了王逸本人的一些思想,其中关于文学本质的观点尤为突出和鲜明。具体来说,王逸的文学本质观包括:文学的本质在于"言志"、"述志";"志"中含有"情"的成分;"舒泻忧思"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楚辞章句》中提到的"情"大都指一己感情,只要内心的感情激荡欲出,就可以形诸文字。而且王逸指出,感情可以尽情地抒发,甚至到了呼天抢地不能自已的程度也无关紧要。只要感情抒发得足够动人,足够悲,就是好文。这就超越了汉代《毛诗大序》所规定的"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的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大家还记得本刊2016年第1期《山居生活的好邻居——复齿鼯鼠》吗?还记得"抹布""毛巾"还有"飞毯"的故事吗?其实,那篇文章中有一个错误:文中的鼯鼠并不是复齿鼯鼠,而是橙色小鼯鼠。我国西南山地几种常见的中型鼯鼠的外形很接近,该如何区分呢?  相似文献   

7.
常勤毅的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是一本以文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或者说是站在文学史与党史的交叉点上来研究文学的学术专著。该书被认定为与中共党史“配套”且十分重要的“辅助教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该书的探索和尝试更表现在作者站在党旗背景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些作家比如蒋光慈等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上。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种说法,河鲜生吃容易得寄生虫病,而生吃海鲜则不必担心。真是这样吗?有一种流传已久的说法,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不要生吃河鲜,里头有寄生虫;海鲜没什么关系,可以生吃。"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解释说,海水盐度高(约3.5%),能消毒,所以不长寄生虫——不信你看,吃了淡水里的钉螺会得血吸虫病,啥时候听说吃了海鲜得寄生虫病的?所以啊,海鲜可以生吃。  相似文献   

9.
正洛克说:"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洛克威尔说:"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阅读之道,思索为先。没有积极的思索,就没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怎样去思索呢?思索,起始于逻辑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去加工、消化阅读材料,得出自己的体会、感悟。比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中说:"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指的  相似文献   

10.
具有健全人格,拥有健康心理是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新课程提出了"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的宏伟教育目标,这一目标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目标,初中语文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实行语文课程的德育渗透呢?所谓"浇花浇根花才旺,育人育心心才正"。而文学的润"心"细无声值得一试!巧用课本文学,挖掘课本文学的德育潜质,让文学与精神相遇相撞,无声启悟于心灵。让学生从文学中解读自我弱点,从文学中确定自我方向,从文学中把握人生态度;愿语文教师都携起手来,极力引导学生在与文学的对话中净化心灵,让文学育人育心。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文人总是难以摆脱鬼魅般的"穷酸"呢?《现代汉语词典》堂而皇之地解释这个词,就是专用来"讥讽文人"的"穷而迂腐"。范成大的《次韵和宗伟阅番乐》中也有这样的话:"洗净书生气味  相似文献   

12.
做纸杯台灯     
正今天,我有了一个新伙伴,它能在停电时伴我读书写作业。你们猜猜它是谁呢?哈哈,还是我来告诉大家吧,它就是我和爸爸的杰作——纸杯台灯。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停电了台灯还能亮吗?它还会陪你看书写字吗?其实,我做纸杯台灯就是为了停电时使用。不信,你就慢慢看下去吧。中饭后,我找了三个一次性纸杯,一根筷子般粗的多股铁丝  相似文献   

13.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目标,一直存在不少争议:有人主张求"同",探寻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有人主张求"异",挖掘各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人主张"异同"兼顾。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看,只有维持"求同"与"求异"之间的必要张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才能对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和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锋杰等人在其新著《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中,欲创构一门以审美为本位的"文学政治学"。其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坚守文学审美独特性的基础上重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出"文学想象政治"这一新命题;将研究对象集中于"文学政治",以此为核心构建起文学政治学的概念体系和学科形态。当然,作为一门仍处于初创时期的理论学说,还存在很大的需要探索和建设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左联"在1932至1933年间创办了一些刊物,如《文学月报》、《文化月报》、《文学杂志》、《文艺月报》、《文学》月刊等。通过这些刊物,"左联"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讨论,研讨了一些无产阶级文化问题,彰显了北平"左联"倡导无产阶级文学的实绩,尤其是《文学》月刊的刊行和《子夜》的出版,标志着左翼文学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坛上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主要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莫言的《红高梁》等。文章结合寻根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对其不当之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某种意义层面上,视政治、道德等社会功利目的如魔鬼,惟恐避之而不及的唯美主义者们其前身就是唾弃"纯美"、"纯艺术"而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功利主义者。仅举王尔德为例,在他的童话作品《快乐王子集》中,就可以明显发现"文艺功利主义"思想的痕迹:现实主义的取材,个人道德臧否观点的介入,形式美在内容美前的逊位……无不隐含于他的作品中。两种文艺思想的冲突,唯美主义者的痛苦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8.
周杭 《科技信息》2013,(36):85-85
在日本文学界有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蔚然成风的作家自杀现象。在他们的作品中,自杀成为了一件神圣且体现日本之美的事情。例如: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等。其中川端康成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是什么原因让文学巨匠川端康成走上自杀之路的呢?  相似文献   

19.
尽管美国学者对文学新闻现象的研究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新闻主义,但是这种写作的方式事实上早就存在于文学或新闻实践之中。作为作家和记者的斯坦贝克在这方面早就有不自觉的尝试。他的作品《从前打过一场战争》就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文学新闻的特点。《从前打过一场战争》所体现出的写作特征与当代美国文学新闻写作理念不谋而合的这个事实表明:该部作品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新闻纪实而完成了向文学新闻的转变,而斯坦贝克亦可称为美国文学新闻的先驱之一。如果文学新闻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是一门写实的艺术,那么斯坦贝克就是这种写实艺术的大师。  相似文献   

20.
正虽然天生自带潜水属性,但潜艇还是时不时需要浮上水面"冒个泡"。比如,在水底撞山了(详情见2018年第2期《趣味科学》),或是需要接收GPS信号。通常情况下,浮上水面对潜艇来说不是难事——只需排出压载舱里的水,提供足够的浮力就行了,但在一种情况下,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什么情况呢?当潜艇的头上顶着厚厚的浮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