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代的文明以大量精美绝伦的商代青铜器为标志。然而,在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安阳和郑州及近畿地区,都没有发现大的铜矿资源,使铸造所用的大批铜矿料是从哪儿来的问题以来成为一个悬案。该文采用了铅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35件赣鄂豫地区商代青铜器和22个商周、春秋及现代的铜铅矿料样品。经对比发现,具有铅同位素中等比值的青铜器其铜矿源主要来自江西的瑞昌铜岭和湖北的大冶铜绿山。在河南出现的铅同位素高比值的青铜器  相似文献   

2.
秦早期青铜器是早期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秦人早期生活的地区没有发现古铜矿和铅矿遗址,所以关于秦早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至今仍是一个谜。本文利用铅同位素比值分析方法探讨秦早期青铜器中铅矿料的来源,结果表明,秦早期青铜器使用的铅料很可能就来自秦岭山带。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早期开发和中国青铜文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世纪30年代以来,商周时期巨大数量的铜料来源,一直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学术悬案。该文从古文献所载早期铜产地、现代地质勘探揭示的铜矿资源分布和早期采铜冶铜遗址的发掘研究,辅以铅同位素法等现代检测手段,论证长江中下游铜矿带和中条山区及其迤于带为商周铜料的主产地。中国青铜时代各文化区的形成与发展和各地区采铜冶铜生产与铜料供应的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商周时期的三大铜都(荆州、扬州和中条山),长江中下游据其中之  相似文献   

4.
考古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显示,汉代以前的中国传统铅钡玻璃中含有^207Pb/^206Pb比值很低的异常铅,该文通过分析这些异常铅的同位素分布场,推断早期铅钡玻璃的原料应来自于云南。文章还从历史记载、考古发现、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认为滇东北还是中国铅钡玻璃的香要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晚商中原青铜的锡料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青铜文化发展到晚商时期,已经达到鼎盛阶段。在河南殷墟等地发现的大型冶铸遗址和属于这一时期的巨型器物如司母戊大鼎等互相印证,显示了当时中原青铜铸造业的巨大规模。大量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中原青铜主要是铜、锡合金,铜、锡、铅合金,以及部分铜、铅合金和其它类青铜。从现代地质资料看,黄河中下游所谓中原地区仅产部分铜、铅矿产。因此,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特别是锡的来源,便成为一个重大历史疑案。这一问题还涉及晚商的政治疆域、交通贸易及其文化影响范围等诸多商代历史问题,故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笔者试就研究所得,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典型青铜器种类及器形发展变化的考察,探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铸焊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在夏代中后期约公元前1800—前1600年时,为弥补薄壁空腔青铜器的铸造缺陷,出现了修补性铸焊;商代前期至中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时,青铜器体积变大、铜鼎由圆变方,这种改变催生了刻意划分部件的拼铸焊接;整个夏商时代,青铜器的形制逐渐复杂,使许多附件与器身之间都需要通过铸焊技术进行连接;此外,为追求更加锋利的刃部,商代中后期出现了以陨铁为刃青铜为身的铸焊连接兵器。文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总结归纳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铸焊技术的产生、应用及发展特征。研究表明,铸焊技术是中国古代辉煌青铜文明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坩埚是古代冶金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国内对坩埚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文章梳理了与坩埚有关的文献史料,发现东汉炼丹家最早使用坩埚,宋以后多用于金银冶炼,也有称为"罐"和"筒"的坩埚用于熔铜、炼锌、炼铅、炼铁等。另外,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总结,发现坩埚可以分为两大类:铸造用坩埚用于熔铜、化铁,可分为三小类;冶炼用坩埚用于炼铁、炼锌和炼铅。最后介绍坩埚研究的常用方法,阐述通过分析坩埚和坩埚渣所能解决的冶金技术、生产效率、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考古发掘表明,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夏而勃兴于商中期,自商末以降,进入中国青铜器的辉煌时代,直至铁器时代到来。高超绝伦的技术冶铸了难以估量的青铜器,或重大恢宏,或小巧玲珑,多为精巧华美之作,为举世所景仰和惊奇。和生活方式、艺术风格一样,青铜冶铸技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不断演变递进。青铜器繁荣的殷商、西周和东周这三个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我国年代较早的大井古矿冶遗址的冶炼技术,表明在3000年前我国已使用硫化铜矿、含砷铜矿及铜锡共生矿,经焙烧后直接还原,熔炼成为Cu-Sn-As合金,为我国及世界早期冶铜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24,(1):22-23
<正>此次通报的4项考古发现与研究,是我国商代考古与商文明研究的重要成果,更加生动地阐释了我国商代城市营建、社会制度、丧葬礼仪、手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历史图景,具有重要价值。聚焦商代最新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日前通报了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河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北京丰台新宫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  相似文献   

11.
How can new drug lead suggestions beinferred from neurophysiological models? This paperaddresses this question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research into Parkinson's disease at the Groningen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armacy. It is argued thatneurophysiological box-and-arrow models can beunderstood as qualitative differential equationmodels. An inference task is defined to helpunderstand and possibly aid the discovery andexplanation of new drug lead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12.
鲁国历谱及春秋、西周历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春秋》所载历日干支的深入分析,可证明鲁国历法系为阴阳合历,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由特定的周期来安排连大月,所用朔望月长度约29.531日。约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6年)前多建丑,确非建丑的年份占6%;后多建子,确非建子的年份占10%。置闰的方法尚不规范,而约隐含的基本条件、并引进若干合理设定后,给出了鲁国历谱。春秋各诸候国的历法与鲁国历法大同小异,在建正问题上各行其是。春秋历法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是著者《中国的天文历法》一书的第三章,主要内容为:(1)三国时代历法;(2)晋代历法;(3)南北朝时代历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女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很大的进步。古代妇女虽然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做出伟大贡献,但由于地位低下和缺乏教育,极少能够参与科技活动,对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作用相当有限。在我国引进和移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阶段,女性最先投身于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15.
沈括与石油     
《梦溪笔谈》是现存沈括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该文通过对此书中一段有关石油描述的诠释,探讨并揭示了沈托研究石油的时间,地点,动机以及地利用石油制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等差级数与插值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髀算经》中求“衡径”和“晷长”的方法可以视为一次插值法的应用,《大衍历》中“先定日数,径求积度及分”的方法实与刘徽提出的等差级数求和公式一致。一般来说,一个(k—1)阶等差级数的求和公式等价于一个k阶等间距插值公式。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等差级数和插值法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题材,宋元数学家在充分认识高阶等差级数的基础上方有可能得到一般的等间距插值公式。  相似文献   

17.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对超导问题的研究,虽然相对鲜为人知,但对于玻尔研究和超导物理学史研究来说,却是颇有意义的课题。该文根据有关材料,特别是一些茂于丹麦玻尔文献馆的若干未公开发表的材料,就玻洋在本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对超导的研究探索作一简要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水力机械的起源、发展及其中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古代水力机械的发展已不乏研究,该文从水力应用的角度探讨它的历史演变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发展做了横向历史比较,从而对中国古代水能应用发展阶段的划分,水力机械起源时间的确定,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地位等相关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