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艾滋病是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威胁很大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至今尚不能彻底治愈,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势在必行.文章根据国内外艾滋病疫苗的相关文献对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现状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2.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1):84-84
9月18日.全球公认为最有希望的艾滋病疫苗——Ad5载体疫苗的临床Ⅱb期试验宣告失败。21日,这项试验被叫停,给整个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造成极大震撼。[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子虚 《创新科技》2009,(6):62-63
<正>近日,在波士顿举行的2009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主席大卫·巴尔迪摩在开幕致词上发表了一次关于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到:"基于艾滋病病毒复杂的变异性,研究者们至少  相似文献   

4.
5.
11月30日,卫生部通报,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而据卫生部等单位估计,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这其中可能有44万人已被感染但自己尚不知晓。这个消息让人沉重,但最近关于艾滋病也有\"好\"消息传来。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12,1(1):33-33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宣布,该校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将于2012年开展人体试验,检测其预防艾滋病的效果。这是目前加拿大研制的首个艾滋病疫苗。  相似文献   

7.
男性避孕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子抗体能导致的免疫性不育,对抗精子抗体靶抗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抗精子抗体与不育的因果关系.文章总结了近年来男性避孕疫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避孕疫苗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青年科学》2009,(5):51-51
“中国号”艾滋病疫苗第1阶段临床试验效果显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在北京表示,一种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结果显示疫苗“非常安全,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国的艾滋病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面对着现代化带来的两难抉择:危险与机会共存。中国特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加剧了对外开放带来的危险。曾被中国官员们当作西方问题的艾滋病问题,近年才受到北京的严重关注。不断强化的艾滋病问题将对中国造成巨大影响。对面临着一场巨大规模的传染病的中国政府而言,战胜危机将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研究疾病与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关系。世纪之交的中国,艾滋病问题日愈严重,引起人类学者的集体关注和行动,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话语声势”和社会影响。艾滋病这场世纪瘟疫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人类学学科利用自己的武库为现实服务并发展自身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3.
云南边境某地区HIV/AIDS感染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云南边境某地区HIV/AIDS感染者现状,为有效预防HIV/AIDS播散和关怀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分析方法,对某边境地区121名HIV/AIDS感染者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1名HIV/AIDS感染者中,男性82人,占67.76%;傣族105人,占86.78%;19~45岁111人,占91.73%;非婚性接触等不明确因素感染66人,占54.55%;有静脉注射吸毒史42人,占34.71%;傣族村社未发现歧视感染者人群。结论:年龄在19~45岁之间的傣族男性是该地区HIV感染的主要人群;性接触是感染HIV的主要途径;隐性感染人群数量较大,傣族人群在行为上对HIV/AIDS感染者的歧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有关国际上,尤其是美国有关与人类研究的研究伦理的重要文献,中美在伦理学方面的规定和现状,以及伦理学原则在艾滋病研究实践中运用的具体问题。希望能为人类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际的参考作用。并指出在艾滋病预防研究中,人类学者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减少危险的策略,旨在能帮助出入此领域的学者减少恐惧感并提高今后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科学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分析了艾滋病检测和监测、感染者及其配偶通知、知识宣传与行为干预、暗娼体检与发放健康证、感染者管理等策略在艾滋病防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匿名与实名检测、通知与不通知感染者配偶、正确理解和区分防病知识水平与健康行为改变的关系、是否可以通过为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发放体检证以控制艾滋病流行、采用感染者集中管理的利弊等,为科学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提高实际防治效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回归分析的HIV/AIDS传播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由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目前又没有好的治疗方法而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根据文中所指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艾滋病的传播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中,通过健康教育促使人们改变其态度和行为是最根本的干预策略,而培训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认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班是通过向人们提供基本知识,帮助人们建立健康信念,改变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负性态度,增强人们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减少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歧视等方面来预防艾滋病的。这样的培训特点强调人们的参与,强调人们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但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方式的原因,很多培训者还不了解参与性教学法,还不能有效地在培训活动中使用这种方法。本文作者总结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在文章中介绍了参与性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做法,并给了一些培训班能够使用的实例,供从事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的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抑制疾病的发展,构造了针对艾滋病传播相应的T-S模糊模型。利用T-S模糊控制方法,设计基于疫情发展的模糊控制器,使艾滋病传播模型在平衡点达到稳定状态。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模糊控制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免疫接种和时滞的HIV/AIDS模型.运用Routh-Hurwitz判据、LaSalle不变集原理、Beretta和Kuang的几何判别准则.首先,研究了系统无病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和全局稳定性;然后讨论了系统正平衡点的唯一存在性,并研究了正平衡点分别在系统有无时滞时稳定需要满足的充分条件;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0.
医学人类学的特色贡献在于深入分析导致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动因,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预防实践中,为长期有效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目前中国的艾滋病预防实践需要医学人类学的参与,生物医学和医学人类学观点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