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松  周蜜  刘武 《科学通报》2009,54(19):2902-2911
采用形态观察和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周口店直立人, 以及南方古猿、非洲早期人属、亚洲其他地区直立人、欧洲更新世人类、现代中国人下颌前臼齿(P3, 72枚; P4, 69枚)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人类下前臼齿齿冠咬合面形态结构及轮廓形状具有明显的演化变化. 南方古猿下前臼齿齿冠轮廓不对称, 颊侧近、远中垂直沟明显; P3咬合面前凹开裂, 跟座较大; P4齿冠颊侧近、远中垂直沟明显; 出现 “H” 型齿沟. 这些特征在后期化石人类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但呈减弱趋势. 现代人P3和P4齿冠轮廓基本对称; 齿冠颊侧近、远中垂直沟已经消失或微弱; 跟座缩小. 本研究发现周口店直立人下前臼齿保留了许多早期人类的原始特征, 包括齿冠舌侧不对称、明显的颊侧近、远中垂直沟等. 此外, 周口店直立人P3和P4齿冠形态存在明显的内部变异, 主要包括程度不同的颊侧近、远中垂直沟、轮廓对称性、齿尖区相对于外轮廓的分布位置和跟座的大小比例. 与亚洲其他地区直立人相比, 周口店直立人下前臼齿齿冠形态及轮廓形状与淅川标本以及印度尼西亚的S-1相类似, 而与S-6差别较大. 分析显示周口店直立人下前臼齿与欧洲更新世中期人类有相似的特征, 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更大.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初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及北京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以来,迄今在中国境内至少70余处地点发现了更新世时期的人类化石.近10余年来,田园洞、崇左、道县、许昌等人类化石的发现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使得国际古人类学界对中国古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关注不断增加,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中国直立人出现的时间及中国境内是否存在早于直立人的古人类成员、中国直立人的演化与变异、所谓的古老型智人及其是否与欧洲古人类有过基因交流、早期现代人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及扩散路径.本文综合近年来中国古人类的最新研究成果,就以上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吴新智 《科学》2006,58(5):32-36
当今古人类学两个令人们最感兴趣的热点是最初人类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前者指何种古猿何时何地如何转变成人;后者指形态上或解剖学上与我们基本相同的人类何时何地如何由何种古人类产生出来.我们在生物分类上属于智人,那些解剖学上与我们基本相似的人类被称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有时简称现代人,或称解剖学上的智人,以区别于生存时间比直立人晚,还保留比较可观的直立人特征的“早期智人”.  相似文献   

4.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学说,一为"多地区连续进化说",一为"非洲来源说".或曰"取代说".前者主张非洲、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类,从各自地区原有的直立人独自演化而来,他们身上一直保持着各自地区化石人类解剖学上一系列连续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英国和荷兰科学家通过观察耳朵,能判断人类祖先何时开始直立行走。科学家对提供平衡的内耳机制进行了研究,并证实了早先的一些发现:直立人是能够完全直立行走的第一批灵长目,并认为直立人约在10万年前进化成为现代人的。科学家利用他们所说的新方法对早期类人猿的行走进行了研究,主要是研究他们的前庭  相似文献   

6.
笔者大体上按照时代先后介绍包括600~700万年前的原初人和撒海尔人的最早期的人类、地猿、南方古猿、扁脸肯尼亚人、能人、鲁道夫人、格鲁吉亚的化石人、东南亚的直立人、魁人和弗洛勒斯人、欧洲的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非洲的匠人、罗德西亚人。接着介绍中国的直立人(俗称猿人)的主要特征,并对中国其他人类化石作了简略的介绍。其后用具体资料说明人类进化早期身材逐渐增高,这种趋势停止于大约180万年,人类的脑量则一直存在着增大的趋势,后期增速更快。笔者还简单叙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最后介绍关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特别是从人类化石的形态,古文化遗物,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现代人起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吴秀杰  潘雷 《科学通报》2011,56(16):1282-1287
探讨早期人类脑不对称性的主要研究材料是古人类颅内模, 即从颅骨内表面得到的脑的外部形态. 由于受研究材料和方法的限制, 对脑不对称性的研究一般只局限在左右半球向前、向后突出的程度, 或者对脑的前部、后部宽度的对比上. 本文利用3D 激光扫描技术, 对距今40~80 万年前的周口店直立人脑的不对称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与现代人颅内模对比, 显示周口店直立人和现代人在左右半球的绝对脑量和表面积上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然而在脑量和表面积构成的相对脑量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周口店直立人左右半球的相对脑量没有显著差异, 个体间差异较大; 现代人左半球的相对脑量明显大于右半球, 个体间变异范围较小. 提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的不对称性不是发生在左右半球的绝对脑量上, 而是起源于相对脑量的变化, 这种解剖结构的变化可能与脑一侧优势的演化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     
吴新智 《科学通报》2009,54(19):2847-2847
今年是北京直立人(俗称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发现80周年. 北京直立人的第一件化石出土于1921或1923年, 1926年在运往瑞典的标本中鉴定出一枚属于人类的前臼齿从而使其出土地周口店闻名于世, 1927年发现了1枚保存完好的臼齿, 由此提出Sinanthropus pekinensis这个新属新种, 中译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1929年12月2日发现了第1个完整的头盖骨, 与爪哇猿人并立为当时已知的最初人类, 1931年, 从这个遗址出土的石片被鉴定为人工制造的工具, 一些遗物被鉴定为人类用火的余烬, 更坚实地确立了这种古人类在人类进化上的重要地位. 1959年东非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发现170多万年前的石器, 大大地延长了人类历史的记录, 北京直立人不再是最早的人类. 但是由于这个遗址不但出土了大量的人类化石, 还伴存有丰富的石器、用火遗迹、哺乳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化石, 20世纪80年代应用新技术测年进一步认识到古人类在这个遗址生活的时间跨度很大, 所有这些与众不同之处使它的研究价值在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大象成群结队,看起来好有秩序呀!原来,它们正走在专为它们规划的大象廊道上. 大象廊道就是一般的生态廊道,也就是让动物有一片相连的土地可以行走迁移,不至于暴露行踪被捕食者看见,也没有人类的车辆会经过,或至少车辆受管制,而能大幅减少生存危机. 这些印度象原本的移动路线会经过茶园或人类住宅,令当地居民感到受到威胁,于是驱赶大象,甚至直接杀害.  相似文献   

10.
食物与肥胖     
<正>食物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控制着我们的身心?科学研究结果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对于那些想要让体重掉下几公斤的人,一些节食建议实在让人太过无奈,节制饮食意味着身体吸收的能量会降低,增加锻炼更是会多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在条件允许下,进食更多更丰富的食物,是人类进化赋予我们的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量,如今人们却普遍需要为克服食物诱惑而斗争。而在人类与食物的这场战争中败下阵来的往往是我们自己。事实上,食物与人类的关系绝不简单。如果仅仅将饮食当作一种摄取能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分子人类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婧泽  徐智  李辉  金力 《科学》2006,58(6):21-25
人类学和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类始祖在大约700万-500万前与黑猩猩的祖先分道扬镳,然后各自沿着不同的进化路线向前发展。人类的演化历程漫长而又艰辛,在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等阶段,最后在大约10万年前进化到晚期智人阶段,也即解剖学结构上与现代生活在地球上各个角落的各色人种非常接近的人类——现代人。  相似文献   

12.
<正>摄取食物是生物体完整生活史中的重要一环.对食物的正确选择是动物生存与繁衍的必要条件.在食物匮乏的恶劣环境中,摄取更高热量的食物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存活率.但是对于有更高食物选择权的现代人类而言,不加节制地大量摄入高能食物通常会带来众多健康隐患.  相似文献   

13.
广西布兵盆地么会洞新发现的早更新世人类化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么会洞出土的人类牙齿化石, 形态上与非洲南方古猿牙齿存在差别而与中国境内的直立人牙齿比较接近, 可暂定为直立人(Homo erectus). 共生的哺乳动物群中存在巨猿、爪兽、小猪、裴氏猪和小种大熊猫等华南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的代表性成员, 明确显示么会洞人类化石的时代为早更新世. 同时, 么会洞动物群的总体面貌与2 Ma的巫山龙骨坡动物群相似, 表明两者的年代相近. 目前, 亚洲发现的早更新世人类化石不如非洲的多, 而且在层位、年代和分类位置等方面仍有诸多争议. 此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探讨至今仍未有满意答案的人类起源与进化之谜. 现在, 么会洞所提供的层位清楚、时代可靠和特征明显的人类化石无疑有助于改善上述状况.  相似文献   

14.
大象趣史     
动物学家汉密尔顿对有关大象的传说表示怀疑,因此他驯养了一群非洲象.世上是否真有大象坟地?在大象家族中,是否大家都要唯母命是从?当亚洲象成为人类得力家畜的时候,被认为不可驯服的庞然大物--非洲象究竞是怎样生活的呢?  相似文献   

15.
何颖 《科学之友》2005,(4):51-51
控制生育不仅是人类独有的行为,许多动物为了自身长期生存,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栖息在埃及尼罗河两岸的大象,能根据当时当地食物的供应情况来决定多生还是少生幼象。尼罗河岸的一侧树木繁茂,野草丛生,食物丰富,母象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每隔4年生育一胎;而在河的  相似文献   

16.
现在,地球上最强的生物,既非百兽之王的狮子,亦非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体形庞大的鲸鱼、大象等亦不在话下,鼠疫菌、天花病毒之类固然可怕,但归根结底它们都得寄生于其它生物,否则无法生存。如果寄生对象人或鼠类一匿迹,这些细菌也就随之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刘武 《科学》2003,55(4):20-20
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就现代人起源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争论.近十几年来,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据支持现代人在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向世界各地扩散并取代了当地的古老人类,成为现代人的祖先.这一观点构成了现代人"非洲起源说".与此相对应的"多地区起源说"认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起源于当地的早期智人或直立人.这两种学说的激烈争论,已成为近年国际古人类学术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虽然"非洲起源说"逐渐获得了日益增多证据的支持,但迄今在非洲发现的最早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年代仅在距今10万年前左右.缺乏距今10万~20万年期间的化石证据,已成为"非洲起源说"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18.
魏明 《大自然探索》2003,(10):60-64
人类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从南猿——直立人——化石智人三个阶段,发展成为现代人。在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分支,这些分支的进化者有的成功了,有的灭绝了。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距今20万年到4万年前,在进化的道路上曾与我们的祖先结伴同行,但是最终还是灭绝了。尼安德特人灭绝之谜一直吸引着众多人类学家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9.
刘武 《科学通报》2020,65(18):1804-1808
正人类的出现是地球和生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尽管目前对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许多问题尚未阐明,经过一个多世纪几代人的探索与努力,古人类学界已经建立了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大致框架.根据迄今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证据,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大约700万年前,经历了撒海尔乍得人、原初人、地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古老型智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早期  相似文献   

20.
热的产生     
《科学之友》2004,(3):58-59
热是拥有神奇魔力的一种能量,足够的热能可以让水变成蒸汽、面粉糊变成蛋糕、木头变成灰烬。自从史前人类发现生火可以取暖、熟煮食物以及防卫之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就离不开热了。我们对热的需求跟史前人类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只不过科技进步了,昔日是钻木取火,如今是使用热水器、煤气炉和微波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