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软基沉降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神经网络理论引入软基沉降预测领域.借助自控领域信号处理的思想,应用改进后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映射模式进行软基沉降的短期预测;软基沉降的长期预测实质上为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维欧氏空间的曲面拟合问题,将地基压缩层从上到下分成若干段,每段的土性指标按段内各层土在段中的长度取加权平均作为系统的输入,将某个沉降模型的沉降曲线参数作为系统的输出,可以预测后期沉降曲线走势.实践表明,建立的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软基沉降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模型是可行的,只要有足够多的训练样本,长期预测可以达到比较精确的预测效果.表5,参9.  相似文献   

2.
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RBF神经网络,依据某地实际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和天气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了考虑历史天气状况因素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和仿真,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较小,满足精度要求,并将此RBF负荷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在相同预测条件下,RBF神经网络相比于BP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RBF神经网络,依据某地实际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和天气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了考虑历史天气状况因素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和仿真,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较小,满足精度要求,并将此RBF负荷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在相同预测条件下,RBF神经网络相比于BP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跳频信号频率预测的解决方案——RBF神经网络.比较了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在跳频信号频率预测中的性能差异.应用MATLAB针对一伴有随机噪声的信号进行了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理论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教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的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教师评价模型,可以弥补以往基于神经网络的教师评价模型的不足,不但可以给出教师的综合得分或所属类别,还可以给出教师在每个方面的得分.所使用的组合神经网络,由多个结构相同的BP神经网络组成;用构建的组合神经网络和传统BP神经网络分别进行实验.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相对误差较小,可以满足评价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集装箱吞吐量组合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的历史数据,分别采用灰色预测法和三次多项式曲线模型建立了单项预测模型.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对两个单项预测模型结果进行了组合预测,以作为其最终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方法比采用单一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最后,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对组合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增加了结果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7.
鉴于我国能源消费系统的复杂性及非线性特征,本文分别采用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两种方法建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单项预测模型,并对各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作为预测未来能源消费量的有效工具。根据标准差法对各模型的结果进行权重分配,建立我国能源消费的组合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既克服单一模型的缺陷,又提高了预测精度,之后应用此模型对我国未来六年的能源消费进行预测,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会达到41.9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MATLAB编程软件,分别建立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采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1999-2003年男性人口总数量作为样本,分别对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预测后5年后男性人口数量.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预测人口均是可行的,效果较好,误差很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电力远期价格预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电力远期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趋势复杂,难以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提出了采用灰色动态模型对电力远期价格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组合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有效地将灰色理论弱化数据序列波动性的优点和神经网络特有的非线性适应性信息处理能力相融合。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在小样本、贫信息的条件下对电力远期价格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为电力市场的参与者能更好地利用电力远期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软件可靠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网络的预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前馈神经网络混合学习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组合神经网络.该算法由一种模式提取算法(Alopex)和伪逆算法组成.在该混合学习算法中,网络的学习任务被分解为2个部分:隐藏层的权值先随机给定,然后使用Alopex算法不断地对其进行扰动;输出层的权值使用伪逆算法确定.所使用的组合神经网络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前馈神经网络组成,每个前馈神经网络都使用混合学习算法(采用不同的初值)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组合神经网络能够显著提高软件可靠性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能源消费量预测,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能源消费量预测模型。以我国1978~1997年的实际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拟合效果良好;以1998~2002年的实际数据检验网络,预测精度较高。并通过实例与BP网络进行比较,表明RBF网络预测模型优于BP网络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率的数据分析,运用LM(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结合BP网络,建立了相应的中国能耗增长率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能费增长率进行了拟合,并对未来能耗总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实际数据与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极强的拟合精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的预测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建省厦门市某高校8栋公寓楼的房间日平均用电量的分析,提出一种建筑能耗的平衡点温度-多元线性回归(BPT-MLR)模型.使用统计方法识别平衡点温度,并根据该平衡点温度分段对房间日平均用电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分析;对8个参数进行筛选,最终选4个参数作为模型变量,包括1个数值型变量(室外空气平均温度)和3个定类型变量(性别、节假日指数和晴雨天指数).结果表明:对比3种数据驱动模型,BPT-MLR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优,其R2值达到了95.29%,比BP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R2值分别高出0.04%和24.64%.  相似文献   

14.
刘望 《科技信息》2011,(29):I0202-I0203
运用文献调查、逻辑分析、类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人口增长预测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构建体育人口增长预测模型,准确地预测我国未来体育人口的增长,为相关决策部门制定健身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文章阐述了体育人口的特点以及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论述了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体育人口增长预测的可行性,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体育人口增长预测模型,补充了体育人口增长预测理论研究的空白,对我国未来准确预测体育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RBF网络的我国能源消费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历史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法建立预测模型,再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对灰色预测模型结果进行预测,以作为其最终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灰色RBF网络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优于单一的灰色模型.该模型计算简便,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精度,拓宽了灰色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水闸垂直位移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闸垂直位移是水闸安全的重要特征之一.针对传统水闸垂直位移预测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和运算迭代量大的缺点,有效地提高学习速度,使得预测精度大大提高.利用Matlab的RBF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垂直位移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较高的拟合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传统BP神经网络在经济预测中的不足,引入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上建立互推递进遗传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经实例测试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以凸轮式高速形变试验机得到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利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碳钢的变形抗力与其化学成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及变形速度对应关系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函数newrb()中宽度系数的调整,确定了最佳的网络结构形式,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以及网络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与传统的BP网络模型相比较,RBF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将3种灰色模型(残差GM(1,1),无偏GM(1,1)和pGM(1,1))与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有机组合,建立一种新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并以中国股票市场上证指数为例进行模拟预测.实证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模拟预测精度较原有方法更为精确,可作为股市预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