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再生能源我们知道,目前世界上的能源主要是矿物燃料,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等。这些矿物燃料是地球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可是人类只用了短短的几个世纪就将把它们彻底消耗殆尽。因为这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开采一点就少一点。当它们被全部开采完后,人类将怎么办呢?与这些矿物燃料能源不同的是,太阳光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会不断地产生,不会越用越少,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作可再生能源。这些可再生能源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使用它们不会产生大量废弃污染和温室效应,对我们的生态环境不会形成负面影响,所以…  相似文献   

2.
人类不必担心燃烧矿物燃料—煤、天然气、石油时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CO_2)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地球气候这方面,人类还多少掌握着一点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类社会广泛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然而这些燃料在地壳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比如石油,按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和消耗量计算,再过五六十年后,就差不多用完了,人类正面临着矿物燃料日益枯竭的困境。由于能源的短缺就推动了能源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向异常广阔的领域里寻找、开发新能源:即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波力能、海水热能、核  相似文献   

4.
正在过去的500年中,人类可考的发生在海洋里的灭绝事件远少于陆地。根据一项研究结果,有15种动物永远从海洋中消失,而陆地生态系统中已经消失了514种。但这并不值得乐观。随着海洋食品、矿物燃料、矿物、能源和运输方面不断工业化发展的趋势,海洋生物灭绝的数量可能会迅速增加。和很多陆地生物灭绝的命运相似的是,作为"美味佳肴",它们灭绝的方式之一竟也是难逃被人类烹制的厄运。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年代里,工业国家中的广大公众认识到能量供应对技术文明和保证人类生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能量主要由矿物燃料提供,而它们的储藏量是有限的。因此,寻找取代目前能量生产的方法,便成了人类解决其今后生存问题的迫切要求。太阳光通过光学生物转换成为技术上可利用的能量形  相似文献   

6.
地球在"发烧"——全球性气候变暖,已被列为科学家们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国际性问题。科学家称:在约2万年前的冰河期,北美洲和北欧覆盖着比现在南极冰床还要大的冰块。但现在这个冰床除了格陵兰岛以外,已全部融化、消失。全球海平面因此上升了100米以上。与上述事实有关的全球气温变化则表现为,过去近2万年中是每100年上升0.1℃,而最近100年间却上升了0.3—0.6℃。导致地球气候日益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呢?目前一般都把它归咎于由于不断增多的二氧化碳而导致的温室效应。现在,全球每年燃烧的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油质岩、沥青)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约为2000亿吨,约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总量的7.8%,如果加上全世界800多座活火山爆发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和人类自身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数量将更大。现在地球上储藏的矿物燃料总量约301万亿吨,如果将它们全部开采出来燃烧掉,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将达到1100万亿吨,等于现有大气层中二氧化碳量的430倍。世界上许  相似文献   

7.
千百年来,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中,不断地消耗着能量。可以说,人类的任何进步、发展,都离不开消耗能量。在原始时代,人类对能量的消耗,不但数量少,而且形式也是很低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能量的消耗也不断发展。直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解放,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人类才学会了使用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自从人类使用矿物燃料以来大大地推动了生产、科技、经济和文明的进步。在最近一个多世纪中,人类消耗了比以前数万  相似文献   

8.
矿物原料往往是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实际上,每一种文明都必须以矿物原料作保证,并善于发现和开采矿物原料。然而二十世纪在历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这个世纪是以伟大的社会革命、科学和技术革命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易变为标志。在人类的这个历史时期,矿物原料的需求量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增长,而且大大地扩大了矿产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曾有过漫长的用帆时代,那鼓胀的风帆曾在工业革命前为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后来它们被使用燃料的引擎所取代。然而在太空中,事情很有可能完全颠倒过来,携带燃料的引擎难以带领我们进行长距离的太空旅行,而帆则有希望做到这一点:以太阳光帆为动力的航天器很有可能在太空中实现帆的复活,开辟帆的太空时代。  相似文献   

10.
矿物能源     
人类大量使用矿物能源已使自己面临了困境.现在,世界88%左右的能源需求要依靠燃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来满足,而且这一需求仍在增长.然而,燃烧它们所释放出的大量有害气体却显著降低了环境质量,甚至将带来改变全球气候并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夏奡  陈蓉  付乾  朱贤青  朱恂  廖强 《科学通报》2020,65(18):1814-1823
能源是支撑人类文明和发展的源泉,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要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然而,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和利用不仅造成了能源危机,而且还导致了温室气体、颗粒物等污染物过量排放所引发的严重环境问题.如何获得可再生的洁净燃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19世纪中叶,人类已经开展了制备可再生合成燃料方面的探索,发现利用厌氧微生物可以转化生物质制取富含甲烷的燃气.历经16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条直接或间接的可再生合成燃料制备途径.本文围绕可再生燃料的电化学合成、光催化转化、热化学转化、微生物转化四种主要合成路线,综述了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化二氧化碳制备甲烷、醇醚燃料、烷烃柴油、航空燃油等合成燃料的发展历程、重要进展及挑战,为未来的燃料可持续供给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直到现在,太阳为我们创造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都是来自地球上有生命的物质。每年,人类用沉重的劳动开采出30多亿吨矿物燃料,而当利用核燃料来生产同样多的能量时,只需1,500吨铀或钍,而铀和钍在地球上的储量并不很少。那末,难道不可以不利用太阳的这一小部分储存起来的能量(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在地球上建造自己的太阳吗?如果我们学会控制热核反应,那么我们就能达到这个目的。事实上,实现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看来并不是这  相似文献   

13.
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的二氧化硫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  相似文献   

14.
今天,太空业的本质就是开拓新的经济领域。自从人类首次进入太空迄今仅仅四分之一世纪,就已有数百家公司直接参与了太空商业活动。今后二十五年里,太空商业活动的规模将可与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工业相媲美。未来学家们指出,此后的二十五年将会取得更伟大的成绩:在太空设置的太阳能板组可通过微波把电能传送到地球上;在月球和其他星球上开采矿物;也许,人类还会在火星上定居。位于马萨诸塞州坎  相似文献   

15.
能源对于一个现代化国家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当今世界上,煤、石油等燃料储量日益减少。据估计,这些燃料的储量约合8.5~13×10~(12)吨标准燃料,能开采到的石油储量为1300~2000亿吨标准燃料,也就是说,即使按现在的燃料消耗水平,也只够人类用不太长的时间,因此开辟新能源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的二氧化硫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凡是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  相似文献   

17.
日本推出重新绿化地球的100年规划石田秋彦著徐新明译人类对于一种永久性理想生活标准的盲目追求造成我们肆无忌惮地消耗着越来越多的矿物燃料。结果,人类将不得不将减少或者至少稳定住全球性的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一项长时期的任务来正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造成了大量CO2进入大气层,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些过量的CO2被陆地和海洋以"渗漏"的方式吸收.这种渗漏会给未来的气候变暖带来什么影响?科学家发现,从长远的观点看,它们对碳的有效吸收要比人们想象的小得多.根据计算,如果不考虑大气-碳循环联系,那么到2100年,全球陆地气温将只上升2.5℃,而不是预期的5.5℃.  相似文献   

19.
徐寿波 《科学通报》1964,9(4):324-324
燃料动能平衡主要是指各种燃料动能的开采和生产的平衡,各种燃料动能消费的平衡以及各种燃料动能开采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综合的平衡。由于燃料动能平衡问题牵涉到各种燃料动能的开采、生产、运输和消费等各方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它既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动能生产和供应问题,同时也包括各地区的动能生产和供应问题,所以,燃料动能平衡问题是综合动能学——燃料动能方面的技术经济科学——研究的核心。我们知道,各种燃料动能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  相似文献   

20.
今天,油、气在人类燃料热能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且根据各方面估计,今后几十年内情况仍将继续如此。但在这几十年内,人类差不多要消耗完这些有用矿物的已知储量。为此,可以开发星球上尚未开发的区域(全世界海洋、格陵兰和南极洲)里的油气田,也可利用碳氢化合物新能源(气水化合物),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然气固态化合物。不久前(19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