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1990年3月20日在伦敦召开的农业团体学术讨论会有关农业中的转基因植物应用展望。一、马铃共载体和转化系统的研究进展植物和植物细胞培养遗传工程的定义是不明确的,但是,总得来说,它涉及三个过程:(l)特定基因的鉴定、分离和操纵;(2、将这些特定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并在细胞培养或转基因植物中生长:(3)检验插  相似文献   

2.
2001年6月22日,美国研究人员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似乎给一直担心转基因危害人体和环境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研究结果表明,致病菌或其他生物的有害基因是不可能直接转移到人体的。对于生物遗传工程,人们最担心的是转基因动植物产品对人和环境的危害。虽然转基因食品在全球闹得沸沸扬扬,但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环境,它的负面作用迄今还没有体现出来,也还没有严重的事件发生。而对于转基因动物,如转基因猪,人们对基因污染的关注一  相似文献   

3.
某些植物不能将它们的基因保持在体内,但这真的要紧吗?恶梦般的景象可能是这样展开的:农民用经过遗传工程处理使之带有战胜害虫和病害的基因的作物来覆盖他们的农田。这些作物将它们的基因传递给了野生亲缘植物,将它们变成具有超竞争力的杂草,这些杂草将整个农村闹得天翻地覆,消灭掉稀有的和脆弱的物种。环境保护主义者全线反击。面对造成严重损害的诉讼,生物工程公司提出申请破产。科林·梅里特对此感叹不已。在此以前他已经上千次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但他当时并不在意。‘“超级杂草”是这样一种带感情色彩的词汇,他说:“它还没有…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农产品营养价值,更快、更高效地生产食品,科学家们应用转基因的方法,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拼组新基因,使今后的农作物具有高营养、耐贮藏、抗病虫和抗除草剂的能力,不断生产新的转基因食品。第一类:植物性转基因食品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果蔬,但它不耐贮藏。为了解决番茄这类果实的贮藏问题,研究者发现,控制植物衰老激素乙烯合成的酶基因,是导致植物衰老…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科学家已成功地开发了一种可在含盐量很高的土壤里种植的转基因植物。多伦多大学的马里斯·亚布塞和他的同事们相信,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应用这种转基因技术可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抗盐农作物。目前世界上l/3用水浇灌的土地受到水中超量盐分的污染,每年全球大约损失0.]亿公顷农作物收成。由于相同原因,20世纪以来,美洲、澳洲、亚洲和欧洲的广大地区都遭受了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的巨大损失。盐中的钠杀死植物。为了使植物具有抗盐能力,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用:1)防止纳离子渗透植物的花粉囊:2)在植物体内找到…  相似文献   

6.
利用重组DNA转移植物之间的基因可以最终改变地球的面貌。卡尔金(Calgo脱)有一研究小组报告了将细菌基因引入烟草植物使之产生抗蒙桑托(Mon阻Ilt。)除劳剂草甘磷能力的情况。罗伯·富莱里(Rob Fraley)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但用的是植物基因,引入西红柿以及烟草和矮牵牛属植物。草甘磷是一种无选择性的除荞剂,它既能除去杂草也能除去农作物故只能用于廓清。在农作物中容许有  相似文献   

7.
小鼠精子捕获外源DN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荣家 《科学通报》1992,37(13):1246-1246
随着遗传工程研究的发展,现今已有多种方法实现外源基因向受体细胞的转移。较常用的方法有显微注射法和反转录病毒载体等方法。但晚近Lavitrano等报道用精子作为外源DNA的载体可以生产转基因动物。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一些作者试图重复这一实验,但至今还没有成功的报道。虽然如此,至今并不能排除精子作为外源DNA的载体的可能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第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试验田地里,一到夜晚,田间地头的植物叶子就会熠熠发光,原来,这是一些由发光基因培育的发光植物。把自然界中能发光的生物之基因,转移给植物,培育发光植物,也是基因工程的目标之一。 时代催生转基因 转基因是指以人为的方法改变物种的基因排列,通常涉及将某种动、植物的某个基因,从一连串基因  相似文献   

9.
近代生物科学的研究表明,各种生物的生息繁衍,都是因为生物细胞里有遗传物质DNA,这种双螺旋结构的DNA,上面携带着无尽的遗传基因。正是这些遗传基因,承担了生物传宗接代的使命。近些年,生物工程、农作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相继培育成功。尤其是在植物的育种方面,为了保证植物的一些优良遗传性状,育种和遗传专家采用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转基因育种。所谓转基因植物育种,就是人类应用生物基因工程,根据人们的需要,把一种生物基因剪切、缝合到另…  相似文献   

10.
蒋兴邨 《科学通报》1984,29(13):814-814
进行植物遗传工程研究需要把外源的DNA引入到植物的细胞中,继而使其和植物细胞的基因组整合并能表达。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um tumefaciens)的Ti质粒被证明是植物基因转移的良好载体本文作者曾利用致瘤农杆菌诱导龙葵植株产生畸胎瘤,并且在培养条件下,分化出含有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的愈伤组织和幼苗,从而完成了T-DNA在龙葵细胞中的转移。Hall和Kemp成功地利用Ti质粒将插入到T-DNA的菜豆贮藏蛋白基因转移到向日葵,在其瘤组织中产生菜豆蛋白的DNA的转录产物,为植物遗传工程的研究展开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何新华 Hoff.  CA 《世界科学》1992,(3):16-17,12
用科学和社会的分析来认识遗传工程这种新技术的利益所在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致力于改良作物的分子生物学家常常声称从遗传工程(转基因)生物中产生的生态危险性是很小的,并且指出几十年来育种学家用亲缘相近的野生物种来进行杂交已把新的基因引入到了作物体中也未见什么明显的危害。伯利尔(Brill)(1987)亦指出遗传工程事实上是减少危害的,因为在杂种中品种的特性是更为紧密受控的,换言之,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窗     
分子农业科学之窗杨觉雄加拿大的研究人员预计,不久将出现一种以“分子农业”为主导的农业革命。这种高科技农业的新方法,是利用遗传工程来研制能生产疫苗、药品和生物降解塑料的植物。分子农业的一种方法是从动物或细菌“切除”特定的基因,然后将它们“粘附”在植物细胞上,这是个耗时的过程。如果外来基因插入成功,将出现载有能生产疫苗和其‘已产品所需的新遗传物质的“转基因”植物。研究人员也能应用天然植物病毒作为媒介或新基因的载体,将遗传物质从一种植物转到另一种植物上,以生产高浓度的有价值的药物,如抗生素等。热心于此…  相似文献   

13.
生物途径控制虫害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向辉  朱祯 《科学通报》1998,43(19):2025-2033
在植物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中,最先走向市场的是抗病虫害的工程作物品种。在综合分析了抗虫遗传工程研究的进展,转基因作物研究中有关外源基因的转移和表达,后代的遗传稳定性以及其潜在的安全性等问题后,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重视开发生物防御机制的生物技术,如昆虫病毒载体,昆虫性信息素,以及害虫自然天敌的修饰和作用,以期形成一个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控制虫害的完整策略。  相似文献   

14.
1983年,人类首次把能制造蛋白质的外来基因移入了植物细胞内。这一壮举开创了植物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不久,科学家将创造出成熟而不变软的西红柿、不合咖啡困的咖啡豆、甚至能创造出对地球变暖有抵抗力的植物来。遗传工程尽管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育种方法,但生物学家确实能利用这一方法将自然或人工制造的基因在根本不能发生有性生殖的两个物种之间移来移去。现已有两家生物技术公司(即美国生物资源遗传工程公司和高级聚合物系统公司)决定利用这一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黑色素开发新型护肤剂。生物学家创造首批遗传工程植物所用的工具是叫作根瘤农杆菌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是天然的遗传工  相似文献   

15.
基因工程杀虫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布锋 《自然杂志》1998,20(4):201-205
我国是农业大国,防治农作物虫害是一项重要任务.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的优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杀虫基因,提高杀虫效果,研制抗虫的转基因植物,显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近十年来,遗传工程的兴起为生物固氮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七十年代中期,由于在细菌之间固氮基因转移成功,人们对遗传工程用于固氮的研究前景寄以很大希望;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如何将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作物中,以减少农作物对氮肥的需求。农业科学中这一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各阶层的重视。1984年1月赵紫阳同志访问美国加州大学时,在听到遗传工程有可能使非豆科作物固氮的介绍后说:“你们的工作做成功了,我们这个地球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可以避免星球大战了。”(《光明日报》,1984年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2013,(6):23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环境毒理学专家沈建华认为:近年来,有些社会人士笼统地把矛头指向转基因技术,可能是没有瞄准靶子。转基因技术作为一个大体成熟、并在不断发展中的技术系统,本身没有社会层面上的对错之分,更何况对于种间基因转移的遗传操作技术早已使用多年。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作为社会讨论的话题是否会有结果,这本  相似文献   

18.
徐勇  张林  马荣才 《科学通报》2008,53(5):537-543
我们在以前的研究中克隆了2个桃MADS box 基因, PpMADS4和PpMADS6, 它们分别为AGAMOUS (AG)和FRUITFULL (FUL)的同源基因, 本研究把它们进一步转入拟南芥中分析它们的功能. 转基因结果表明, 这2个基因都能导致拟南芥早花, 二级花序减少, 出现顶端花, 但PpMADS4与PpMADS6对拟南芥花器官有截然不同的影响. PpMADS4引起转基因植株花器官同源异型转变: 萼片心皮化, 花瓣雄蕊化; PpMADS6转基因植株表现为花瓣、雄蕊和心皮花器官数目的增加. 它们对果实发育也产生不同的影响: PpMADS4转基因植株的角果在伸长期花的外2轮萼片和花瓣不脱落; PpMADS6转基因植株的角果成熟后不开裂, 并可诱导从一朵花中长出多个果角. 这些结果表明, PpMADS4在拟南芥中可模拟AG的功能, 而PpMADS6与拟南芥FUL功能相似. PpMADS6对花器官数目的影响暗示FUL同源基因具有调节花器官数目的新功能. 通过RT-PCR分析花器官发育和控制顶端分生组织的基因表达, 结果表明, PpMADS6诱导产生超数花器官可能是通过控制CLV-WUS通路的基因来实现的. 此外, 将PpMADS4转化为一个SSR标记, 并将其定位在桃属植物的G5 连锁群上, 与PpMADS6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区段上. 最后, 对PpMADS4和PpMADS6在农作物及果树育种上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DNA(脱氧核糖核酸)重组技术在传统上主要用于微生物。但是现在,科学家正在把基因从一个动物转移到另一个动物身上,并且进行高等植物间的基因转移。可以诱使农作物作出它们从未作过的事情,并且最终可以证明人类的遗传疾病能够容易地治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并使其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以这样的生物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生产加工成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主要有植物转基因食品和动物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