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巨锁基 《科技信息》2009,(17):304-30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一直都被允许自然产生开裂,我国现有的CRCP在设计中也均采用了自然开裂的方式。这种被动裂缝控制导致了不均匀的裂缝间距,并引起早期损坏。介绍了美国进行的CRCP主动裂缝控制(预锯缝)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CRCP采取预锯缝的措施,可使横向裂缝更均匀、更直、发展时间更早,这有助于提高CRCP的预期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采用裂缝实际调查和影响因素数值分析,研究基于可靠度的CRCP配筋率设计方法.通过实际调查CRCP路面裂缝间距与宽度分布情况,认为裂缝间距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裂缝宽度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模型;分析了钢筋直径、配筋率、混凝土极限拉应力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应力对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通过CRCP路面失效概率分析,认为裂缝间距与裂缝宽度的可靠度主要与设计裂缝间距及参数的变异水平有关.给出了CRCP的横向裂缝最佳间距值,得出基于可靠度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配筋率设计法.  相似文献   

3.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CRCP)在铺筑完成一段时间后,会在路面纵向上断裂成一个个单独的板块.借助正交设计和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在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单独板的温缩应力简化公式.极差分析结果表明,CRCP温缩应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变化、裂缝间距、板厚、粘结刚度系数、钢筋直径、配筋间距.单因素单变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多年冻土区地基融沉效应对路面结构应力状态的影响,基于水-热-力耦合作用理论,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冻土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基层与底基层材料参数、面板厚度与模量、配筋率对CRCP路面结构组合应力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多年冻土区CRCP路面的合理结构形式.结果表明,地基融沉效应对于CRCP路面结构应力影响显著.融沉效应和车辆荷载耦合作用下,板内最大主应力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大.板内最大主应力随面板、基层和底基层的厚度增加而减小,随各层模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配筋率的变化对其无影响.考虑融沉效应时,CRCP路面板+水泥稳定碎石+石灰土的路面结构较适宜于多年冻土区,可为多年冻土地区CRCP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横向开裂的特点、常规测微镜检测裂缝宽度的困难和裂缝宽度检测精度的要求,通过数码相机拍摄高清晰度数码照片,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裂缝图像分析,提出了裂缝宽度的图像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精度高且速度快的CRCP裂缝宽度检测技术,从而为CRCP的长期性能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根据钢筋混凝土间粘结滑移的线性本构关系,建立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温度应力分析的计算模型及微分平衡方程,求出了微分方程的解答,并分析了降温荷载作用下路面内应力、位移的分布规律及裂缝间距、配筋率与配筋方式等计算参数的影响,给出了不利位置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位移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分析CRCP的温度应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中钢筋的实际受力性能,将钢筋连续化处理,提出了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薄膜模型,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通过不同荷位的计算与分析,提出了不同裂缝间距时CRCP的2种临界荷位,分析了配筋率及配筋位置对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特征和缺陷,研发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新结构,上基层采用贫混凝土,下基层采用沥青碎石或级配碎石,基层和面板之间设细型沥青混凝土夹层;面板设上、下2层连续钢筋,通过专门设计的支座固定,其中上层只设纵向钢筋,下层设纵横向钢筋;研发适用于双层CRCP新结构的接缝及施工方法,保持接缝处钢筋连续,有效解决现有接缝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双层CRCP新结构的疲劳寿命得到有效提升,在不良地基与板底脱空不利状况下更具优势和适用性;新型路面结构的部分技术特征已在实体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且横向裂缝及平整度等关键技术指标满足要求;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为CRCP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温度荷载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端部变形与受力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地基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变形非线性相互作用关系,求得端部力计算的解析解,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端部CRCP温度应力及其变形,并与线性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通过分析设计参数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端部锚固力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三板系统模拟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计算获得了连续配筋路面的临界荷位.引入接缝混凝土板的传力杆设计理念,确定了连续配筋路面横向裂缝处钢筋的传荷刚度计算公式.同时,以有限元方法建立了CRCP横向裂缝处混凝土的传荷刚度计算公式.裂缝处传荷刚度的确定,为模拟CRCP荷载应力计算提供了关键参数.有限元数值计算表明:三板系统中,当边板长度大于4 m时,边界条件将不对应力计算产生影响.对于双车道路面,计算所得的板宽向最大应力位于左车道外侧车轮板底的轮迹中心处,此时的路面荷位为标准轴载位于路面右边边缘且靠近裂缝边缘,推荐此荷位作为路面承载力检验的核算位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说明钢纤维混凝土在桥梁负弯矩区桥面铺装的具体施工,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铺装的特点、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设计及配合比的选用、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的选用,以及钢纤维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了掺加不同钢纤维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出了常规混凝土路面材料中合理的钢纤维掺入率.结合工程实践,总结出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抗弯折、抗裂以及耐磨、耐冲击、韧性等优良性能,在道路工程新建、改扩建和维修时,是一种值得优先推广的新型路面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13.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锚固原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分析了连续配筋路面端部移动计算原理,提出了端部锚固应力计算的迭代法,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线胀系数和温度变化量是影响锚固应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合理的端部固应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钢纤维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尤其是受标高和使用限制的特殊路段路面损坏后 ,如何进行改造的问题 ,以 10 4国道明光收费站站区加铺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工程为例 ,结合工程实践 ,介绍了钢纤维水泥混凝土较普通水泥混凝土具有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低和减薄结构厚度等优点的路面结构 ,采用直接加铺的办法对原收费站站区旧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岳建光 《河南科学》2012,30(8):1110-1113
防治反射裂缝,使现有道路能够继续承担未来的交通荷载是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吸收应力、减少反射裂缝、防水、粘接力强等优点.通过工程实例,对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机理、加铺层设计方法以及基于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结构及材料等作一些探讨;重点论述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作用机理和相关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混凝土路面损坏的成因,对钢纤维混凝土罩面修复路面技术中的罩面形式、接缝处理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阐述了郑州污水处理厂等直径钢筋混凝土消化池,采用滑升模板施工,连续浇筑混凝土提高工效,经过满水和闭气试验,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机场道面自密实碱激发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机场道面混凝土强度、耐久性高性能化的要求,采用"优质矿渣+复合碱激发剂"的技术路线,配制出坍落度≥160 mm,抗折强度7 d达7.6 MPa、28 d达8.5 MPa的自密实碱激发胶凝材料混凝土,并研究了碱激发胶凝材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变形性能、施工和经济性.与目前机场道面施工中采用的水泥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远优于传统水泥混凝土,抗渗等级达到S40以上,抗冻等级达到F300以上,耐硫酸盐和耐磨性能优异;碱激发胶凝材料混凝土属低收缩混凝土,但早期收缩略高,应采取措施加强早期养护.自密实碱激发胶凝材料道面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可以满足机场道面铺筑要求,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经济性,可用于机场道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浅谈桥面铺装中的钢纤维砼施工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侯运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的施工实践 ,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施工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