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日前,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在浙江调研科技创新工作。王志刚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大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多贡献浙江力量、多展现浙江担当。王志刚来到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企业研发创新和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在疫情期间快速成功研发智能防疫机器人、助力无接触测温及复工工作表示肯定。王志刚得知企业与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达成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2.
日前,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在浙江调研科技创新工作.王志刚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大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多贡献浙江力量、多展现浙江担当.  相似文献   

3.
《太原科技》2013,(3):110-110
近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分别召开相关部门和部内相关司局的会议,落实刘延东国务委员指示,专题研究领导小组拟重点推进的改革任务。王志刚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1月9日,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作工作报告·,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重点任务,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会议由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主持。王志刚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全国科技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尊重创新发展规  相似文献   

5.
<正>1月9日,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作工作报告。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重点任务,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会议由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主持。王志刚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6.
9月3日~5日,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率领国务院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调研及文件起草小组一行,就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先后到宁波市、绍兴市和杭州市调研。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省政府近日印发《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加快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规划》确立了科技强省建设"两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11,(10):10-11
近年来,杭州市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和“创新创业”总战略、首个国家技术创新112程浙江试点省,和杭州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要求,着眼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发展规划、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科技十大平台、引进科技创新载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等内容,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6月5日,科技部在南京市组织召开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主持会议。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参加会议。会议全面总结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展,交流推广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研究部署新时期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推进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高地。其中,杭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材料列入了交流材料汇编。创新型城市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创新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浙江”,将成为浙江破解发展难题,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分析了建设“创新浙江”的内涵与必要性,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对外开放等角度阐述了建设“创新浙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近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开启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新阶段,共同推进"一个聚力、三个联动、一个接轨",即聚力服务国家战略,合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实现创新计划、成果转化、创业品牌联动;通过空间接轨,共同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2.
正一、浙江创新智库建设进展浙江创新智库建设总体发展思路为"一库三中心",即浙江有影响力的引领型特色创新智库,科技信息资源中心、科技大数据中心、科技全媒体中心。(一)提高战略研究能力,建立科技决策支撑体系一是聚焦全省科技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包括浙江"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地市科技创新规划、园区发展规划等。二是聚焦重点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6月3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上海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江苏省副省长齐家滨,浙江省副省长卢山,安徽省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在浦江论坛开幕式上共同为中心揭牌。作为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担负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改革、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使命。2020年3月,科技部、  相似文献   

14.
本期关键词     
《今日科技》2012,(10):1
聚焦浙江科技三大盛事10月11日,温州高新技术园区挂牌成立仪式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标志着继杭州、宁波、绍兴之后,浙江省第四个国家级高新区成立。11月5日上午10时,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科技成果拍卖敲响"第一槌",这是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创办10年来一次重要的创新实践。11月5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浙江分院正式成立。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兼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万钢为浙江分院成立授牌。分院的成立将为国家及地方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23日下午,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出席开幕式,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尹力,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部主任张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中医药科技创新与大健康产业",20余个国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浙江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调整期,科技查新机构应立足实际,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主动服务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为推进浙江经济转型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探索区域协同示范,推进长三角创新生态建设实践区;打造沪通跨江创新联合体、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生态实践区示范点,推动"嘉宝昆太"创新生态协同示范;探索长三角技术转移服务协同机制,探讨上海闵行、浙江、宁波、江苏苏南等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动。对接国家战略,上海市在2018年努力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推进跨区域、跨领域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拓展全  相似文献   

18.
与大搜索引擎相比,美国的小搜索引擎发展更具优势,借助孕育的原创新的微型公司,更能主导国家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创新、创业、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微型公司市"等地方治理制度,尤其是是权力治理与产权配置水平较高的浙江,改革知识产权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城镇化战略,以赶超美国。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技》2012,(10):9-9
11月5号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浙江分院成立大会在之江饭店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兼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万钢亲临会议并为浙江分院成立授牌。副省长毛光烈、省政协副主席徐辉、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等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战略院,兄弟省市科委、战略研究、情报所的领导与专家12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战略研究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考察国家战略院时指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水平直接决定着科技发展的视野、布局,也决定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效,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要成为科技发展的智库,成为党和国家决策的重要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充分利用长三角优势科技资源,为浙江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重要支撑?近日,由浙江省科技厅主办的2019"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媒体行"采风调研活动如期举行,通过对4家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的走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