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8日,金华市婺城区政府与北航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深交流协作,助推"双城"战略迭代升级. 据介绍,北航投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航企业家俱乐部联合发起设立的高科技投资公司.成立五年来,公司聚焦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已投项目的下一轮融资率高达100%,总估值已增值近40倍.  相似文献   

2.
<正>7月16日,《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正式发布。该"行动计划"提出打造以临港为核心,浦东、闵行、嘉定、宝山、松江等区域构成的近郊产业带,形成"一核一带"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国家机器人"两个中心"等平台建设,为上海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平台载体支撑。该"行动计划"指出,打造"一核一带"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域定位等因素,在全市形成"一核一带"智能制造发展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3.
<正>一是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打好产业技术创新突围战。面向宁波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创新布局,前瞻布局高端精细化工、新型磁性材料与器件、工业机器人等重大专项,加快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信息设施等应用,以技术突破支撑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10,(6):18-18
<正>2个重大信息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世博论坛江东区与国内外名企名校在信息产业方面的合作又有重大收获,近日,借"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举行之机,宁波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宁波完美信息咨询两家企业成功签下2个重大信息产业合作项目。宁波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项目是宁波获批的首个通信类国家重大专项,总投资6亿元,将带动社会投资15亿元,催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  相似文献   

5.
会议点击     
2020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召开2021年1月13日,2020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暨联盟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以"供给创新·服务升级·赋能智造"为主题,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的与会者就加速智能制造由点到面的推广,强化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等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7月16日,《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正式发布。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1年,上海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过1300亿元,其中机器人及系统集成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实现100项"卡脖子"的智能制造关键装备、核心部件与工业软件首台套(首版次)突破。"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是:1.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超过1300亿元,其中机器人及系统集成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二  相似文献   

7.
上海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实施,各国、各地区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及其细分领域的发展越发重视。本文基于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有关成果,介绍了国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布局,研究分析了上海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及薄弱环节,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一般认为,智能制造装备主要涵盖的细分领域为: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和以3D打印为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方兴未艾。近日,全球智能经济峰会暨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全球专家学者齐聚,探路"智慧发展"的"中国解法",助推智能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2018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峰会日前在临港举行。会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信息与创新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又一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功能平台正式落户临港。临港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正在全力推进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根据临港地区推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行动方案,未来3年,聚焦"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低碳制造"领域,临港地区将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先导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制造2025》提出:"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中国有三条路径——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杭州提出了推进"拥江发展"和打造"大湾区"建设战略。为实现"加快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空间"目标,探索智能制造重点产业及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创新平台建设的可行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杭州科技》2016,(6):42-44
正智能制造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9月,2016中国(杭州)智能制造大会在余杭举行。此次会议吸引了国际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各级部门负责人等1000余人参会。会上,国内首个产业互联网一站式服务综合体——产业互联网小镇亮相临平创业城,浙江省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落户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12.
新政策     
<正>五项重大工程推动"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我国将实施五项重大工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苏波指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要通过智能制造带动我国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中国  相似文献   

13.
市县动态     
《今日科技》2021,(4):32-34
正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正式入园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在宁波梅山正式入园,标志着占地4.8万平方米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启动高标准实验室建设。2018年6月,在5位院士和1位长江学者的带领下,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启动六个创新研究中心的建设。整个项目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截至目前,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已汇聚各类人才近250名,并累计为宁波60余家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车联网、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新技术、新模式、新物种层出不穷,随着数据技术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与智能出行之间出现了不少碰撞和交融。为了进一步探讨智能出行产业的前景,2017年12月12日,数阵赋能2017 x嘉定"智能出行产业先锋论坛"邀集中国智能出行产业新锐势力齐聚上海杨浦区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共同展望智能出行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趋势。对于数据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数阵科技集团创始人兼CEO赵晔谈道,"赋能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12月7日上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江苏省政府主办的世界智能制造合作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发布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科协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创新驱动先行"的第17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2015年5月23—24日在广州举办。第17届中国科协年会设立15个分会场: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机器换人"与智能制造论坛、面向智能制造的先进测控技术学术会议、技术信息传播与移动互联标准技术国际研讨会、可穿戴产业与技术论坛、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论坛、综合轨道交通体系学术沙龙、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及耐久性论坛、南海深水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媒体融合发展论坛、生物医学  相似文献   

17.
<正>除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外,科技创新中心还要在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产业方面,体现先导作用。围绕构筑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高地、支撑智慧服务发展、培育发展绿色产业、提升健康产业能级等4个方面,上海市在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智能制造集成、机器人、深远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导航与遥感、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制造业也随之扩大,在对模具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上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在模具制造中加入智能加工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模具制造的质量。其中数控是对模具制造进行精确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智能加工技术与模具制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产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对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也是有着巨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前范耀祖在北航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工作,兼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首科集团—北航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中心副主任、ITS丛书主编、国家ITS框架研究专家组成员、海陆空惯性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敢为人先的浙江因时而谋,抢先开跑,以加快"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探索,为浙江制造转型升级打开"智慧之门"。智能制造的本质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