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地球形成至古生代寒武纪开始这一段时间被地质学家称为前寒武纪,从距今46亿年前至距今5.45亿年前,历时约41亿年,约占地球演化发展史的5/6.前寒武纪亦称隐生宙,包括冥古代、太古代和元古代.  相似文献   

2.
旋旋 《科学之友》2010,(5):25-27
于2003年从火星上拍摄的一张地球照片显示: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球,悬挂在一片漆黑的永恒虚空中,比它小得多的月亮依伴在侧。一些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家称,如果这张照片拍摄在8亿年~6亿年前,那么我们看到的景象可能会大不相同,那时的地球应该是一幅黑白  相似文献   

3.
金石 《科学之友》2004,(8):24-25
包围地球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但地球大气一开始并不是现在这样子的,它是伴随着地球一起成长,经过了亿万年不断“吐故纳新”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7,(9):4-4
天文学家最近宣布,到大约50亿年之后。即银河系和仙女座基系完成碰掩之时.太阳和地球很可能将被甩到一个遥远.孤寂的太空地带。还有一种很小的可能性,即35亿年屑整个太阳系都被“铲”进仙女座,从而被兼并掉。银河蕞和仙女座开始碰撞的时间是在大约20亿年之后,  相似文献   

5.
吴凡 《科学之友》2006,(4):20-21
根据法籍华人地球化学家江博明教授的测定,中国有35亿年前的古老岩石。也就是说,根据岩石的年龄来推断,地球至今已存在35亿年。在这35亿年中,曾出现过8次巨变,才有今日的地球和人类。  相似文献   

6.
郑友消 《科学之友》2006,(11):55-55
世界上水的总储量约有13亿km^3,平铺在地球表面上约3km高。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水球”。 比较权威的地质学家对地球水的来源是这样认识的:刚刚形成的地球表面可能含有少量彗核带来的水,即彗核中的固态水。它们在闯进地球上方1000km高空时瓦解,并且很快蒸发成空气中的水汽云。但是空气中水的含量太少,不足以形成这么多的地球水。  相似文献   

7.
唐祥明 《世界科学》1996,(12):43-43
地球古大气的变化与石灰岩成因唐祥明石灰岩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古代湖海中生物体之钙质的沉积而成。对于分布如此广泛和多量的石灰岩层.此生物遗骸沉积说,也即有机质沉积说存在不少疑点,难以令人信服。根据对古代地球大气.古石灰岩地质、地貌的研究观察,对石灰岩的大...  相似文献   

8.
海燕 《科学之友》2007,(8A):3-3
千万不要以为有关地球的事情只和科学家相关,这种观点会让生存了46亿年的地球遭受很多厄运,其中包括现在人们都在关注的地球加速变暖。为什么呢?很多人会问,我什么都没干啊。是啊,思想指挥着行动,你的这种思想完全可能让你以后的行为直接加速地球变暖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正在距今40多亿年前的"冥古宙"时期,地球的地壳还不稳定,地外物体时时刻刻撞击地表,当时的地球就是一个岩浆球。科学家通过模拟发现,虽然地球在该时期受到过密集的"轰炸",但是地球表面某些区域依然具备适合微生物生活的环境。如果接下来的模拟结果真的能反应当时地球表面的环境,那么地球的生命元年将被大大提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似文献   

10.
吴凡 《大自然探索》2006,(11):32-37
在以千年、万年和亿年为单位的遥远未来,地球与宇宙将会发生什么?——地球上形成超级大陆,海水被全部吸入地球内部,无数彗星撞击行星,强力伽马射线袭击太阳系……这就是一些科学家所描绘的地球与宇宙可能的未来情景。  相似文献   

11.
地球是在约46亿年前由许多微行星反复冲撞合并诞生的。从一开始几千米直径的微行星成长到现在的地球大小,估计用了300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地球上已有11亿人承受着严重的淡水缺乏之苦,到2025年时,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0亿,约占地球总人口的40%。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水问题研究所认为,全球水危机危及地球这一前景已离我们不远。  相似文献   

13.
地球的年龄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自然关心一个问题:地球的年龄有多大?科学家指出,地球形成已经有46亿年了。但是,这一结论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西方的神甫告诉人们,上帝创造了人类,地球自然也是上帝创造的,而人类创造地球的时间是公元前4000年。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是人类在蒙昧时期用来欺骗自己的谎言。从很早开始,许多勤于思考的有识之士就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推测地球的年龄。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有人试图通过测算海洋的盐度来推算地球的年龄。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假定在地球形成之初,海洋中的水全部是淡水,经过后来漫长的演变,陆地上的河…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类心灵和生活的需求.它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古代流传至今的一些民间传统习俗,是人们为适应当时的地球环境和需要而长期积累下来的生存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虽然30亿年以来,太阳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亮度,维系和养育着地球上的生命。但是,我们的太阳会不会突然发生所谓的“超强亮光”而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呢?如果我们的太阳出现超强亮光,地球会迅速升温,极光会在每一片天空上波动,电离层会受到破坏,臭氧层也会被摧毁,从太阳发出的致命射线和粒子流将会到达地面并摧毁一切生物,只有那些在深海里受水保护的生物会侥幸逃过此劫。从历史数据看来,我们的太阳似乎没有在过去2000年中经历过超强亮光。地质记录方面的证据也表明,这种超强亮光在我们的太阳上几乎还没有发生过,尽管研究者们还不…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9,(7):7-7
2008年。天文学家测到一颗代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在被发现19个小时以后,它与地球大气层相撞,并在苏丹北部努比亚沙漠上空约37千米处爆炸。有目击者后来称,他们看到了一个火球,但这个火球不久即消失。  相似文献   

17.
在生命之初,在漫长的30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生物都一直是十分简单的单细胞结构。一直到了大约5.7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才突然令人吃惊地爆发性地增多了,物种繁荣,结构复杂。多细胞的植物和动物开始出现,而这个急剧增长期可能仅仅只持续了几百万年。那就是被称为寒武纪大爆炸,也被称为寒武纪大转变的时期,但无论怎样命名,那都绝对是地球生物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为什么在以前那漫长的岁月中地球生物是那么少,而到了寒武纪则突然爆炸性地增多了?古老的生命到底采用了怎样的生存策略呢?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5,(11):5-5
如果在银河系邻近星系中的恒星发生伽马射线大爆发,对地球上的生物来说或许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一些科学家最近指出,这样的爆发可能在大约4.4亿年前向地球遍撒化肥,并最终使得地球陆地上绿意盎然。 至少在过去10年中,科学家一直猜测伽马射线大爆发曾经在远古地球上导致了数次生物大灭绝。伽马射线爆发被认为可能是超新星(即老年恒星爆炸)的副产品,也可能是致密(超高密度)恒星——中子星相撞的结果,爆炸和撞击释放超大量的高能辐射——伽马射线,这些射线聚集成两股“灯塔”式的超高能光柱。 迄今为止观察到的几乎所有伽马射线大爆发,都发生在那些遥远的星系。不过,在这去几十亿年中,至少有  相似文献   

19.
距今8亿到6亿年前,地球剧烈的气候变化有可能使地球变成了一个“雪球”。科学家现在认为,史前“雪球地球”很有可能是地球复杂生命诞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翟明国 《自然杂志》2010,32(3):125-129
地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以5.45亿年为界,之前的称为前寒武纪,它有大约40亿年,是地球历史上漫长的地质时代。之后的称为显生宙,寒武纪就是显生宙的第一个纪元。地球陆壳的80%~90%以上是在前寒武纪形成的,记录了复杂和惊心动魄的地质构造事件,赋存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前寒武纪地质,就是研究地球在前寒武纪时期的地质演化,特别是大陆的形成和增生以及演化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