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手机电视业务的特点,结合创新扩散理论,对技术接受模型予以扩展和细化.分析了影响消费者使用手机电视意愿的关键因素,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等.以此为基础,在市场宣传、定价、节目内容等方面,对手机电视的发展和推广提出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旭伟  申敏 《科技信息》2007,(11):58-59
随着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及与移动技术的相互融合,手机电视业务发展迅速。本文对DVB-H手机电视业务的标准、网络框架、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DVB-H手机电视的几种技术进行了详尽介绍。  相似文献   

3.
互动电视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未来发展方向是结合手机互动电视的发展。本文概述互动电视和手机互动电视的特点,利用电视的共享性以及社交性和互动手机的智能化来进行设计手机与互动电视的连接社交发展,对未来手机作为遥控器以及分享中转和社交平台发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手机依赖、感知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该文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手机依赖问卷、感知社会支持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对2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生活满意度能显著预测手机依赖,且手机依赖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即手机依赖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2)生活满意度与感知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是显著的,即生活满意度→手机依赖→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路径的前一阶段受到感知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索我国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宁宁 《科技信息》2008,(8):230-230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视这个新兴的业务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手机电视在中国的发展还不要克服一些问题.例如终端的性能、标准的制定、上网资费等问题。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韩包海 《科技信息》2007,(4):154-155
手机电视是指利用手机通信终端收看电视内容并进行相关操作的一种多媒体业务,它的实现是多种技术组合应用的结果。但它的发展存在管理体制、技术标准、网络资源等方面的问题。随着现代通信等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手机电视业务的迅速发展,必将引发移动通信和电视广播产业的全面合作,从而促进我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合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杨嘉 《甘肃科技》2013,29(11):67-68,54
随着手机越来越普及,手机电视也逐渐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着重叙述了手机电视的实现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优势和不足及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电视手机遥控系统.该遥控系统以手机作为控制终端,利用手机蓝牙发送控制指令到协议转换器,通过协议转换器对指令数据处理并转换为红外信号,实现对电视等红外家电的控制.实验测试证明该遥控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刘伟 《山西科技》2010,25(4):101-102
介绍了手机电视以及当前手机电视技术标准的分类,总结了手机电视的几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韩冰 《科技信息》2012,(4):311-311
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通讯工具这一基本用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也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平台,而成为当代青少年的精神寄托。时下,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拇指一族"专注地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发短信、打电话、看手机报、手机小说、玩游戏和看手机电视。手机文化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笔者试对手机文化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高清摄像机在影视艺术节目摄制中的广泛运用,使得高清电视时代的到来成为.必然趋势.优秀的影像品质既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又对摄影师提出了新要求.从高清摄像机的技术特质出发,从聚焦、曝光、构图、运动等角度出发研究高清电视时代的影像摄制艺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方式。“广播”模式业务质量有保障、成本低,但盈利方式单一、互动能力弱;“点播”模式发展协调、新业务开发能力强,但业务质量差、频率资源占用多。两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两者的“整合”模式成本更低、收入来源更广、系统效率更高,是手机电视运营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通信领域,移动接收采用垂直极化方式,因此移动接收天线可以采用垂直极化方式的偶板子天线.由于垂直极化天线在水平方向的方向图是全向的,因此可以在相对于发射天线的任何方向上都不改变接收天线的方向性.随着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电视的移动接收成为数字电视的一项重要特征.但是在以往的模拟电视广播中,电视广播信号通常是水平极化的,因此在数字电视的移动接收时,或者需要改变信号发射的极化方式,或者设计一种新的可以用于移动接收目的的接收天线.本文给出一种可以用于接收水平极化信号的移动接收天线的设计方案和理论分析.通过理论分析表明,此种天线可以在移动过程自适应地完成接收水平极化信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廉价的在Linux嵌入式平台下实现移动媒体播放的方案.首先,在嵌入式平台中植入AC580 3G网卡驱动,再通过PPP拨号实现3G网络的接入.然后,修改MPlayer源代码并移植到嵌入式平台中,实现在无操作界面下的网络视频LCD定位播放,接着编写一个QT界面程序来控制MPlayer,实现播放器的可视化操作,同时将QT播放器移植到平台中.最后,在嵌入式平台中实现一个利用QT播放器通过3G网络播放网络视频的终端机.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终端可以通过3G网络实现网络电视等网络流媒体的在线点播,经过转化可望投产做成移动电视,网络广告机等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移动电视具有覆盖广泛、反应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它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可全天候、宽覆盖、高可靠性地进行工作。在展望列车移动电视发展前景的同时,提出了发展列车移动电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阅读习惯由纸质媒介向电子化媒介变化。整合了计算中心、档案馆、电视台、印刷中心等的复合型图书馆将是图书馆存在的主要模式。移动阅读、数字化综合型信息服务将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献获取、信息教育、技术服务、学科查新、珍善本挖掘、大文化教育将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17.
自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以及手机电视产生之日起,电视的传播就进入了一个交互传播的新时代.面对目前学界关于电视传播交互性概念术语使用时的混乱状态,文章首先追根述源对现代电视传播交互性的定义进行了界定,然后,通过与传统电视传播方式的对比,对该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及其表现形式和特征做了简要的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手机电视的逐渐普及,用户消费习惯的日益培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积极参与,目前中国手机电视市场已呈现蓄势待发之势。本文将重点介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东方龙手机电视的商业模式,在进行分析的同时,试图去寻找适合我国的手机电视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数字电视地面的广播制式、图像压缩编码方式以及数字地面电视系统的构成等方面论述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不仅能在移动电视中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而且能够给国民经济带来客观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电视系统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以及对目前摸拟电视制作设备的分析 ,阐述了电视制作设备数字化的必要性 ,分析了目前几种数字格式的制作设备以及正确认识非线性编辑系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