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准确编辑生物信息学稿件,对目前科技期刊生物信息学稿件中最常见的一些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名词用法错误进行了辨析。结果表明:生物信息学稿件中常见的基因、蛋白质、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亲缘关系等名词的使用及其表述经常有误甚至有歧义;同时对基因和蛋白质的符号表达错误进行了辨析,虽然有90%的科技期刊中基因符号已用斜体字母表达,但其中还是有很多基因符号尤其以基因命名的引物名称以及重组质粒中的基因符号未能用斜体字母表达。该研究结果可为科技期刊编辑掌握生物信息学稿件中最基本的一些名词的使用及其表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从医学术语的专业性、科学性及准确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医学期刊中医学术语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和如何使之规范化。医学术语的规范化是衡量医学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编辑素质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文中从医学术语的专业性、科学性及准确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医学期刊中医学术语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和如何使之规范化。医学术语的规范化是衡量医学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编辑素质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我在2007年9月才接触到《中国科技术语》。起因是我构思一篇《推荐使用的煤炭科技名词》,在上网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中国科技术语》。随后给《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发邮件询问一些投稿事宜,很快就得到张晖编辑的回复,令我很感动。作为一名作者,我为《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能在第一时间给作者答复所深深折服,因为我也耳闻目睹作者将稿件投出去后,  相似文献   

5.
我在2007年9月才接触到<中国科技术语>.起因是我构思一篇<推荐使用的煤炭科技名词>,在上网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中国科技术语>.随后给<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发邮件询问一些投稿事宜,很快就得到张晖编辑的回复,令我很感动.作为一名作者,我为<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能在第一时间给作者答复所深深折服,因为我也耳闻目睹作者将稿件投出去后,有的杂志社两三个月无任何音信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炭专业图书中有一些术语使用易错易混,不太合乎规范,给读者、作者和编辑带来不便,对几组术语进行了辨析,提出了理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在促进科技术语规范化表达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在地质学科技论文编校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科术语的混用、错用现象。文章列举了四组常见词汇,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发现其混淆使用现象比较普遍。借助词典、地质行业标准、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及百度学术搜索引擎,对“勘查”“勘察”、 “降水量”“降雨量”的词义及使用语境进行分析,对“平硐”“平洞”、 “硐室”“洞室”的正误使用进行辨析。最后提出建议:期刊学科编辑需要加强对科技术语规范化表达的重视,工作中遇到把握不准的词要查证辨析,做到改必有据;编辑部可以通过期刊网站等平台公布易混淆词汇,促进作者和读者重视科技术语的规范化表达,并在科技论文写作中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本体编辑工具Protégé,设计了人工影响天气术语本体知识库。按照本体构造的“七步法”,定义了术语类,明确了术语类层次关系,定义了术语类的对象属性和数据属性;基于自定义的对象属性,利用HermiT推理机对本体进行了一致性检查。文章系统组织了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专业术语,为该领域术语研究、人机翻译、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最小编辑距离是比较语言中不同符号串之间相似程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计算不同符号串之间转换时的删除、插入、替代等运算的操作数,通过动态规划算法进行算法描述。在术语研究中,可以使用最小编辑距离对术语特征进行定量化计算。在计算语言学中,可以使用最小编辑距离发现潜在的拼写错误,进行错拼更正。在语音识别中,可以使用最小编辑距离计算单词的错误率。在机器翻译中,可以使用最小编辑距离进行双语语料库的单词对齐。  相似文献   

10.
从科技期刊编辑的角度,基于一个英文术语有不同中文译名的情况,以femtocell为例讨论了科技新词的中文定名问题,并提出科技新词译名的确定可以依照两种方法:直译和与相关名词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1932年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2年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国防化学的需要,也兼顾了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译名.但是,其根本的动力仍然来自中国化学界内部交流的需要.参加讨论会的45位化学专家都曾留学欧美或日本,代表着国内主要的教育和学术机构.在这次讨论会上,与会者不仅以投票表决的方式约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议决案,而且发起组织了中国化学会.在讨论会议决案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中国化学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讨论会不仅是中国化学界的第一次国内集会,也是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化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历史沿革,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工作的情况,分析并讨论了在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中新元素的中文命名问题、化学名词的造字与规范汉字问题、化学名词的定义问题以及海峡两岸化学名词的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要求,针对科技名词定义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分析了科技名词定义方法、规则及其运用,以《测绘学名词》(第3版)的定义为例,讨论了个别定义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与西方科技的传入密不可分。19世纪下半叶,西方科技大规模传入中国,正是这个时期西方科技的传入为中国科技与国际的接轨乃至走上近代化之路,奠定了基础。然而,当时的科技译名问题颇多且极不统一。温昌斌的《民国科技译名统一工作实践与理论》系统梳理了民国科技名词的翻译史,总结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为科技译名统一所做的工作,不仅可以为今天的科技译名统一工作提供借鉴,也丰富了翻译史的相关研究。文章简单介绍了此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价值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地浸采铀技术的进步极大刺激了国内地浸采铀矿山建设的蓬勃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在地浸采铀相关术语的理解和使用中存在各种问题。在分析科技文献和地浸采铀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推敲,作者认为:资源利用率、金属浸出率、液固比、平米铀量等作为地浸采铀科技术语存在定义不严谨、运用错误等不科学现象。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术语翻译在全球贸易、科技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还存在不准确、不规范和不一致等现象,例如在线词典、机器翻译引擎、在线百科等提供的新冠肺炎和新冠病毒的译法。梳理了科技术语翻译标准和多模态大数据语境理论框架。基于科技术语与翻译方面权威的规范文献的国际国内标准和术语翻译标准的相关研究等可归纳为准确、简明、一致、规范的术语翻译标准;多模态大数据语境则指术语可通过文本、图片、网页等多模态语境传播,整个网络具有多模态语境互文性。文章以新冠肺炎和新冠病毒术语翻译标准化为例,基于网络、数据库检索、图文等互文性语境,以及现有相关研究,分析在科普和学术论文场合的翻译惯例,根据术语翻译标准,更全面归纳了标准化汉英翻译,包括优选术语、全称、曾称和简称等,示范了英语科技论文中全称和简称的写作方式等,可为在线词典、机器翻译中术语优化和科技名词规范等术语翻译标准化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科技术语越来越多,对术语的数据格式、审定过程以及市场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科技术语管理现状,指出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术语管理建议,旨在促进科技术语数据的多样化,优化术语审定流程,提高术语审定效率,加快科技术语在各个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就科学知识的发展问题主要有逻辑解释、认知解释和社会解释之分.萨伽德在考虑逻辑因素的情况下,对认知解释和社会解释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提出了解释科学知识发展的整合认知-社会解释纲要(integrated cognitive-social schema).本文先对整合认知-社会解释纲要进行了描述,然后单独从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介绍萨伽德对化学革命案例的解释,最后对整合认知-社会解释纲要及其在化学革命案例上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人类通过化学加深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且创造了数量庞大的新物质。在把化学系统引进中国之时,化学工作者创用了一批化学新字。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化学新字也在发生改变。文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使用但后来逐渐淡出的一些化学用字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硅、苷、蛋白质等几个专业用词的形成过程,并对其他一些化学用字如酰、醣、肽、镥、锿、镄等的形成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术语是科技文献内容的主要载体,是科技翻译的关键。文章归纳了英汉纺织辞书术语翻译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指出,纺织辞书编纂者要查询汉语科技名词、纺织行业标准、汉语主题词表和权威工具书,选择最准确、最地道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