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生了非常惨重的大技术事故——日航喷气客机坠毁,"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空中爆炸,美国土星式火箭发射失败,以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等。所有这些事故已引起了人们对所有大规模技术系统的怀疑和不安。难道是巨大技术系统有什么本质的缺陷,或是人类的技术思想已达到了极限?现在该是引起人们反思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引言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发生了一起事故,引起了反应堆堆芯和安装机组的部分厂房的破坏。堆芯中的大量放射性物质由厂房中逸出,进入周围的环境。这次事故中喷射出来的热物质引起了火灾,使形势复杂化,并将更多的放射性物质卷入高空。事故一发生,苏联的应急队便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持续数日,从  相似文献   

3.
只要核能工业不再犯它过去犯过的错误,它的重新崛起是值得期待的——建立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核裂变基础之上的核反应堆技术,曾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43座核电站提供了全世界15%的电能。但在20世纪70 ̄80年代发生的两起核反应堆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引起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恐懼,再加上核电站的建设成本及环保组织反对等原因,一度使核电产业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09,(8):40-40
2009年6月5日,成都市发生一起公交车燃烧事故,造成25人死亡、78人受伤。一次公交车燃烧事故造成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令人悲痛。更令人悲痛的是,这种因公交车燃烧而引起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近年来已经接连发生了数起。这里面有什么共同  相似文献   

5.
危险的核反应堆 “9·11”事件后,美国投入了一场反恐战争。在美国的国土安全保卫计划里,对核电站的防护放在重要的地位。过去,美国曾发生过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更让世人谈核色变。从危害的广度和后果上看,核电站,具体讲就是核反应堆被袭击,物质上心理上的打击远超过其他恐怖主义袭击。  相似文献   

6.
2009年6月18日.公安部消防局通报了最近发生的4起公交车火灾.要求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加强公交运营的消防安全监管,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在这4起事故中,最悲惨的莫过于发生在6月5日的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这是我国多年来罕见的公交车燃烧事故。当时,四川省成都市公交集团北星分公司一辆9路公交车,在成都市三环路川陕立交桥下桥处发生燃烧事故,造成27人死亡74人受伤。  相似文献   

7.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已列为1986年世界十大新闻之一.在苏联提交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专家会议的报告中详述了从4月25日1时(开始降低反应堆功率)到26日1时24分(反应堆热爆炸)一天内事故的发展过程.分析表明,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错误.这次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在4号机组计划停堆检修前进行8号汽轮发电机惰转试验时的一系列违章操作所造成的.报告中列举的六大错误(及由此造成的后果)是: 1.把有效过剩反应性降低到远低于允许值(使反应堆应急保护系统失效); 2.把反应堆功率降低到试验规程规定值以下(使反应堆处于难以控制的状态); 3.把所有主循环泵与反应堆联接,个别循环  相似文献   

8.
一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象一阵巨大的冲击波震动了世界,然而世界的核电并未因此而停滞不前,大多数国家如今仍以一往无前的精神继续地把核电发展事业一步步地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据认为,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为发射做准备的工作人员睡眠不足;同一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也是因为职员困倦到了极点。加拿大一位教授做的专项调查表明,春天少睡一个小时,交通事故增加7%;秋季多睡一个小时,交通事故减少77%。在一天中,缺觉4小时,反应能力就会下降45%。人到底睡几个小时才算充足呢?有人在北极黑夜做过这样的实验。把记时器收起来,想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8月,江苏昆山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的铝粉尘爆炸事故,造成146人死亡;2015年1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家人造板工厂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最近,我国台湾地区新北市某水上乐园举办活动时发生爆炸,引起400多人受伤,其罪魁祸首居然是喷洒在空中的彩色粉末。其实,粉尘爆炸已在我国酿成多起事故。一粒小小的粉尘,怎会有如此大的威力?粉尘也会爆炸  相似文献   

11.
日本同前苏苏和法国并称为世界"三大原子能发电推进国"。截至1990年止,日本已开通了39座原子能高炉,总功率为3054kw。近年来,人们围绕原子能发电的利弊展开了激烈地讨论,众说纷纭:"象美国三里岛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那样大的事故是不是就不再发生了呢?""原子能发电是否真能成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倘若不进行原子能发电,则电力是否会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原子能发电和石油火力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5,(11):8-9
当时在一次发射演习中,航天器突然起火,造成3名宇航员死亡。经过几次不载人的地球轨道飞行之后,1968年10月11阿波罗计划是美国宇航局在20世纪60—70年代完成的一项宏伟的登月计划。 第一次载人“阿波罗”飞行由于发生悲惨事故而被推迟。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高中生。前不久的一天早上,大雾弥漫省城,我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挂倒,身上多处受伤。在治疗期间.肇事司机承担了医疗费。伤愈出院后,我向肇事司机索赔其他方面的损失,司机却称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大雾所致,属于不可抗力,  相似文献   

14.
朱晶 《科学》2006,58(4):51-54
2000年,中国发生的有报告的150余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使用了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甲胺磷、双氟磷等农药而引起的。农药残留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引起了不少食品中毒事件,同时也频繁地导致食品外贸事件的发生。更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是,“911”事件之后,各国政府和联合国有关机构开始从反恐的角度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并为之采取了包括加强机构建设和增加资金投入在内的更有力的措施。此外,中国的鼠药滥用也引起了国外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标准     
正我对成功的定义有了新的见解在读博士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教授由于心脏病突发而死在了办公室。我依然能记得当时他被抬到救护车上时,大家惊恐的脸庞。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几年后我也会因为一场重大疾病而重新审视我的学术生涯。在读博士后时,我因为神经方面出现了紊乱,导致我无法走路,无法看清东西,时不时地会出现眩晕和急性偏头痛。在医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交通压力日趋加大,一些特大型城市交通拥挤、阻塞的矛盾非常突出,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缓解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但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也先后发生事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运营中存在的安全影响因素,对于防止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改善运营的安全状况,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就听说过活熊引流胆汁的事,据说这项技术是从国外传来的。当时我还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和情感,所以并未引起注意。真正引起我汪意的是1994年的一条电讯,它谈到了养熊取胆的问题,并称在我国经过批准注册词养的黑熊大约有5000头。当时,我就在想,那么没有“注珊” 的呢?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至此,我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18.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始研究引起人类每年4-11万人死亡的热带病——阿米巴病的病原体——溶组织内阿米巴。也许是这种原虫的简单结构吸引了我,也许是这种原虫的重大危害激发了我,我一头扎下去至今已近二十年。我在对这一原虫的研究中得到了启示;我在对这一原虫的研究中得到了锻炼;我在对这一原虫的研究中获得了启示;我在对这一原虫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三十年前,"切尔诺贝利"还是个普通地名。若不是发生在某个凌晨的惊天一爆,它不可能"扬名"国际,三十年间,世界一刻也不曾忘记。作为"世纪浩劫","切尔诺贝利"代表了恐惧、死亡、地狱……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如今的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距乌克兰首都基辅130千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共有4个反应堆,全负荷运转时能够供应乌克兰十分之一的电力,是当时苏联最先进的核电站,也是苏联工业和技术实力的象征,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  相似文献   

20.
比尔·盖茨的启示问:近年来,国外知识界有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即是对所谓的“知识经济”的探讨,认为未来的世界经济将具有高速、全球化、以知识为驱动等特征。这股思潮近一个时期以来屯开始在国内引起了一些小小的反应,但主要限于学术围内,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对这一今后势将影响到自己生活的变化趋势似闻所未闻。您能否就这一热点话题向我们的广大读者作一简要描述?@答: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我是去年听说的,当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对所谓的知识经济作了这样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