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半月述评     
苏伊士运河問題的新發展埃及圍繞着苏伊士运河問题的反殖民主义的斗爭愈来愈得到全世界广大的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持,而英、法企圖以强力夺取苏伊士运河的蛮横行动正不断地遭到更大的挫折。在强大的和平力量的压力下,英法兩国終于被迫在9月23日將苏伊士运河問題提交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討論了。大家知道,在埃及把苏伊士运河公司牧归国有以后,英、法等国本來企圖繞過联合国,以武力威胁埃及屈服,它們召开倫敦会議,組織所謂“运河使用国协会”,以圖强力夺取苏伊士运河。但是由于埃及人民进行坚決保衛民族尊严和主权的斗爭,由于阿拉伯国家与埃及的团結一致和亞非国家对埃及人民斗爭的坚强支持以及殖民国  相似文献   

2.
对埃及发动侵略战争的英法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卒——以色列,11月6日被迫接受停战,12月3日被迫宣布决定把他们的侵略军撤出埃及领土。这是埃及人民的重大胜利,是侵略势力的可耻失败。但是,埃及人民和阿拉伯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没有结束,中东形势还没有真正和缓下来。应当说,政治斗争更加尖锐了,中东形势正在复杂化。一英法侵略者从宣布停战的一天起,就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下一步怎么办? 如果无条件撤出埃及领土,就等于宣告侵略行动的破产。控制苏伊士运河、搞垮纳赛尔总统、加强他们在中东和北非的地位等等,都将变成一场黄粱大梦。英法政府在全世界面前大丢其脸,  相似文献   

3.
在埃及宣布將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之后,英、法、美三国就相繼宣布对埃及实施經济制裁,冻結埃及的資金。首先实施的是英国,英国財政部于7月28日就宣布經济制裁办法,“阻止埃及取得苏伊士运河公司在联合王国的資产,并把埃及在联合王国的埃鎊资金置于英国外匯管制之下”。当时埃及被英国列为封鎖帳戶的存款为11,000万英鎊,这是原来就無法利用的头寸,現在被冻結,实际不产生什么影响。此外,埃及这次被管制的資金尚有活期资金二千万英鎊至二千五百万英鎊,这当然  相似文献   

4.
11月18日埃及政府把对中东局势看法的备忘录送交哈马舍尔德。埃及总统府政治局长萨布里声明:如英法重行侵略,埃及即将接受外国志愿人员。哈马舍尔德在离开开罗前表示:清理苏伊士运河是联合国的工作。印度政府声明:派遣联合国紧急部队应当同经营管理运河无关。 11月19日塔斯社报道:埃及各地已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英、法、以三国侵略所造成的损失。新华社报道:苏联人民捐赠一千五百万卢布的物资给埃及人民。尼赫鲁发出警告,认为英法军队如不退出埃及,敌对行动就会再起。 11月20日埃及政府要求联合国调查英、法、以的暴行。法新社报道:11个阿拉伯国家驻联合国的代表团函哈马舍尔德,要求以色列军队立即撤出埃及。塔斯社报道:叙利亚拒绝美国借道运出伊拉克石油的要求。叙利亚照会安理会成员国,抗  相似文献   

5.
半月述评     
国际战争势力对和平力量的反击,曾经使已趋缓和的国际局势一度趋于紧张。但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一致努力,终于遏制了侵略者的气焰,使侵略势力又一次遭到重大的失败。侵入埃及的英、法、以侵略部队已被迫开始从埃及领土上撤退;匈牙利反革命势力已受到致命的打击。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力图利用联合国旗帜来煽起冷战,无理干涉匈牙利内政,但这只能更显出它们的丑恶的嘴脸而已。英法侵略者被迫撤兵 12月3日,英国外相和法国外长分别在英、法的议会中宣布从埃及撤回他们的侵略军队。这就等于宣告它们对埃及的武装侵略的政策已可恥地失败了。大家知道,英法勾结以色列发动对埃及的武装进攻的目的,是夺取苏伊士运河、推翻独立自主的纳赛尔政  相似文献   

6.
10月29日以色列軍队侵入埃及。埃及軍民奋起抗战。 10月30日英法政府向埃及和以色列提出最后通牒,表示要重占苏伊士运河。納赛尔加以拒絕,并下令全国总动員。英法在安理会紧急会議上先后否决了美国提出的要求以色列撤到停战线的提案和苏联的修正案。联合国亞非集团發表声明,要求立即制止以色列的侵略,并斥責英法  相似文献   

7.
自从中苏会谈开始举行以来,不论我们的同志和朋友,或是我们的敌人,都把目光转向莫斯科,注视着这次举世公认的重要的会谈。会谈圆满结束后,于1月18日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苏联合声明。这个文件表明,中苏两国政府对目前国际局势和重要国际问题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中苏两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中强烈譴责新近出爐的“艾森豪威尔主义”,并且准备继续给予中近东各国人民必要的支持,以制止对这个地区国家的侵略和干涉。这是对美国在英法侵略埃及失败之后企图代替英法在中东的殖民地位的政策的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中近东人民的一种有力的支持。两国政府对于英、法、以侵埃的后果,认为必须满足埃及提出的由侵略者赔偿全部损失的要求,坚决反对帝国主义者对苏伊士运河实行“国际管制”的任何阴谋。两国政府支持亚非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英法侵略軍队在埃及沒有占到便宜,却被迫宣布停火了;英国首相艾登在“过度疲劳”的借口下,告假到牙卖加去“休养”了。从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到艾登告假“休养”的將近四个月的时間里,尽管艾登政府會对埃及政府和人民大肆咆哮、恫吓,使尽种种陰謀詭計,以至进行疯狂  相似文献   

9.
(一) “在政府和有关的国家商談和平解决苏伊士运河問題的那天,我們接到了出發的命令。” (二) “都說以色列牽制了埃及的軍队,我們可以順利登陆,可是实际上,我們兵士大部分都在登陆以前喂了魚了。”  相似文献   

10.
苏伊士运河事件以来在英法侵略埃及失败以后,中东地区的反殖民主义力量和殖民主义势力之间的斗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尖锐的阶段。从反殖民主义力量这方面来说,以埃及、叙利亚这两个坚持和平中立政策的国家为首的中东各国的人民,更加坚决地展开了争取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苏伊士运河事件,使得中东人民进一步看穿了帝国主义者的凶恶面目,同时也看清了帝国主义者在日前国际局势下的无能为力。埃及人民在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支持下对侵略者的英勇抵抗,大大加强了中东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信心。他们也从这里面认识到了谁是他们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可以信赖的真正的  相似文献   

11.
埃及政府为了維护国家主权,把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以后,英、法、美等帝国主义者图謀重新夺取苏伊士运河,使用了一切卑劣手段:政治压迫,武裝威胁,經济制裁……。作为經济制裁的花招之一,就是最近美国提出的繞道好望角航行来抵制苏伊士运河的計划。事实上,在此以前,英国所属的輪船公司的一些船只早就奉令繞道好望角航行了。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不禁使人联想起在距今四个半世紀的时候,航海家們發現了好望角,第一次从西方繞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那些老日子。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曾就英、法、以侵略埃及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决议,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建立联合国国际紧急部队的决议。按照大会11月2日关于要求敌对各方立即停火的决议条款,联合国国际紧急部队的任务是“谋求并监察敌对行动的停止”,并“在停火实现以后,在取得埃及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埃及领土,以便在非埃及部队撤退时和撤退后帮助维持平静和确保1956年11月2日决议中所规定的其他条件得到履行”。紧急部队的司令为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察组织参谋长加拿大人伯恩斯少将,司令部下设人事、作战与情报、后勤、储存和装备四个部门,部队人数暂定为两个旅,约6000人,目前正式参加这个部队的有印度、南斯拉夫、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哥伦比亚、加拿大等八个国家。它的驻扎区是从苏伊士运河起一直到以埃边境为止,“在目前情况下联合国部队的行动将在苏伊士运河附近开始,但是在联合国要所有外国军队撤退的  相似文献   

13.
“不胜利毋宁死!”——埃及民族解放軍总司令文告英、法和以色列的軍队侵入了埃及的领士。中东燃起了战火。世界和平已受到严重的威胁。 10月29日晚上,以色列軍队在英法帝国主义唆使下侵入埃及西奈半島国境。30日,英法就向埃及發出了“最后通牒”,要它在12小时以內答复同意英法軍队开入塞得港、伊士美利亞和苏伊士等地区。在埃及納賽尔总統断然拒絕这一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半月述评     
环绕着埃及宣布苏彝士运河国有化所产生的复杂局势,仍为这二周中国际事件的中心。目前人们正密切注意着英、法、美三国所建议召开的伦敦国际会议。殖民者的对策大家知道,英法两国在惊魂甫定之后,急急忙忙采取了两种对策:一面宣布軍事动员,增派武装力量到地中海去,对埃及进行恫吓,并实行经济报复;一面在伦敦举行英、法、美三国会谈,于8月2日发表联合公报,决定于8月16日在伦敦召开二十四国会议,讨论苏彝士运河的“国际管制”问題。帝国主义国家,特別是英法两国对埃及收回苏彝士运河感到非常恼怒,是因为埃及这一行使主权的行动将使它们每年丧失一亿美元的巨额利  相似文献   

15.
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最近宣布,它正在积极向世界银行和日本方面寻求1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拓深加宽苏伊士运河,以增强其通航能力。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1869年通航后,使西欧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运河之  相似文献   

16.
(一)英法勾结以色列武装侵略埃及,埃及人民奋起抵抗 10月29日晚上,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侵入了埃及的西奈半岛。第二天,英法向埃及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占领苏伊士运河区的三个主要港口——塞得港、伊士美利亚和苏伊士。埃及当晚就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英法乃于31日开始对埃及进行海空军轰击。这样,埃及就处于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和美英法所长期装备的以色列的  相似文献   

17.
“艾森豪威尔主义”一露头,就遭到亚非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因此,最近以来,美国政府当权人物在国会作证的过程中一再传出修改这个侵略计划的消息,企图把这个面目可憎的“艾森豪威尔主义”装扮一下,披上一层伪装。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极力施展殖民主义者挑拨离间的惯技,在阿拉伯国家中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拉拢和分化活动,想用威胁、利诱的手段迫使阿拉伯国家接受美国这个侵略中东的计划。但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阿拉伯各国的兄弟般的团结是美国的阴谋所破坏不了的,以埃及为首的珍视民族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团结,以反击美国个别击破、分而治之的诡计。美国分化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步骤之一,是邀请沙特阿拉伯国王访问美国。在艾森豪威尔对国会发表“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英法侵略者在埃及的失败,美国企图夺取苏伊士运河并进而控制中东的阴谋愈来愈明显了。早在英法被迫宣布立即撤兵的同一天(去年12月3日),美国国务院就急忙发表声明说,“联合国和有关国家应当立即注意中东的基本问题”,美国决心通过联合国促使中东的“长期冲突得到永久性的解决”。三天之后,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又发表了关于中东政策的长篇演说,主张“把美国和联合国在道义上、外交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力量动员起来使中东的长远目标得以实现”。他并且说英法撤兵是把“维护中东未来和平的责任交给联合国紧急部队来承担”。美国为什么这样强调联合国和联合国紧急部队呢?它所谓的长远目标、基本问题是什么呢?总的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美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全世界的罪恶计划中,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反对帝国主义、坚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进行间谍颠复、破坏活动,被提到了国家政策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就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谓“解放政策”,即妄图通过间谍颠复等等卑鄙手段,在社会主义国家解放了的土地上复辟资本主义。1955年12月30日美国政府又在一项特别声明中宣称,所谓“解放”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在没有获得成功前,永远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今年5月艾森豪威尔公开承认,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间谍活动,一直是他“最认真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伦敦会议失败以后,“五国委员会”的活动又失败了。美、英、法帝国主义企图从埃及手中夺取对苏彝士运河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政治外交阴谋,接连两次受到严重的挫折。这是埃及在保卫自已的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的又一次巨大的胜利。“五国委员会”负有一个不名誉的使命,那就是向埃及推销“国际管理”苏彝士运河的杜勒斯计划。本来,在伦敦会议期间,情况已经很清楚;埃及方面对杜勒斯计划是断然拒绝的。“五国委员会”的活动事先注定要失败。美、英、法帝国主义也不是不了解这一点的。所以,在“五国委员会”在开罗活动的同时,英法采取了加紧军事恫吓和诱使外籍领航员离职的行动,并且加强了对埃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