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铁矿资源丰而不富,铁矿石供不应求,需要长期进口富铁矿建国40多年,进行了大量的铁矿地质勘查工作,基本探明了我国的铁矿资源。截至1991年底,共勘查了1898个铁矿区,保有铁矿石储量500.7亿吨,其中工业储量244.9亿吨,铁矿石的平均品位33%。我国铁矿资源的可利用程度较低。已利用矿区536处,占有储量166.9亿吨,可供规划利用矿区126处,占有储量129.8亿吨,两者合计占总储量的59%。按矿区可建规模统计,已探明的可利用矿区的建设能力可达3亿吨/年,其中已建矿区生产能力为1.7亿吨/年。由于90%以上为贫杂矿,需要建设资金多和成本高等因素,预计到2000年我国仅能年产2.3~2.5亿吨矿石。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铁矿石A+B+C+D的储量只有497.36亿吨,其中97.4%属贫矿,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只占总储量的2.6%,平均品位仅33%。其中A+B+C的储量有248.04亿吨,真正能开采的约有180亿吨。若按我国钢铁发展规模为1亿吨生铁估算,现有铁矿石资源仅用40多年就枯竭了。  相似文献   

3.
赵亚娟 《科技资讯》2011,(17):98-98
铁是地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元素之一。但具有工业价值的铁矿石则为数不多。评价铁矿床的经济价值和矿床储量的计算不取决于铁的绝对含量,而与铁在矿石中的存在状态及其含量有关。由于各种铁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差异,对不同矿物成分的铁矿石进行选矿和冶炼时,就要采用不同工艺流程。因此,对铁矿石进行地质评价和工业利用时,测定和查明矿石中不同铁矿物的分别含量。铁矿石的物相分析,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铁矿约三分之二是红矿,这些红矿的特点是磁性较弱,品位(含铁百分数)较低,比较难选。为了适应钢铁工业的发展,加速解决红矿选矿问题,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红矿是冶金工业的一项带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因此攻下红矿选矿技术关已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红矿选矿的国内外现状,重点介绍一下我们所作冀东司家营铁矿的红矿选矿试验(弱磁——强磁——正浮选流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矿资源的日益贫乏,对低品位矿石的开发利用成为选矿的发展趋势。山东省某矿业公司矿石属于风化程度较高的低品位铁矿石,样品粒度为10~0 mm,含水量1%~2%。根据试样的性质和风化矿分选的经验,采用干式磁选抛尾、干选粗精矿再磨再选的试验流程,获得品位为66%的精矿产品,对低品位铁矿石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矿资源的日益贫乏,对低品位矿石的开发利用成为选矿的发展趋势.山东省某矿业公司矿石属于风化程度较高的低品位铁矿石,样品粒度为10~0 mm,含水量1%~2%.根据试样的性质和风化矿分选的经验,采用干式磁选抛尾、干选粗精矿再磨再选的试验流程,获得品位为66%的精矿产品,对低品位铁矿石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包头铁矿中含有铌(Nb_2O_50.12~0.65%),虽然品位较低,但总贮量较大(70万吨以上的金属铌),铁矿石在富选铁的过程中,铌损失于尾矿达60%。所谓二流程是将含稀土和铌较多的包头中贫矿直接入高炉冶炼,可以获得含稀土氧化物15%以上的高炉渣作为生产低磷稀土硅铁合金的原料,另外可以得到含铌较高(Nb>0.20%)的铁水,比一般选矿→高炉铁水含铌(<0.08%)高一倍以上,不仅有利于从铁水回收铌的后续工序,而且不经选矿因之大大提高铌的总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工艺矿物学理论,在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及工艺粒度等方面对研山铁矿石进行了研究,将该区域矿石可分为易解离易选型、易解离难选型、难解离难选型三种矿石类型。建议在选别作业时,将三种类型矿石合理配矿,进行阶段磨矿和阶段选别,达到提高选矿指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珊珊 《科技信息》2012,(16):424-424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口多,矿产资源少,贫矿多、共半生矿多、难选冶矿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杨树赟 《广东科技》2012,21(23):180-181
氧化铜矿石,是一种难以综合回收利用的矿石。根据氧化铜矿的组成及其特征,提出了氧化铜矿石选矿回收工艺中值得考虑的几个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方案的对比,来确定较为合理的选矿回收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1.
氧化铜矿石,是一种难以综合回收利用的矿石.根据氧化铜矿的组成及其特征,提出了氧化铜矿石选矿回收工艺中值得考虑的几个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方案的对比,来确定较为合理的选矿回收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也在逐渐的发展,这也就需要更多的资源进行补给,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铁矿石资源,虽然我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铁矿资源大国,但由于矿石品位较低,采矿的技术相对较低,造成开采困难,使资源一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导致我国对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这就严重的阻碍了我国铁矿工业和相关企业的发展。我国在"十二五"中明确提出要开采国内的资源这一决策。为了发展与生态共同进步,我国最近建的矿山大多采用充填法进行开采,所以,大型贫铁矿充填法开采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心,成为话题中的焦点。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钴和镍是比较稀少的金属,在现代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过去一响依靠国外供给。目前由于党的号召,充分利用祖国自然资源,和利用废料为工业服务,因此我们考虑利用矿石废料提取钴和镍,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一种黑色带灰的氧化物矿石,其中钴镍的总含量在10—0.5%之间,组成极不均匀,钴的含量较镍多。矿石中除钴镍外,尚有大量铝、硅和少量的锰、铁、铜、锌等。按文献(5)所载,含钴的贫矿以湿法提取较为适宜,因此我们考虑从下列五个步骤进行钴和镍的提取:(1)选矿;(2)钴和镍的浸出;(3)浸出液的提纯;(4)氧化钴和氧化镍的制取;(5)钴和镍的纯制,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前言众所周知,在大多数选矿厂,磨矿是极为重要而费用很高的作业。它消耗大量的能量。据估计,在选矿领域,世界电能约有3—5%用于破碎各种矿物,而磨矿要耗掉25~50%,但就磨矿的目的——生成新表面而言,其能效不到1%。磨矿钢耗也是惊人的,仅湿式磨矿世界每年要耗掉50多万吨成品钢。矿石品位的降低,需要更细的磨矿、予期上述消耗还要增加。我国矿物资源特点是贫矿多、共生矿物多、细粒嵌布的矿物多,因此,需要细磨的矿石日益增加。然而我国磨矿作业较之世界先进国家存在“两高一低”(能耗高,钢耗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白马铁矿300~0mm的大块矿石磁滑轮抛尾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结果证明,在白马铁矿实施大块铁矿石磁滑轮抛尾技术是可行性的,并为今后白马铁矿表外矿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铝土矿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80%以上为贫矿,故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我国铝土矿经济选矿科研成果的诞生为山西省大力发展铝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赵树文  屈启龙 《科技资讯》2011,(2):20-20,2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钢铁的需求增长速度急剧增加,这让铁矿石的需求急剧增加,加上我国铁矿石的开采极为有限,不少的地层中的铁矿石都仅仅是贫铁矿,大量的铁矿石只能够有依赖于进口铁矿,要彻底摆脱进口铁矿的依赖,我国就必须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及大型采掘设备的应用。因此为节能降耗,降低选矿加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许多选矿厂都应用了预选技术,在矿石进入磨矿作业之前将混入矿石中的岩石剔除。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石超细碎预选是使用新的工艺手法,通过将铁矿石磨碎之后所进行预选的方法。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此类工艺方法,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最新的铁矿工艺技术,详细分析对超细碎—湿式磁选抛尾工艺手法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8.
金氧化矿石与原生矿混合配矿,在"一粗、二扫、二精、中矿返回再磨"的浮选工艺的基础上,经药剂制度的适当调整,回收率达到86.51%。实现了氧化矿石和低品位矿石通过浮选工艺加以回收的可能性,并取得了良好的选矿生产指标,使矿产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高压辊磨机粉碎铁矿石工艺节能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M1000×200新型铁矿石高压辊磨机在孤山铁矿选矿厂进行了工业化连续粉碎铁矿石的试验。通过对粉碎前后物料的筛分统计,以邦德(Bond)破碎理论对高压辊磨机粉碎铁矿石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高压辊磨机在铁矿石粉碎中不仅粉碎效果非常理想,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率、节约了生产能耗,有效地解决金属矿山选矿行业 “多碎少磨”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0.
鞍钢大石桥镁矿是我国碱性耐火材料矿石原料的重要基地,储量极其丰富,但矿石的利用率很低,如华子峪矿,长期来,只开采利用一级品块矿,而相当数量(约占开采矿石的40%)的一级粉矿由于硅高一直没有利用,特别是占整个矿石储量30%的高硅等外矿仍然不能开采,造成矿石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随着钢铁冶金工业的飞跃发展,炼钢工艺的强化和新炼钢法的出现,要求矿石原料的高纯度和制品的高密度已经成为碱性耐火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生产需要量的增加和原料的高纯度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根据这一情况,自一九七七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