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合成了络合物(C16H33NH3)2MCl^4(M=Cu^2+、Mn^2+),用元素分析方法确定了其化学组成,用DSC手段确定了它们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并计算了相应的熵值,对该类化合物的IR光谱进行了谱带归属和解释。  相似文献   

2.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曲格列酮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三甲基氢醌为原料,Meerwin芳基化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新型抗糖尿病药物曲格列酮,总收率达3.3%。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由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合成中避免使用高温、高压等条件,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8种二苯基锗杂环羧酸酯Ph2Ge(O2CR)2(R=2-呋喃基,2-呋喃乙烯基,2-噻吩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3-吲哚甲基,3-吲哚丙基),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体外实验表明,这些化合物对MCF-7和WiDr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甲基氯化锡与2-喹啉甲酸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三甲基锡2-喹啉甲酸酯,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和结构测定.晶体结构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通过羧基氧原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1H、13C、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益法)、1H-1H COSY(氢-氢化学位移相关谱)、1H-1H ROESY(氢-氢化学位移空间相关谱)、HSQC(异核单量子相关谱)、HMBC(异核多键相关谱)等多种NMR分析方法,对从瓜馥木中分离得到的5,6,7,8-四甲氧基黄酮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特别是应用1H-1H ROESY空间相关谱和HMBC等平面相关谱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该化合物中苯环上6个季碳信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修正了文献中报道的结论,为其结构鉴定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生产香兰素的主要副产物对-氨基二甲苯胺为原料,通过缩合、环化等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总收率大于75%。并用元素分析、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以及^1H NMR谱等观测手段,对合成化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在优化三种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基础上,计算了它们的1H和13C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化学位移,通过分析这些化学位移得到了该类型分子的化学位移与结构的关系规律,这些经验性的规律有助于实验上对生物碱的1H—NMR或13H—NMR的分析和解谱.  相似文献   

8.
具有Dawson结构特的多元稀土配物的合成及其有关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研究了K5(NH4)10H2Ln(P2MoW17-nO61)2.xH2O等十二种 尚未见报道的四元杂多 配合物的合成工作。指认了此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中的某些特征谱带;根据红外光谱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用对二甲基苯胺合成N—(p—二甲基苯基)琥珀酰亚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香兰素主要产物-对二甲氨基苯胺为原料,通过缩合,环化等方法,以大于70%总收率合成标题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有^1HNMR谱等观测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0.
meso-四(对烷氧苯基)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Cu、Co两个系列卟啉金属配合物17个,其中8个新华合物文献报道,通过元素分析、IR、UV、^4HNMR、M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证了其结构,总结了Cu、Co与卟啉类配体配合的IR、UV、^1HNMR判据,研究了这两个系列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7个化合物具有液晶性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研究了K5(NH4)10H2Ln(P2MoW17-0O61)2·.xH2O(其中n=3,5Ln=La,Ce,Pr,Nd,SmEu.Gd,DY,Ho,Tb)等十二种尚未见报道的四元杂多配合物的合成工作.指认了此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中的某些特征谱带;根据红外光谱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利用X一射线粉末衍射图的结果推测了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利用差热一热重分析法,并结合在不同温度下处理过的杂多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和X一射线粉末衍射图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确定了化合物的分解温度范围.利用酸碱滴定法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水溶液稳定性,确定了它们稳定存在的pH范围.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某些还原试剂研究了它们的氧化还原性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PhCMe2CH2)3SnFe(CO)2Cp,并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元素分析结果与相应的化学式的理论值基本相符;红外光谱证明了化合物中各种官能团的存在;X光四圆衍射仪对所含Sn、Fe单晶的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分子中存在Sn-Fe金属-金属键。该化合物在水、空气中相当稳定;易溶于四氢呋喃、甲苯、己烷。  相似文献   

13.
以γ-亚麻酸甲酯为超始原料,采用化学-酶促合成技术,经两条不同路线合成前列腺素E1,总收率分别为13%和16%。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认。合成中避免使用高温、高压反应,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为实现高效、稳定、低成本处理重金属提供思路。【方法】采用二甲胺、氨水、二硫化碳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合成了福美双类化学助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采用红外光谱、气质联用技术等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常温常压下,在pH值接近中性时,该化学助剂对工业废水中铁、钴、镍、铜等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非常明显,经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对锌、铬的去除效果稍差,还需要结合使用其他方法。对铝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差。通过沉淀固体及溶液对过程可能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美双类化学助剂与重金属离子螯合形成配位化合物。【结论】笔者研究的新型化学助剂,对消除重金属污染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键参数构筑多维特征空间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方法,对9个二元熔盐系相图中间化合物的形成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讨论的体系包括同阴离子系MeX2Me′X2,MeX2Me′X3,MeX2Me′X4,MeX3Me′X3,MeAXBMe′CXD,MeNO3Me′(NO3)2,Me2SO4Me′SO4,同阳离子系MeXMeX′,MeXMe2X′.此外,用结构化学理论对所得到的半径验判据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马来酸罗格列酮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溴吡啶为原料,采用两种不同的路线合成马来酸罗格列酮,并收率分别为15%和17%,实验表明,经由Meerwin芳基化反应的途径具有反应原料来源方便易得,而 由Knoevenagel综合反应的途径具有合成路线较短等特点,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合成中避免使用高温、高压等条件,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用化学键参数-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MeX-REX3熔盐系相图进行研究,总结相图若干特征的规律,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可判断中间化合物的形成,化学配比以及熔化类型,并能预报中间化合物的熔点,分解温度和包晶点的组成,结果与实测相图符合较好,其研究结果已纳入材料设计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8.
首次合成了双1-苯基-3-甲基-4-(a-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乙二胺Schiff碱(H2PMaFPen),并用此试剂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合成了四种Schiff碱配合物M(PMaFPen),其中M2+为Cu2+、Zn2+、Co2+、Cd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磁化率和摩尔电导测定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该试剂及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扑热息痛的水解产物对氨基苯酚经重氮-偶氮化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在NH3·H2O-NH4Cl底液中,该偶氮化合物在单扫描极谱上,峰电位-0.40V(vs,SCE)处产生灵敏的极谱波.扑热息痛在1×10-7~5×10-5mol/L浓度范围内与导数峰高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10-8/mol·L.探讨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利用该方法测定了扑热息痛片剂和速效伤风胶囊中扑热息痛的含量,与分光光度法对照,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新型抗病毒药物法昔洛韦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氯乙酸乙酯为原料,采用2-氨基嘌呤位置有择烷基化反应合成新型抗病毒药物法昔洛韦,总收率21%,关键中 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