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流星余迹通信是一种突发通信.在研究流星余迹通信及其通信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0FDM应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设计思想。在具体设计实现中,对0FDM参数的选取、同步及峰值平均功率比的降低等关键技术作了深入分析,并且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而此方案已进入了实现阶段.测试表明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阐述流星余迹的散射传播特性及可用流星余迹的约束条件.利用一种数学分析的方法对流星余迹形成的地面"足迹"进行研究,得到了计算流星余迹形成的地面"足迹"的公式,并对结果进行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流星余迹处于不同的方位时其形成的流星余迹的形状和大小,这对设计大型的流星余迹通信网络在解决不同站点之间免应答冲突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流星余迹模型,研究了流星余迹的散射特性,并计算了流星余迹的散射对雷达作用距离和发现概率等性能的影响,该计算结果对分析雷达试验结果和研究雷达性能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流星余迹散射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9,(6)
由于预测不准,1998狮子座流星雨未能如期准时光临地球,这虽然使广大天文爱好者大失所望,但由于广泛的科普宣传,流星和流星雨的知识已大为普及。然而,流星也可以利用,并可用于通信,对此,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流星消逝后,太空会留下一道云雾状痕迹,称为流星余迹。流星余迹是高速下落的流星与大气层物质快速摩擦所产生的电离物质组成的。本世纪30年代,一些无线电爱好者发现,流星余迹能够多次反射无线电信号。那么,  相似文献   

5.
丁晓勇 《科技资讯》2006,42(33):215-216
在OFDM通信系统中,由于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载波同步误差带来了载波小数频偏,导致了ICI的产生,直接影响到OFDM通信系统性能。该文从数学角度定量分析了0FDM通信系统载波小数频偏,及其引入的ICI对0FDM通信系统的影响,其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无线通信中,由于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极大地恶化了通信质量。为了达到优良的误码率性能。考虑在传送通路上产生的多径衰落状态和符号同步的位置是重要的,合适的保护间隔(GI)设计是必须的。在OFDM通信方式中,把指数函数型延迟作为多径环境的模型,从传送效率和误码率特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关于在发送端应附加的GI长度和接收端应去除的GI长度的设计方法,在考虑同步误差时,使OFDM具有能承受多径衰落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7.
恒包络OFDM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同一信号同时实现雷达探测与通信传输,设计了一种恒包络OFDM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首先,对信号相位进行调制,将其分为通信调制项与雷达调制项;其次,设计通信调制项为OFDM相位乘以加权系数,并利用矢量合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其对雷达的影响,确定了通信加权系数的取值标准;然后,设计雷达调制项为一组余弦函数的和,并通过设置各余弦函数的调制系数,改变信号的模糊函数使雷达适用于不同场景;最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正交性及雷达波形确定性确立了解调步骤。仿真结果表明,当调制系数为随机序列时,能够得到图钉状模糊函数;在相同参数设置下,相比于传统恒包络OFDM信号,脉压后设计信号的第一旁瓣降低了25 dB,主瓣宽度降低了7倍,利于实现雷达高分辨率、高检测概率探测,且随着序列长度增加,距离分辨率提高;通过控制通信加权系数的大小,可在雷达和通信性能之间取得最佳折中。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DSP的双模水声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海洋中恶劣传输条件的影响,采用一种调制解调技术往往难以同时实现高数据传输率、大传输距离以及良好的信道适应性.为适应不同信道下的通信要求,利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设计并实现了基于TMS320C6713 DSP芯片的双模水声通信系统,给出了DSSS和OFDM通信参数设定以及模式转换协议设计.海上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改善在高速运动环境下OFDM系统的多普勒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差分调制的抗多普勒效应方法。方法将OFDM与双差分调制相结合,建立了相应的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表明,在高速运动环境下,有效降低了频率偏移和相位偏移的敏感性,同时实现了OFDM系统的有效通信,而且简化了系统接收端的设计复杂度。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改善在高速运动环境下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多普勒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差分调制的抗多普勒效应方法。方法将OFDM与双差分调制相结合,建立了相应的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表明,在高速运动环境下,新方法有效降低了频率偏移和相位偏移的敏感性,同时实现了OFDM系统的有效通信,而且简化了系统接收端的设计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