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志强 《科技信息》2012,(18):418-419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原材料研究了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掺加粉煤灰或矿渣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阐述分析了矿物掺和料对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对矿物掺和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掺和料对新拌混凝土工作度的影响;掺和料的物理微填充作用;掺和料的水化活性。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外加剂(单掺)技术和外加剂与活性矿物掺和料(双掺)技术的特点,测出了不同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对应关系,查明了所用外加剂掺和料混凝土增强早强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跨海大桥的设计要求,重点研究了各种矿物掺和料掺量与配伍对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发现双掺粉煤灰和矿渣或三元复掺粉煤灰-矿渣-硅灰能显著提高海工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高钙粉煤灰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改善作用比低钙粉煤灰强。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化迅猛发展,生活垃圾排放量巨大,焚烧发电是城市生活垃圾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焚烧生活垃圾所排放的底灰对人们生存的环境产生巨大压力.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底灰在水泥、骨料、陶瓷、砖等建材领域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底灰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未来底灰应用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渣在模拟酸雨条件下的浸出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活垃圾焚烧底渣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底渣出路的最佳途径.我国大面积的酸雨区域使进入环境的底渣“浸泡”在弱酸性环境中,加速底渣中有毒有害物质在酸雨条件下的浸出浓度.通过模拟酸雨pH值范围,对不同粒径的生活垃圾焚烧底渣进行浸取实验.结果表明:浸出液的平衡pH值随浸取时间增大,而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变化比较复杂.随着浸取时间延长,重金属浸出浓度越来越小.浸出液中不同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差异很大,镉、铬、铜、铅、镍的浸出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58.3-1996)的最低允许值.由于浸取初期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很高,如果底渣未经稳定化处理直接进入环境进行资源化利用将对环境造成二次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7.
基于以废治废理念,提出了用改良垃圾焚烧底渣固化疏浚淤泥的新思路,并开展了室内试验研究,测定了固化淤泥试样的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垃圾焚烧底渣磨细粉和未研磨的原渣按1∶1比例混合时,具有最优的固化性能;在最优混合比条件下,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龄期和改良垃圾焚烧底渣掺入比的增加而增大,含水率则相反;当改良垃圾焚烧底渣掺入比为35%时,固化淤泥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了58.4 kPa,含水率由67.4%降至38.0%,采用改良垃圾焚烧底渣固化疏浚淤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灰制备墙体材料,试验研究了焚烧底灰用量对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测试了焚烧底灰混凝土试块的导热系数,分析了该试块的热工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随着焚烧底灰用量的增加,混凝土试块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其强度最大值分别达到9.97 MPa和39.81 MPa,而导热系数则是逐渐减小的,最小仅为0.42 W/(m·K)。试验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灰制备墙体材料打下了初步基础,也是焚烧底灰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生活垃圾焚烧炉渣(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bottom ash,MSWI-BA)对碱矿渣净浆耐高温性能影响机理,采用MSWI-BA替换矿渣质量的6%制备碱矿渣水泥净浆(alkali-activated slag paste with MSWI-BA,AASBp),研究了不同温度对AASBp的质量损失、热收缩和强度的影响。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净浆作为对照组,结合多种微观手段揭示AASBp的耐高温机理,并与未掺MSWI-BA的碱矿渣水泥(alkali-activated slag paste without MSWI-BA,AASp)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大,AASBp中水化硅铝酸钙的Ca/Si先降低后增大;在400 °C时,水化硅铝酸钙的聚合度最高,Ca/Si最低;Al-O键在600 °C断裂,而Si-O键在1000 °C断裂。与AASp相比,由于MSWI-BA提高了基体孔隙的连通性,高温后孔隙压力得到释放,AASBp具有更高的归一化抗压强度和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
根据跨海大桥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制备C50海工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法,结合原材料研究了矿物掺和料对海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掺加粉煤灰或矿渣能明显提高海工混凝土的工作性,采用双掺粉煤灰和矿渣或三元复掺粉煤灰——矿渣——硅灰技术能满足C50混凝土早期张拉要求,随矿物组分中硅灰所占比例增大,力学性能增强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作水泥混合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简称炉渣)的性质,其用作水泥混合材的活性,它对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砂浆干缩性能、钢筋锈蚀及其它物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同时考察了相应的水泥制品的环境安全性,为炉渣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炉渣是一种非活性混合材,它的掺入不影响水泥安定性,会引起标准稠度略有增大,凝结时间稍有延长;随着炉渣掺量的增加,水泥胶砂强度下降,同等掺量的水洗炉渣对强度降幅的影响减小,当炉渣掺量为7.5%时,各项性能均满足PO42.5水泥的生产要求;炉渣对水泥的外加剂相容性影响不大,能降低水泥胶砂的干缩率,不会对钢筋锈蚀造成危害;掺15~40%炉渣的水泥制品重金属极限溶出达到III类地下水的要求,掺80%时达到IV类地下水的要求;掺15%炉渣水泥制品的重金属表面浸渍溶出达到III类地下水的要求,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颗粒破碎,经过特殊工艺预处理之后作为细集料,以不同等体积取代率替代普通河沙制备砂浆和混凝土,并对抗压、抗折、体积稳定性等性能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同等细度模数条件下,炉渣细集料能够有效改善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性能,相比参照试件,当取代率为60%时,砂浆抗压强度在7 d和28 d分别提高52%和28%,在取代率40%时,混凝土7 d和28 d强度分别提高了4.4和6.2 MPa;体积稳定性方面,炉渣取代率为20%时,胶砂28 d和56 d的干缩率分别降低1.5%和2.0%;炉渣取代率为40%时,胶砂28 d和56 d的干缩率均增大1.5%。  相似文献   

13.
处置利用垃圾焚烧飞灰共研制硫铝酸盐水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垃圾焚烧飞灰作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电炉内研制成功了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荧光分析(XRF)等手段对该熟料的适宜烧成制度、力学性能、水化进程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泥熟料的适宜烧成温度范围为1 200~1 300 ℃,较佳保温时间为120 min.掺加垃圾灰的熟料中氯离子质量分数虽达到1.08%,但氯离子多以固定氯的形式存在,氯离子浸出量不超过总氯质量分数的6.30%.采用该熟料配制的水泥具有较高的早期抗压强度,后期抗压强度也能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别将抛光砖抛光废料和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进行水泥胶砂试验研究,对比了同掺量时抛光废料和粉煤灰对水泥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抛光废料对水泥凝结时间有略微影响,同掺量时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比高于粉煤灰。  相似文献   

15.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其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就当前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运用超细粉磨无机纳米材料,添加水泥中,产生多效多功能的效应,以配制和种功能混凝土,满足特殊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7.
磷石膏经过水洗或酸洗后用作立窑和旋窑的水泥缓凝剂,试验结果表明,酸处理的磷石膏配制的水泥凝结性能及强度符合GB175-92,并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水泥稳定炉渣碎石基层路用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将0~9.5mm炉渣集料按照不同比例替代天然石料制备了水泥稳定炉渣碎石混合料,并测试了混合料的击实特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收缩特性及抗冻性.结果表明:炉渣集料掺量越高,混合料最佳含水率越大且最大干密度越小;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冻性均低于水泥稳定碎石;炉渣集料增加了试件的长期干缩变形,但降低了试件对失水率的敏感性,炉渣集料掺量不超过30%将减小试件温缩变形及对温度的敏感性.综合考虑,炉渣集料替代水泥稳定碎石中天然石料的质量分数宜在20%~30%.  相似文献   

19.
利用燃煤电厂粉煤灰、炉底渣及脱硫石膏等废渣为原料,采用辊压机+分级打散机+开路高细磨的粉磨流程生产P·C32.5和P·F32.5水泥;水泥配合比中电厂废渣掺量达45%,其中粉煤灰、炉底渣掺量按质量百分比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上限;水泥单位产品可比综合电耗低于国家标准的先进值。  相似文献   

20.
以纯碳酸钙、贝壳和石灰石为混合材,探讨掺量变化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硅酸盐水泥掺入质量分数为5%~15%的贝壳混合材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减少.3 d、7 d抗折强度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28 d抗折强度先增后减.28 d抗压强度损失率为石灰石-硅酸盐水泥>贝壳-硅酸盐水泥>纯碳酸钙-硅酸盐水泥.贝壳混合材最佳掺量为10%,此时减水效果最好.早期强度高,28 d抗压强度损失率最小.贝壳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使其具有颗粒形态效应、化学反应活性和微细集料填充效应,可成为石灰石混合材的良好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