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产品生产处于结构过剩的新形势下,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已成为制约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山东省资源特点与农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及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之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已明显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科技人才与农村、农业和农民严重脱节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不够.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定西科技》2006,(3):11-1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之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已明显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科技人才与农村、农业和农民严重脱节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不够,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持和服务,影响了农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的畜牧养殖业在农业生产中占了重要地位,已逐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加速粮食转化、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方面,都起到了其它产业不可代替的作用。肉蛋奶等畜产品是养殖生产的终端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端畜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使我市人民食物结构由温饱型向营养型、保健型转化,  相似文献   

5.
农机工业是生产农业机械,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副业与渔业提供生产和加工设备的产业。它直接为现代农业发展装备及生产手段,对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具有关键性作用。笔者立足我市农村的现实,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市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给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02年,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以畜牧业发展为中心,种植业围绕畜牧业来安排”的农业方针,发展县域农村经济,必须优化种植业结构,确定“立草为业,草业先行,发展养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结合,提高了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了农业生产的潜力。农村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农村经济获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启动,能使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强大耐久的支持力。启动农村消费品市场,必须全方位考虑,多方面着手: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购买力;适应农村消费发展趋势,调整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开发和生产适合农村需要的产品;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满足、刺激农民的购买和消费;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创造有效需求,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民消费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根据咸宁市农业生产结构的现状特征,分析了近年来咸宁市农业内部各业生产结构及其变化态势,针对咸宁市农业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红壤丘陵区农业发展规律,提出其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榆阳区农业和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代表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大批以农业特色产业为主导,以家庭经营为主体,连结市场,依靠科技,政府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金、设施等生产要素的综合效益,独立自主地进行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经济实体和产业实体公司基本形成,为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农村经营实体和专业实体公司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具活力的基本单位和产业龙头,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是代表着新时期农村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因此,  相似文献   

11.
琭婧 《科技咨询导报》2009,(30):121-122
中国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曾经占据着统治地位,这决定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单一局面:农村经济以粮食种植为主,农业结构仅局限于农业生产。曼恩村民小组成为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并不是偶然,这个纯少数民族村寨在经济上获得的巨大成功,应该归因于多元化的种植业,蓬勃发展的家庭手工业以及逐渐起步的茶叶加工业。  相似文献   

12.
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生产中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已由数量型、单一化向质量型、多样化方向转变,农业生产由资源约束型向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型过渡,传统农业逐渐丧失优势,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新的环境条件下迫切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本文针对若尔盖县半农半牧区种植业结构发展现状,就如何调整优化半农半牧区种植业结构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佛山市近年的农业发展情况 ,发现佛山农业的特色已从传统的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 ,转变为以蔬菜、果树、花卉种植为主的城郊农业。由于大量作物新品种引种、工厂化育秧 ,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采用 ,加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使佛山的农业向城郊农业、现代农业的方向转变 ,为了给佛山农业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佛山要稳妥地引进和培养能用先进技术指导现代农业生产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工业是生产农业机械,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村副业与渔业提供生产和加工设备的产业。它直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装备及生产手段,对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具有关键性作用。笔者立足我国农村的现实,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的需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四位一体”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利用技术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畜牧业、种植业等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农业整体资源,使农业生态系统内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创造出的一种新模式,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技术。这种技术模式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局限性,介绍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指出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生产组织体系的变革,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分析南宁市发展都市型农业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认为南宁市的农业物质和科技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技术储备充裕,科技信息通畅,旅游观光农业已初见端倪,人民消费水平较大幅度提高,但是南宁市没有从根本上形成适度规模的区域化布局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农业结构优化不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耕地资源匮乏,环境矛盾日趋严重。提出南宁市发展都市型农业首先要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合理规划,调整种植业和畜禽生产规模,实现多样化和多功能化;其次要调整产业组织,积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支撑和引导都市型农业发展;第三要调整农业空间布局,把外环路以内作为城市化生态农业区,城北区、江南区、武鸣县南部等地作为近郊生态休闲创汇农业区.鸣县北部、邕宁县大部、隆安县等地作为远郊综合农业区,空间上将表现出近、中、远郊结构功能渐次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西部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西部农民增收趋缓面临问题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差、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脱节是影响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并就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健  陈发兴 《华东科技》2000,(10):15-17
农业专家通常把“使用人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因素,使植物获得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延长生季节,获得最佳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称为设施农业,园艺专家称之为设施园艺。 80年代以来,随着农产品购销体制和价格体系的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设施农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