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爱上古筝     
正读幼儿园时,妈妈带我去少年宫看了古筝表演,我说我也要学古筝。第二天,家里就买了一架雕着精美花纹的古筝。古筝老师姓徐,她上课很有趣,还给我们发礼物,我在她的班里遥遥领先,但校艺术节我只得了二等奖。妈妈把我换到了严厉的项彬彬老师那儿。我刚试弹了一会儿,她就让我停,指出了我的N个缺点,当场就把我说哭了,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她盯着  相似文献   

2.
高立 《科技信息》2007,(17):250
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后,一位学生哭着找我:“老师,我完了!,”吓了我一跳——如此品质优秀的学生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原来她考了全校第十名。在五百人中名列第十还不满足?因为她以前连续几次取得全校第一。在劝慰她的时候,我突然感觉非常痛心,有些孩子从小受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影响,形成了“只能上不能下”的心态,禁不起一点风吹草动,这样的人生怎么会快乐?又怎么可能有大成就?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人上人是自负的心态,人下人是自卑的心态,人外人是自我封闭的心态,只有人中人才是自信舒展…  相似文献   

3.
给奶奶喂饭     
正"久病床前无孝子"——老话不一定都对。2008年,奶奶就中风偏瘫在床,生活也不能自理。每天,爸爸都得去奶奶家,给爷爷奶奶做饭,给奶奶喂饭,扶奶奶练习走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挺过了六个年头。大概是病得太久,奶奶的脾气越来越坏,总爱骂骂咧咧,而且,爸爸给她喂饭,她常把碗打翻,用仅能活动的右手冲着爸爸乱打一气。可爸爸从不生气,总是轻声细语哄着奶奶:"多吃点!不吃,病怎么会好起来?"看爸爸老这么委屈,我越来越不喜欢奶奶,到后来,干脆离她远远的。那天,我吃完饭正看电视,爸爸突然要我去给奶奶喂饭。"我?""对,  相似文献   

4.
正真"凡"还是假"凡"?"发生什么事了?"她平静了一些,抽泣着说:"我爸爸太不尊重我了!他,他给我在北京买了套房子!"我小心翼翼地试探:"是要你还贷吗?"她说:"不是,全款买的。"我又问:"是房子太小了吗?""不是,180平米。""是位置太偏了吗?""不是,在北二环。"我停顿了几秒,只听她又哭起来:"因为他没有提前问过我的意见,一点也不尊重我……"  相似文献   

5.
正论过日子,奶奶绝对是个勤俭节约的模范。淘米时,发现一粒米掉在地上,奶奶要捡起来,她说粮食来得不易;袜子破了好几个洞,爸爸说扔了吧,奶奶不愿意,她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路上散步的时候,奶奶只要发现地上有饮料瓶,就会马上奔过去捡起来,她说还能卖钱呢!可是,奶奶还有个毛病让人心烦,她有点儿那个——说话太浪费。  相似文献   

6.
奶奶的菩萨     
奶奶今年八十多岁了,很喜欢去寺庙拜菩萨。她不知道释迦牟尼是谁,也不知道佛教的思想中心是什么,她甚至不了解佛教的佛、菩萨、罗汉的等级分类。有时,还把一些道教的神和菩萨搞混。她只知道菩萨就是菩萨,可以保佑一切——可以保佑我学习好,可以保佑伯父的生意兴隆,可以保佑爸爸平安,可以保佑爷爷的病快好。爷爷的病已经拖了几十年了。大夫说他的病不可能好,只有一天天熬着过去,能活多久是多久。伯父的生意也越来越惨淡,几乎要关门了。但奶奶依然执着地相信她的菩萨可以救爷爷,可以救整个家……记得我九岁那年,大雨滂沱。奶奶执意要去寺庙拜…  相似文献   

7.
温暖的冬天     
<正>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外出打拼,奶奶成了我的专职保姆。尽管爸爸再三跟奶奶说不要太宠我,让我骑自行车上学,可心疼我的奶奶还是瞒着我爸,用省下来的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按时接送我。每次我坐在车上,看着其他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就倍感幸福;可是我一转头,看到奶奶稳稳地驾驶着三轮车,呼呼的风吹乱了她那稀疏的白发,心里又很酸  相似文献   

8.
母亲     
正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来,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望着这陌生的娘儿俩,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  相似文献   

9.
包饺子     
正今年的春节假期里,我学会了一项很实用的本领——包饺子。那天,爸爸妈妈去拜访亲戚,奶奶在家里包饺子,我在一旁帮忙。看着奶奶包好的饺子,我不禁萌生一个念头:我也要包饺子。于是,我对奶奶说:"您能不能教我包饺子呀?""当然可以。"奶奶回答。就这样,奶奶成了我的烹饪老师。"我动作很快,你要看仔细。"奶奶一边说,一边麻利地包饺子。她一手拿着擀好的饺子皮,一手拿勺子舀一勺肉馅放到饺子皮中间,在饺子皮的边缘抹水,然后对折饺子皮,从饺子皮的一端开始往另一端捏四五下,就把一个饺子包好了。  相似文献   

10.
水晶打从娘胎里就注定是我兄弟,这是不争的事实!那时我五岁,走路都还少点火候的他却晓得像牛皮糖一样粘着我,硬是要和我一起去上学!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和远古时代的战场不相上下!当然不是尸横遍野,更不是血流成河,只是隔三五天就可以看见小朋友被打得哭爹喊娘了,这是家传自卫法!我奶奶也对我说过:“有人打你的话,你就提砖头,打死活该……”我正准备那么干时,已有人干了,后果血淋淋的。我忽然有些发抖,把奶奶说的话忘了……我们离开那个流血的幼儿园,走进了小学。某一天下午放学,我和兄弟走到回家必经的那座小桥时,有三个人挡住路骂…  相似文献   

11.
新世界     
正"今天是我的生日,我7岁了。"小叮当自豪地对毛毛说。"那你妈妈会回来为你庆祝生日吗?"毛毛没有看向小叮当,而是抬头望着天空。天空一片蔚蓝,太阳放出柔和的阳光。"她会回来的。"小叮当很高兴,"莉莉阿姨说,所有飞去宇宙空间站的人都会回来。""莉莉阿姨?"毛毛露出不屑的神情,"你们的教养员莉莉阿姨是骗子!""你才是骗子,你是吹牛大王!"小叮当高声喊,急得脸都红了。莉莉阿姨是他们班所有小朋友最尊敬的人。  相似文献   

12.
因为一个朋友的道别,晚上在 Mandarin吃饭,我足足迟到了半个小时。到的时候,GC女士已经坐在那里并点完了酒莱,她放下酒,来握我的手。这是我第二次见到GC女士,G是她丈夫的姓,C是她娘家姓。第一次见到她时也是在同一个朋友那里,她很仔细地观察我,沉着脸问我是哪里人,她一直用“你”称呼我,我  相似文献   

13.
1星期一早晨,我又是万分痛苦地晚起床,然后饿得头晕眼花地进了教室。老田看着我们朗读课文。游小吉读得实在有点奇怪:“孔乙己是人物的绰号,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他至死人们也不知道真实姓名,可见人物的社会地位何等低下……”我看看游小吉,原来,她读的竟是上堂课的语文笔记。我知道,她又忘带书了。游小吉老是这样——把不上的课本带来,把要上的课本不带来。一下课,游小吉就趴倒在桌上:“累死我了!”她才倒下了两秒钟,一转身就神气活现起来。“照片!”游小吉冲到汪汪桌前…  相似文献   

14.
我奶奶有一个问题想了一生也没想明白:她去菜园摘菜,路边有棵树,去的时候在反手(左手)边,回来的时候,怎么就跑到顺手(右手)边。我爷爷想的问题比我奶奶的要深奥得多,他读过书,也知道地球是圆的,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地球上到处都有人,那肯定有一部分人头朝下生活。我跟他解释,地  相似文献   

15.
时髦的奶奶     
正奶奶是个赶时髦的人,什么新鲜事儿她都想参与一下。这不,听着我叽里呱啦地背英语,奶奶也想学两句。奶奶毕竟是老了,不但记忆不好,口齿也不清晰了,一个晚上勉强学会了一个句子和两个单词:Good morning,apple,banana。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和妹妹也来奶奶家了。爸爸一进门,奶奶就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一个人独自饮泣总有那么一点私底下的感觉,尤其是对一个男人而言,这很可能成为他的一个羞于公布的秘密。孩时的眼泪是不值得说的,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声嘶力竭的哭声,哭声里藏足了反抗和祈求,眼泪是不屈斗志的流露,也是缴械投降的诏书。但我的怪异是,母亲说我哭大了就会犯病,手脚抽筋,口吐白沫,跟犯癫痫病似的,叫人害怕。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把我的哥哥、姐姐打得哭声动天。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奶奶又一次说要回农村老家时,爸爸一筹莫展。妈妈欲言又止,望着奶奶,犹豫了一会儿,才小声问:"妈,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没有,没有!我是住不习惯。"奶奶宽慰着妈妈。妈妈暗暗长舒一口气,随后滔滔不绝地劝奶奶留下来。奶奶不为所动,坚持要走。见妈妈没能说服奶奶,爸爸把目光投向我——奶奶最疼爱我。  相似文献   

18.
正邻居李奶奶卖了一辈子豆腐脑。在这个小镇上,人们都爱买她的豆腐脑。大家常说李奶奶的豆腐脑之所以卖得好,不仅是因为豆腐脑口味好,而且是因为她从不让顾客吃亏。一次,我端着家里的饭盒去买豆腐脑。因为没经验,我双手捧着饭盒,看着店员把豆腐脑倒进饭盒里。饭盒是铁质的,温度迅速升高,我突然感到饭盒底部很烫,立刻把手挪到  相似文献   

19.
杨福平,河北省泊头市人,自1973年在乡里从事计划生育工作至今。30年来,她先后多次获得省卫生厅和计生部门的表彰,也因为所从事的工作给家庭带来了不和谐:丈夫因不理解长期酗酒导致神经错乱直致死亡;亲朋好友疏远她;因为工作上的事她还被一些群众砍伤。而53岁的杨福平转工问题尚无着落至今还只有靠在镇敬老院以每月200元的薪水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坚强、不服输的杨福平,就在今年中秋节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她哭了。  相似文献   

20.
孙静惟 《科技潮》2000,(12):82-84
在坦桑尼亚的一家诊所里,13岁的女孩莉亚刚刚同她的两个小伙伴演唱完一首歌,就忍不住痛哭起来。这首歌是坦桑尼亚被艾滋病蹂躏的缩影。“每当唱起这首歌,我都会哭。”莉亚抽泣着说,“我不会停止哭泣,因为我周围的人正在一个个死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