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初,《论语》出现了不同的传本。最著名的就是《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论》在出现的先后次序上是《齐论》、《鲁论》的出现要晚于《古论》。在内容、篇次、文字的异同上:《鲁论》与《古论》除篇次不同外。篇目、内容大体相同;《齐论》比《鲁论》和《古论》多“问王”、“知道”二篇,其他20篇中“细章文句”也多于《鲁论》和《古论》;在都有的20篇中,《齐论》、《鲁论》的篇次相同。在源流上,三《论》同源而异流。  相似文献   

2.
据东汉赵岐《孟子题辞》记载,汉文帝时已置《论语》博士,说明汉初《论语》已经存在,陆贾《新语》、董仲舒《春秋繁露》及其对策对《论语》的引用也说明了这一点。《论语》在汉初已出现,汉初鲁学、齐学并盛,故在这一历史时间已存在鲁学《论语》、齐学《论语》了,只是期间《论语》无定名,从而也无《鲁论》、《齐论》之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相似文献   

3.
《山海经》是《五藏山经》《禹本纪》《秦水经》的合编,刘向、刘歆(秀)父子校书之时才题名为《山海经》。《禹本纪》是《海经》部分(不包括《秦水经》),包括两个版本。刘歆等人的校进本只有13篇,即《七略》和《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篇数。《大荒经》等5篇是晋代郭璞注《山海经》时才收录进来的,《山海经》由此变成了18篇,后人根据这个篇数把刘歆《上山海经表》中的数字“一十三篇”改成了“一十八篇”。《山经》与《海经》是不同时代的作品,不能等同对待。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包括苏联时期的学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都非常重视。儒家古籍四书五经和道家主要经典均已有了俄译,最著名的古典小说却有了全译本,如《红楼梦》(1958)、《三国演义》(1954)、《水浒传》(1955)、《西游记》(1959)、《金瓶梅》(1977)等;许多第二流的小说也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翻译过去,如《镜花缘》、《儒林外史》、《说岳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老残游记》等。 然而《文心雕龙》迄今没有俄译,并不是不受重视,而是由于难度大而令汉学家们生畏。几代学人都想要突破难关,有成就者却屈指可数,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伊·萨·李谢维奇博士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独到的见解而享誉俄国汉学界,几次来华参加《文心雕龙》学术研讨会的发言,引起了中国同行的注意,因而被邀请为《文心雕龙学综览》编委会的国外特约编委。  相似文献   

5.
《字汇》是形义派字典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字典。它与《说文解字》、《玉篇》等字典共同对后世字典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在释字体例方面,《字汇》更有着特殊的贡献。在收字方面实行“正俗兼收”的原则;附录第一次达到全面的程度;字形严格遵循收字原则;注音一依《玉篇》,又有所发展;释义源流并蓄,但更重支流,读音义项比《玉篇》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6.
《授时历》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历法,并且成为明朝《大统历》和朝鲜《七政算内篇》成书的基础。《七政算内篇》是朝鲜世宗时代(1418—1450年)取得的重要天文业绩之一,以《回回历》为基础,与《七政算外篇》一同于1444年编纂成书。《七政算内篇》的历元、天文常数和计算法等基本体系参照《授时历》,应数值则参照了《大统历》的辛巳应数。且把四余添加在推步的项目中,在计算日月食时使用的常数值则参考了元统1384年编纂的《大统历法通轨》,《七政算内篇》汲取了《授时历》和《大统历》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刘相雨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3):76-80,119
《水浒传》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男英雄,但是其中的女英雄形象却不尽如人意;而《水浒后传》《后水浒传》和《荡寇志》等续书中的女英雄形象则不同程度地超越了《水浒传》。其中,《水浒后传》中的顾大嫂在外貌、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与《水浒传》中有所不同;《后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可爱的、充满女性色彩的女英雄屠俏;《荡寇志》则塑造了以陈丽卿、刘慧娘为首的一系列女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左传》与《国语》等史籍中收录的关于《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出孔子之前的《诗》可能有三次重大的编辑。最后由孔子编定整理出了今天所见的《诗》的版本。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比了而对东西两对:《水浒传》、《红楼梦》和《悲惨世界》、《战争与年口平》,阐述了东西方文学著名中不同的人文构建。  相似文献   

10.
《琉璃瓦》、《花凋》、《封锁》代表了张爱玲幽默生成的三级台阶,委婉的幽默——痛苦的幽默——尖刻的幽默,标志着张爱玲幽默艺术的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1.
《诗经》受到了刘勰的高度重视,在《文心雕龙》里,刘勰对《诗经》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他充分肯定《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全面总结了《诗经》的艺术成就,认为《诗经》具有鼓舞天下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典雅美丽的艺术“风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左传》与《国语》等史籍中收录的关于《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出孔子之前的《诗》可能有三次重大的编辑。最后由孔子编定整理出了今天所见的《诗》的版本。  相似文献   

13.
"左联"在1932至1933年间创办了一些刊物,如《文学月报》、《文化月报》、《文学杂志》、《文艺月报》、《文学》月刊等。通过这些刊物,"左联"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讨论,研讨了一些无产阶级文化问题,彰显了北平"左联"倡导无产阶级文学的实绩,尤其是《文学》月刊的刊行和《子夜》的出版,标志着左翼文学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王世贞编撰的文言小说集《剑侠传》,主要取材对象是《太平广记》、《夷坚志》等作品集,但在成书过程中,他较多地借助了《艳异编》、《新编分类夷坚志》等其它选本的编辑和校订工作。由于编辑态度的粗疏,《剑侠传》保留了大量的文句错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约而同均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是人类的基本本能。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提供了佐证.同时“力比多”学说也较圆满地说明了为何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均具有爱情这唯一主题。  相似文献   

16.
文字产生后,中国民间故事向书面记载转移,使先秦典藉含有许多小说因素。如《山海经》中的神话,《周易》、《春秋》、《左传》中的卜梦鬼怪故事,《孟子》、《庄子》、《韩非子》、《苟子》诸子散文中的寓言,都有大量虚构的故事情节。同时,历史散文(如《左传》)和诸子散文(如《论语》)中对真实人物事迹的精彩生动地记叙描绘都为小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文言小说形成的标志是秦汉之际的《燕丹子》,它写燕国太子丹结好快客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传奇故事。同时期,《列仙传》、《列女传》、《孝子传》、《韩诗外传》、《汉武故事》、汉…  相似文献   

17.
读过了快意恩仇的《水浒》、《三国》、《七侠五义》,见过了刀光剑影的《书剑恩仇》、《倚天屠龙》、《神雕侠侣》,似梦似幻,终算是我们民族尚武精神的缩影,江湖侠客们的义胆恩仇曾今年少的我们向往不已。对于看着、听着《水浒传》、《隋唐演义》长大的国人来说,占山为王并不陌生,甚至还曾是不少年少鲁莽之人的想往。  相似文献   

18.
Letter来信     
《世界博览》2014,(19):2-2
@老猫pro:周末一肚子的不顺!好在买到新的《世界博览》。 @Kelly_陈歌:我十几年没看书啦,在我心里的书有《红楼梦》《宋词三百首》、张爱玲《金锁记》、茅盾《蚀》三部曲、三岛由纪夫《禁色》、伏尼契《牛虻》。武侠看过金庸、古龙.最中意《天龙八部》《小李飞刀》。杂志就是《中国国家地理》和《世界博览》啦。  相似文献   

19.
本以“滋味”说为中心,考察了钟嵘《诗品》和印度《舞论》在使用这一概念时的相近性,认为《德国所藏敦煌吐鲁番出土梵献》中的《诗律考辨》为我们解读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在此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的推论:《舞论》中的一些重要视点是钟嵘《诗品》“滋味”说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阮元的《三家诗补遗》是清代较早的三家《诗》学著作,其主要贡献有两点,一是在王应麟《诗考》的基础上多有补充,二是提供了关于三家《诗》派别划分的诸多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多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但给后来的三家《诗》研究提供了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