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专业委员会引领创新思潮2004年9月2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成立专业委员会。从2004到2013年,任期共两届:第一届由30名委员组成;2008年,更换1/3委员,组成了第二届专委会。专业委员会的宗旨在于,从战略高度上创新,使"创新"与"战略"相融合,形成"创新战略",从  相似文献   

2.
由广州大学组织,并和中国运筹学会Fuzzy信息与工程分会,国际一般系统论研究会(IIGSS)中国Fuzzy系统与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Fuzzy信息与工程会议(ICFIE),于2007年5月13~16日在广州华侨酒店召开.来自世界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IIGSS中国Fuzzy系统与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邹开其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3.
由广州大学组织,并和中国运筹学会Fuzzy信息与工程分会,国际一般系统论研究会(IIGSS)中国Fuzzy系统与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Fuzzy信息与工程会议(ICFIE),于2007年5月13~16日在广州华侨酒店召开.来自世界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IIGSS中国Fuzzy系统与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邹开其教授主持,广州大学何大进副校长代表广州大学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4.
《太原科技》2012,(6):110-110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5月28日召开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进一步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2006年1月19至21日.教育部在广州召开了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6次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她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工作全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不懈努力。教育部部长周济主持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书记和校长围绕高等学校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行了交流.研讨和咨询。会议还特邀了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0所有关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的领导列席。 为了便于读者及时,全面了解会议的盛况.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本期主张栏目特别刊登周济部长在此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需要说明的是.此材料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传达会议精神,请以大会文件为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举措。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在应用国家创新系统观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意义和时代要求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明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基础、战略逻辑与主要任务,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系统布局、加强基础研究体系整体布局等任务举措,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太原科技》2013,(3):110-110
近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分别召开相关部门和部内相关司局的会议,落实刘延东国务委员指示,专题研究领导小组拟重点推进的改革任务。王志刚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2012年7月30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任务分丁》,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9.
风向标     
《科技潮》2010,(1):4-4
我国率先研发出未来信息网络 2009年12月20日.国家“十一五”科研项目“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这一系统的诞生是我国战略高技术和大型基础科技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创新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系统提出未来网络概念、体系.机制,并且开始推广应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太原科技》2012,(7):110-110
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14,(1):6-6
2013年12月2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阿尔及利亚外交部长拉马姆拉在阿尔及尔共同会见记者时.阐述了中国在新形势下对阿拉伯国家的政策。王毅表示,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推进与阿拉伯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7日,由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日核物理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日核物理合作委员会是2006年11月在北京大学签署协议正式成立的。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由双方轮流承办。  相似文献   

13.
 为了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研究并发布了《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针对40个国家开展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已跻身世界第一集团行列,但是在投入强度、产出质量和效率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展望未来,提出中国创新发展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提升创新成果质量和创新效率,服务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4.
1月10日,201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围绕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主持会议。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系统与进化专业委员会于2006年8月20日至23日在我校举行了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九届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该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我校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20余所高校的1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以2013年9月21—22日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为背景,在深入探讨反思会议上争论的主要政治地理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概括出目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4个政治地理热点问题:(1)从"综合国家竞争力"到"国家地理竞争力";(2)从世界经济"一体化"到"奥林匹克地缘政治经济运动会";(3)从中国古代"三国之争"方略到世界现代"三个大国博弈"的战略;(4)从国外的地缘战略论到重新发现毛泽东的地缘战略思想.以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为指导,构建了当代中国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和具体战略,认为构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必须有新政治地理观念、思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10年5月22日晚,中国真空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会议在我校实验大楼2层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薄膜专业专家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真空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结构无机与磁信息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12月29日视察中国科学院时强调指出,加快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十分重要的指针。  相似文献   

19.
《华东科技》2012,(4):46-46
为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2006年起开展的"国家创新指数"研究。3月22日,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1)在第三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席会上正式发布。报告结果"喜忧参半"根据报告研究成果,2010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70.5,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2006年“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2—2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国祥教授主持,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林振山教授致开幕词,南京大学钦佩教授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