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一代互联网络协议(Intemet Protocol Next Generation-Ipng)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国内外热点.简略的分析了IPv6协议,重点分析了IPv6的数据报,同时构建了一个IPv6的实验环境,并使用WinPcap实现了在该IPv6环境下的网络监听,经多次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移动IP浅析     
本文将对在IPv4网络和IPv6网络中的移动IP技术作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雅洁 《科技资讯》2013,(16):28-28
IPv6是互联网的下—代通信协议,由于IPv6不能和现有的IPv4协议兼,探讨如何实现IPv4向IPv6平稳过渡是必须的,本文主对IPv4向IPv6过渡的各种技术进行了介绍,并比较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IPv4到IPv6的几种过渡技术,对隧道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校园网络实际情况,利用ISATAP隧道技术完成了IPv4网络主机访问IPv6网络,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对校园网向IPv6网络过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Internet的新一代网际协议--IPv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当今Internet网络的核心协议IPv4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由于32位的地址空间而产生的IP地址匮乏问题、安全性能较差问题等,介绍了新一代Internet IP协议——IPv6的新特性,实现从IPv4到IPv6平滑过渡的两种基本技术手段…双协议栈技术和隧道技术的实现方法,阐述了目前我国IPv6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对新一代网际协议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IPv4向IPv6过渡时期内孤立的IPv6网络之间的通信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6to4隧道技术的IPv6组网方法.分析了6to4隧道技术,论述了建立、删除6to4隧道的方法,在Linux下构建了一个基于6to4隧道技术的IPv6网络,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网络组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6LoWPAN无线个域网技术,结合联邦网络对IPv6支持的实际情况,提出将6LoWPAN设备与联邦网络在IaaS、PaaS和SaaS三层云结构下整合的实施方案,使6LoWPAN网络无缝纳入联邦网络。方案将实现联邦客户端对6LoWPAN节点的远程监控以及6LoWPAN网络内节点的跨网漫游,扩展并验证联邦平台的IPv6实验服务应用功能,促进了6LoWPAN新兴技术与联邦网络交叉领域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Internet正悄然无声地发生着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这就是IPv4向IPv6的逐步演进。在IPv4/IPv6过渡时期,如何开发出能够适应IPv4/IPv6过渡环境的网络应用程序,这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深刻理解纯IPv4网络编程和纯IPv6网络编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抛弃它们的差异性,吸收它们的共同点,实现了一种与协议无关的Winsock API编程方法,并在自行搭建的一个IPv4/IPv6过渡实验平台上,成功开发了一个与协议无关的网络聊天程序,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网络是实现信息快速共享的重要手段。本论述在简要回顾了网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网络领域近年提出的代表性新技术,如网络容错技术、IPv6技术和ATM异步传输技术等,并探讨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对网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网络仿真移动IPv6技术,并以实例分析了基于NS—2的移动IPv6仿真。  相似文献   

11.
作为沟通高速IPv4、IPv6网络的关键设备,协议转换网关对转发速度、时延、负荷量等性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的方案都无法完全满足这一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SOPC技术实现IPv4/IPv6地址协议转换网关的新方案.在实现过程中,基于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采用原理图和VHDL语言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在单片FPGA器件上实现该系统;系统仿真和实验表明,系统的转发速度最高达到800 Mbps、在v4到v6方向和v6到v4方向上的时延分别是40 ns、96 ns.  相似文献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而如何将IPv6与传感器网络结合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IETF成立的6LoWPAN工作组,专门从事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IPv6协议栈研究工作,从而构建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路由协议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目前提出的两类6LoWPAN网络动态路由协议(Mesh结构与分级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对原有亲密伙伴安全通信方案及IPSec协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移动IPv6网络中移动节点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IPv6网络的安全通信扩展方案.通过使用IKE移动性支持协议 (Mobile IKE,MOBIKE) 、在移动网络中构造动态分布式管理节点,解决了原方案不能直接运用于移动网络以及网络带宽利用率低的问题,使IPSec策略在移动IPv6网络中得到了灵活的应用.最后,通过对新方案进行仿真和分析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6LoWPAN的传感器网络动态路由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而如何将IPv6与传感器网络结合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IETF成立的6LoWPAN工作组,专门从事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IPv6协议栈研究工作,从而构建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路由协议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目前提出的两类6LoWPAN网络动态路由协议(Mesh结构与分级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演进策略与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IPv4的不足,然后介绍了IPv6及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之后介绍了基于现有技术的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演进策略和相应的升级方案。该升级策略和方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Windows系统组建IPv6/IPv4实验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基础,阐述了IPv6/IPv4混合组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技术,分析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对IPv6技术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Windows系统的IPv6/IPv4混合组网技术方案,给出了相应的配置方法,以及在此实验网络上可以实现的一些测试任务。  相似文献   

17.
0 IntroductionThe IPv4 protocol suite is vulnerable to a variety of at-tacks ranging frompassword sniffing to denial of serv-ice.Software to carry out most of these attacksis freely avail-able onthe Internet .These vulnerabilities can place the use ofthe Internet or intranet at considerable risk[1 ,2].IPv6 securityisin many ways the same as IPv4 security. The basic mecha-nisms for transporting packets across the network stay mostlyunchanged,and the upper-layer protocols that transport thea…  相似文献   

18.
针对IPv4面临的问题,阐述了IPv6的产生、相对于IPv4其巨大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IPv4到IPv6的过渡的必要性、过渡技术方案,如:双协议栈、隧道和网络地址协议转换等,以及目前对IPv6的支持、可采用的策略与试验平台和研究方案。未来的工作方向是确认一种平滑的过渡策略,必须先在逐渐扩大的试验床上试用成功,不致于对现有的网络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胡尊美 《科技信息》2011,(27):61-6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和支持大规模的网络应用。IPv4地址不足一成现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展了IPv6协议本版,为了能够适应现有的网络实施,本文总结了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为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传统的 Ipv4协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入 Ipv6协议的必要性,Ipv4向 Ipv6网络升级的可行途径。阐述了 Ipv4向Ipv6网络升级的目标,实现 Ipv4与Ipv6网络互通信的几个关键技术,并给出了新的与 IPv4兼容的 IPv6地址格式及其相关算法。解决了实现 Ipv4与 Ipv6网络的互通信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