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语是藏民族通用的语言,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藏语中出现了大量表达新事物、新现象和新观念的新词语.文章根据新词语的特征和藏语构词法,对新词语的类型、构成方式、词长和词性等进行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代汉语新词语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是 :外来词增多 ;港台词语大量涌入并与普通词汇并存 ;术语增多并趋于普通化 ;新词语中出现词群现象。透过这些新词语 ,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俊 《科技信息》2010,(10):I0162-I0163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文化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外来词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产物,则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随着我国对外活动日趋频繁,外来词源源不断涌入现代汉语。对于外来词现象,人们或多或少的有着这样那样的困惑与担忧。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外来词呢?本文拟对外来词介入现代汉语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无数研究表明,汉语新词语是指近年来产生能够反映新时期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词语。它们的产生是对汉语语汇系统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本文紧密结合近年来笔者自己身边发生的和自身感悟的语言现象,对新词语的界定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在分析汉语新词语产生的主要途径以及新词语的相关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新词语反映出的不同的心理特征,创新性地表述了新词语的几种类型,并论述了规范使用新词语应当着重把握的注意事项。目的在于更加准确、合理、规范地使用好新词语。  相似文献   

5.
曹仁松 《科技信息》2008,(29):185-185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因素,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外文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借词)日益增多。本文对英语外来词进行分析,阐述了外来词反映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外来词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是文化的一种符号。外来词还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它反映社会的变动及使用它的社会成员的层次类别,因此它又是社会的一种符号。外来词是由人创造并使用的语言,所以外来词具有文化、社会和心理的功用。  相似文献   

7.
周静 《科技信息》2010,(8):I0166-I0166,I0168
汉语新词语是新时期以来语言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新词语是对语言生活实态的观察和记录,也是对社会生活的记录。通过对2007年汉语新词语的研究,可以窥探出新时期下人们的各种心态,挖掘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新词语大量输入,是近代中国面对的一种文化态势,中国学人对此持抵制和迎受的两极态度。而汲纳外来词以丰富本民族语汇,与强势的西方话语系统实现良性互动,是汉字文化的健康走向。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吸收外来词的高潮。随着新事物和新概念的不断涌现,人们对新词汇、外来词汇的需求大大增加,来自不同民族、语言的外来词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对异族文化的进一步接纳。本文从语言接触和方言交流的角度把外来词的来源细化为直接外来词和间接外来词,得出了一些关于当代汉语外来词来源分类的一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周瑞红 《科技信息》2010,(30):I0198-I0199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俄语难以避免地借入许多外来词,特别是英语外来词。本文浅谈俄语中英语外来词借入原因、借用类型以及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此类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俄语的发展动态并发现和总结语言发展的规律,促进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相互的接触和交往,而相互接触和交往的过程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必然导致外来词的借用,任何语言中总有一部分词是从别的语言里借用而来。外来词是民族关系的见证,是文化渗透的结果。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外来词来探析外来词的双重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2.
以结构主义、认知—心理为基础,结合社会—语用考察,对外来词出现与发展机制作出统一性解释。外来词的出现受认知—心理机制中对称象似动因制约;字母词之外的多种形式的外来词具有中间语性质,它们是意象形成的产物;字母词的出现,反映了借入语词语向借出语原型的靠拢;外来词的演化受认知—心理的激活、阻断和范畴化控制。外来词出现与发展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是按照语言发展观对外来词进行动态规范的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外来词演变为外来语素是外来词在汉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在文明、开化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外来语素的形成,不但充实、丰富了汉语语素系统,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语言和社会共变的新窗口,它是测试语言本质和弹性度的试金石。学界虽已开始关注此现象,但对其成因研究仍甚少,所以,对此做初步探讨以推进汉语外来语素研究在目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期佛经翻译者崇尚意译排斥音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来词汉化过程中的意译化倾向;与此同时,他们在继承东汉时期佛经翻译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创造更准确的词形以适应读者的需要,这使得三国时期汉译佛经中的外来词仍然存在一词多形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三国时期汉译佛经中的外来词词形处于“汰选”的“过渡性并存”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华语文新词语包括:(1)从未出现过的词语,如:“克隆重”等;(2)近期大陆又涌现出多年不用的旧词,如:“股票”等;(3)最近时期高频率出现的含有新义的词语,如:“宽松”等。 新词语反映的内容主要有:(1)反映当代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化者,如:“减肥”等;(2)反映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者,如:“特区”、“扶贫”等;(3)反映新科技、新事物者,如:“基因”、“克隆”等;(4)反映时弊者,如:“官倒”、“吃喝风”等。 新词语来自于各种不同渠道:(1)来自于香港、台湾的词语,如:“追星族”、“影帝”等;(2)来自外来词,如:意译的“热点、超级市场”等,音译的“的士、托福”等;(3)来自粤方言,如:“空姐”等;(4)用汉语原有的词和语素构成新词,如:“四个现代化”、“招商引资”等。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华语文新词语包括:(1)从未出现过的词语,如:“克隆“等;(2)近期大陆又涌现出多年不用的旧词,如:“股票“等;(3)最近时期高频率出现的含有新义的词语,如:“宽松“等.新词语反映的内容主要有:(1)反映当代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化者,如:“减肥“等;(2)反映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者,如:“特区“、“扶贫“等;(3)反映新科技、新事物者,如:“基因“、“克隆“等;(4)反映时弊者,如:“官倒“、“吃喝风“等.新词语来自于各种不同渠道:(1)来自于香港、台湾的词语,如:“追星族“、“影帝“等;(2)来自外来词,如:意译的“热点、超级市场“等,音译的“的士、托福“等;(3)来自粤方言,如:“空姐“等;(4)用汉语原有的词和语素构成新词,如:“四个现代化“、“招商引资“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广西柳城县六塘壮语新词语随之产生。文章主要探讨六塘壮语新词语的来源,从而了解当地壮语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一大批新词语应运而生。通过对新时期新词语的追踪、观察、分析,新词语的流行大致有3种趋势:大部分新词语先按一般词语流行,其中一部分后来演变为基本词语;有些新词语处于动态观察期;还有些新词语逐渐被存置、遗忘,乃至于被遗弃。同时,结合目前语文生活的交际状况,提出使用新词语应注意的若干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汉语外来词的词缀化现象成为新时期汉语的语言发展特点之一。笔者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外来词的词缀化现象,重点分析了外来词词缀的构词能力与词缀化程度及其发展的动因,目的是促进外来类词缀的健康发展,并为现代汉语"词缀化"的研究提供实践数据。  相似文献   

20.
《潍坊学院学报》2015,(5):38-40
外来词是语言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近现代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展现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英源外来词被广泛认同可以分为四类:音译词、意译词、音意兼译词和字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