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选取海口市滨海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以1991,2001,2008年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技术,提取了海口市滨海旅游区1991~2008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并结合GIS技术手段.利用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对未来20年左右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海口滨海旅游区有林地、耕地、湿地和未利用地将不断减少,至2029年,面积分别为2489.47.21474.88,1233.37,756.10 hm2;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至24605.34 hm2,水域缓慢增加到10870.14hm2.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2008~2015年间变化幅度最大,而后变化的幅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
利用由1985、2000年两期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福建省福清市和建阳市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两地共同变化趋势是建设用地、林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两地差异在于福清的耕地减少,建阳反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福清土地综合利用程度高于建阳,两地土地利用系统均处于发展期.导致两地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条件有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及政府决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大庆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把握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大庆市1978~2001年五期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数据,在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应用马尔可夫理论,对大庆市未来几十年土地利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和定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居民用地在逐年增加,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4.
德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很高.通过对德州市1996-2004年土地利用状况相关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区域土地利用主要驱动力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提出了区域土地利用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利用特色、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三个时段的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中的土地利用分析模型对研究区1990到2000年间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到0.38%,其中以园地的增加速度最为突出;同时,通过对各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及分布区域,从而为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直观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0,2005和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多样化指数、洛伦兹曲线、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和区位指数等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分析指标,对福州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福州未来15年土地利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福州土地利用程度整体较高;土地利用特点区域空间差异明显.其中,仓山区土地利用类型最丰富,晋安区土地利用优势度高,马尾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幅度最大.预测到2025年,福州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展并还将占用大量耕地.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程度和区域差异性基础上,以CLUE-S模型为框架,构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模拟模型.以天津市为研究区域,动态模拟了2020年的土地利用情景,揭示天津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态势,模拟结果对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与GIS平台,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换指标模型,对德州市2005—201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11年德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前期速度较快,后期趋缓.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该市未来15年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显示2015年与实际基本符合,2030年耕地、未利用地将有所减少,城镇、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将逐年增加,草地和水体的面积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选取海口市滨海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以1991,2001,2008年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技术,提取了海口市滨海旅游区1991-2001-2008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并结合GIS技术手段、景观格局指数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LUCC景观格局特征以及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海口市滨海旅游区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降低,部分景观类型斑块在空间分布上总体趋向于聚集,部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又趋向于分散.  相似文献   

10.
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福建省长乐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福建省的县级市长乐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县域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土地利用程度,对1997-2006年长乐市各乡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长乐市近几年耕地面积锐减,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则有大幅度地增加,这说明长乐市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利用也存在着不合理利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马爱功  王杰 《松辽学刊》2008,29(3):81-84
以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民勤绿洲为例,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06年三期TM影像资料,分析民勤绿洲15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包括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土地利用/覆被重心迁移的方向.结果表明:绿洲的面积先增加后又减少,但总量是增加的;绿洲的耕地面积一直呈增加趋势;草地面积在1999年急剧增加,增加的草地主要由沙地转化而来,后又急剧减少到1992年的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绿洲有从下游向上游迁移的趋势,绿洲下游质量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近十年城市绿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绿化植物种类多样,为了能够科学地利用这些植物服务于城市绿化建设,在两年的调查基础上,本文开展了城市绿化植物区系研究,揭示了城市绿化植物区系、性状和生态习性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海口市与三亚市在城市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方面把握住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优势植物与物种多样性相结合和热带植物与非热带植物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和充分反映了热带滨海城市的特点的基本原则,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经发现有838种绿化植物,隶属145科,475属,其中有15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开辟了新的路子;但藤本植物与耐阴植物运用较少,分别为46种和74种,影响了空中和立体绿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必须指出的是,海口市与三亚市在绿化树种选择方面,表现出过高的相似性,这对发展海南省具有南北特性的城市不利,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在浅析现阶段海口市公园绿化树种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园绿化必需体现园林树木的自然美和反映城市的区域景观,体现人工美的原则,具体对海口市公园绿化树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河池市金城江区1991,1999,2006年三期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城镇用地的遥感信息机理,提取了研究区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并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城镇用地扩张的时空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不均匀,城镇用地变化区域差异较大,城镇用地在中心城镇高度集聚.旱地、荒草地、独立工矿用地和坑塘水面是城镇用地扩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利用空间重心转移计算和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计算方法分析计算南宁市城市用地扩张趋势与速率,结果为:1994-2005年间南宁市主要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扩展,其中向东扩张最为明显.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2005年城市土地面积是1994年的2.25倍.1994-2001年城市扩张速率仅为7.71%,城市空间重心逐渐向东移动.而2001-2005年,城市扩张速率达到11.57%,城市空间重心转向东南方向.影响南宁市城市用地扩张的因素有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政策推动以及交通发展的牵引.  相似文献   

16.
HJ-1卫星数据在上海城市扩张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扩张的动态监测,是区域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利用2009年的我国HJ-1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获得了上海市(市区及下属各区县)1∶10万土地利用分类现状;结合已有的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对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照统计数据和资料,探讨了城市扩张的现状、过程、趋势和驱动力.研究表明,HJ-1A/B卫星具有30 m的空间分辨率和2 d的重访周期,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态监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区位熵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介绍,引出具体的区位熵的理论和计算公式,并结合行业比重的分析方法,以海南海口市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了海口市的优势工业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加速海口市工业产业的发展,提升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协调度、协调发展度及协调发展趋势指数等方法,对海口市与三亚市的旅游经济与环境协调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并进行趋势预测.三亚市与海口市基本上都是刚进入中级协调发展阶段,两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关系可提升空间较大.海口市与三亚市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环境资源问题,需借助环境经济政策措施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加强旅游环境保育,实现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增加当地居民福利.  相似文献   

19.
利用马尔科夫链预测齐齐哈尔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马尔科夫预测技术对齐齐哈尔市域2012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了预测,认为耕地和建筑用地的比例变化呈现互反性.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随时间发生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以达到对该地区土地结构现状在总体上的认识和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